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凌云翰
旧笺新墨未曾乾,如倚黄昏月下阑。不是一枝斜更好,令人误作蜡花看。
明辨之画
云抹山腰晚更奇,高人应不愧王维。钓丝收起船头坐,看到风波欲定时。
画棘丛白头翁
鸟中亦有白头翁,底事卑栖向棘丛。不道朝阳孤凤好,飞鸣元只在梧桐。
为林子山题王叔明所作羌山隐居图
诗人头未白,又欲隐羌山。好把无声意,光传满世间。
为李渊之题张师夔所作二图 其二
脩竹比君子,好山如故人。先生归栗里,无复见清新。
元夕次陈尹子善韵
神仙宫府画图开,端使诗人咏有莱。灯火直从天半落,绮罗都向月中来。
已闻献策瞻龙衮,又见吹笙下凤台。莫遁草茅无补报,也曾终夕望三台。
马虚中剡溪图 其二
鸡黍交情不可违,如何兴尽便空归。诗翁偶写胸中趣,肯道溪山有是非。
沈景王画
云压春山远更低,心知是画德空迷。林间亭子无人到,雨脚垂垂欲度溪。
杨生溪居图
满眼溪山庵尽开,草玄亭子半荒苔。如何秪写渔家意,不及扁舟载酒来。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秋日十二首之七 其四十三
一棹夷犹任野夫,苕乡人号小西湖。鸡头菱角随时有,桂子荷花此地无。
鉴仲明上人画
老禅曾隐虎跑泉,笔底山林似巨然。此是太平真气象,家家茅屋起炊烟。
渭川烟雨图
渭川曾见竹青青,和雨和烟画杳冥。不似九疑云雾隔,空教瑶瑟怨湘灵。
李景中待月延桂图
阑倚西风月未生,露凉转觉桂香清。诗成月在桂花上,此景如何画得成。
方季长红梅翠竹二图 其一
江县红梅放,雪中先满春。杏园消息近,为报探花人。
送于潜赵县承彦礼归河南
祗将琴鹤返梁园,告别匆匆莫园言。衣锦何须誇季子,买丝端合绣平原。
归时松菊犹三径,到处桑麻自一村。潜水西风多落叶,临岐争忍举离樽。
云谷为王彦常赋兼简敬仲
阴阴幽谷只藏云,杖策曾来访云君。山合转添成巃嵷,水回偏觉带氤氲。
不须剥栗思工部,正欲来禽寄石军。翻忆临江贤大守,何时樽酒细论文。
李迪梅
抱子攀萝过别枝,满身松露湿金丝。冷泉不复闻清啸,把烛观图有所思。
画 其三
小艇东去西去,长江朝流暮流。笑入芦花深处,清风明月悠悠。
洛神图
嬉游湍濑采玄芝,罗袜淩波不自持。毕竟形容何所似,玉芙蓉在碧琉璃。
美人图 其二
渊明谩尔赋闲情,托物如何写得成。欲识春风无限意,樱桃花下背人行。
何彦恭观奕图
山风吹日昼阴阴,几见松花落远林。总使棋枰能换世,仙人那得有机心。
凌云翰
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616篇诗文
丁巳岁腊月二十日喜雪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秋日十二首之六 其四十二
次俞子中病起韵
吴以道扇
送刘本中归海昌
姚江放舟图
洪武壬子夏六月望日赍诏新城事竣县令徐安卿邀饮池上出诗见示因次 ...
悬崖梅图
四景图 其一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十二 其十二
怀云轩图为王子中题
苏武慢·醉里闲吟
题吕信夫传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秋日十二首之十 其四十六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夏日十二首之十二 其三十六
题克俊主事蓟丘山传
画红梅
静庵诗为德清知县陈彦荣赋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秋日十二首之三 其三十九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夏日十二首之三 其二十七
孟得名画雪景寒鸦
王本初小像
九月六日病起偶成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夏日十二首之六 其三十
边伯京为瑞应宫吴提点作枯木竹石图吴之甥郑敬常得之俾题其左
香奁八咏 其五 金钱卜欢
钱舜举二菊 其一
游孤山和靖祠
邹汝舟画
清隐堂为徐清隐赋
舒啸轩为陈经仲赋
寄王彦强府倅 其一
包涛玩月次睢宗吉韵
杨懋臣以红墨梅二幅赠彦真命题其上 其二
友恭堂为胡拱衡赋
阎仲彬墨菊
七月流火
送赵永贞改丞德化县以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日程为韵 其二
潇湘八景图为镏养愚赋 其八 江天暮雪
松月斋为张克敬赋
扇面画竹
雪中八咏次睢宗吉韵 其四 雪雀
为华子宜赋山隐
镜湖渔隐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冬日十二首之十一 其五十九
鉴湖八景为周履常赋 其六 筼筜坡
二美人图 其一
鸣鹤遗音 苏武慢 其十一 并序
顾定之墨竹
松云图为吴以道赋
高士谦所画烟竹
渔家傲 寿杨复初 词品卷六
松隐为屠景祥赋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秋日十二首之九 其四十五
赠周宗性龙成教谕
画扇面
咏长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