元代 :凌云翰
上人梦赴天王供,兰若依稀似五台。地布黄金龙象出,笙吹白玉凤鸾来。
贝多叶古人能诵,优钵花繁孰与栽。出定了知身是幻,袈裟从此不须裁。
送王士端赴成均
青云高步快先登,万里鹏程自此升。经究春秋唐杜甫,志轻温饱宋王曾。
朝廷正欲招贤士,庠序宁辞失友朋。观国充宾须第一,龙蟠虎踞是金陵。
高士谦墨竹 其三 风竹
紫极宫中暂宿,黄陵庙下曾行。一夜洞庭木落,打窗都是秋声。
扇面画竹
故人清风,美人明月。胡为来哉,君子之节。
胡敔衡瑶芝轩
去郭轩楹也自奇,独峰相对好奇诗。如游梁宋拾瑶草,胜在商岩采紫芝。
宝树传家成故事,铜池应瑞出当时。多君素有亲贤意,更种幽兰寄所思。
蕉石图
石畔色蕉叶,经霜便不留。偶传方子笔,宜夏亦宜秋。
方季长画
家山移在画图间,桑柘连村水一弯。知是方千高隐处,白云长为护柴关。
潇湘八景图为镏养愚赋 其七 山市晴岚
山气不成雨,晓晴人趁虚。相逢尽相识,大半是樵渔。
杨生溪居图
满眼溪山庵尽开,草玄亭子半荒苔。如何秪写渔家意,不及扁舟载酒来。
柯敬仲枯木竹石
欲问奎章石,无言似照头。竹昏虞庙晚,木落洞庭秋。
楚客心偏苦,湘娥黛正愁。百年成俛仰,题画忆丹丘。
赵大年芦雁图
平林带烟波渺渺,风低葭菼秋声小。望中疑是彭蠡湖,十百为群尽阳乌。
楚天未雪无雨霜,南来岂必谋稻粱。哀音若欣云路迥,老翅不厌关河长。
汀州水落成平陆,散乱凫鹥聚沙曲。低飞不肯俾寒鸦,犹绕荒村破茅屋。
屋中有客挥五弦,从之不得心茫然。何人图画能著此,赵氏丹青称大年。
徽庙元年颂凤历,此图正是当时迹。便从宣和到靖康,艮岳禽声起秋夕。
古往今来几盛衰,摩挲老眼竟成悲。良工心苦人莫识,似写周宣鸿雁诗。
溪山隐居图为吴以道题
松下茅斋清昼寒,乘闲来此得盘桓。雨深南涧乘纶钓,云出西山拄笏看。
黄鸟引雏过院落,白鸥忘我近阑干。桃花流水非人世,傍晚移舟过浅滩。
鹰
擒来凡鸟不言巧,狡兔妖狐穴未空。四顾激昂如有待,平原昨夜起秋风。
李太白像
被酒出金銮,宫袍尚未乾。屋梁今夜月,颜色梦回看。
牧隐诗为李文照赋
川原澹微风,草色绿以齐。牛羊散平野,欲与苍烟迷。
麾肱毕来升,鞭策何用携。所以隐君子,于焉记幽栖。
朝牧日在东,暮牧日在西。尔羊无百尾,尔牛无千蹄。
对之忽两忘,俯仰惟端倪。因兹崇隐德,岂顾犊与羝。
马虚中剡溪图 其一
清兴都生眺望间,放舟溪上又空还。道人笔底天机熟,尽把云山变雪山。
舒啸轩为陈经仲赋
何处堪舒啸,轩楹眺望间。清风生爽籍,皓月动空山。
欲宄声音妙,都缘意趣闲。东皋伊迩地,每到即忘还。
雪中八咏次睢宗吉韵 其七 雪水
只将兴灭论荣枯,众有安能胜一无。阳火炼来还作永,阴崖滴下不成珠。
寒消帘幕冰如箸,润及瓶罂夜有炉。白浪绿波随处看,明朝春色满江湖。
曾瑞卿所作山水图
山关迢递野桥斜,策杖幽寻岂斜赊。路转峰回连佛寺,鸡鸣犬吠隔人家。
白云作雨多如絮,红叶惊风少似花。不是褐夫能貌淂,空今泉石老烟霞。
为朱大理赋墨梅寓丹家意以大理明此故求正云 其四
真水元从火里来,等闲相过即胚胎。檀心玉蕊分明见,莫作黄芽白雪猜。
四景图 其一
驴背驮诗去,溪桥有路通。花村茅店小,春日酒旗风。
凌云翰
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616篇诗文
画红梅 其二
风入松 和贝廷琚助教韵
高士谦竹石
美人折花图
方季长红梅翠竹二图 其二
渔村暮景图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十二 其十二
雪湖八景次瞿宗吉韵 其四 南屏雪钟
蝶恋花 杏庄为莫景行题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秋日十二首之八 其四十四
梅雪四律代张翚徐术陆平沈廉赋 其四
画兰 其二
苏武慢·有酒无肴
钱塘十咏 其九 灵石春歌
秋闱对月次桂彦良韵
渔家傲 寿杨复初 词品卷六
钱塘十咏 其七 九里云松
雪湖八景次瞿宗吉韵 其五 西陵雪樵
悼吾子行道士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夏日十二首之四 其二十八
松雨斋为胡拱衡赋
并入易履墨菊
送赵永贞改丞德化县以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日程为韵 其四
太白像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秋日十二首之四 其四十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夏日十二首之五 其二十九
四景图 其四
杨懋臣以红墨梅二幅赠彦真命题其上 其二
林塘幽乃会稽陈惟贤轩扁又号西畴因赠诗 其一
鸣鹤遗音 苏武慢 其六 并序
画 其五
扇面画梅
牧童画
云林书舍为靳梦文赋
碧梧生诗为马伯庸赋
钱塘十咏 其四 北关夜市
福源精舍为魏仲远赋
悼王观用宾
藏芸轩为陈惟德赋
次徐总制韵 其一
张复初松下垂钓图
静斋诗为朱君政赋
白云为英上人赋
钱塘十咏 其三 浙江秋涛
高士谦墨竹 其四 雪竹
为杨子东题竹石扇面
静庵诗为德清知县陈彦荣赋
鸣鹤遗音 苏武慢 其五 并序
葛孝子诗五十韵
二仙图
大方圆上人有亭扁客航在越上远林先生索赋
渭川烟雨图
友恭堂为胡拱衡赋
柯敬仲竹为陈常仲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