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酬傅钦之

次韵酬傅钦之

宋代 刘攽

风力清和日景迟,看花未醉莫言归。殊方长恨故人少,白发那论春事非。

诗人刘攽的古诗

刘太尉庙

宋代 刘攽

世乱争斗繁,废兴不可载。磨灭几何人,独兹有馀爱。

空同气雄武,燕蓟风慷慨。曾是鞍马间,而为治民最。

桐乡旧墟好,岘首遗碑在。岁久梁栋倾,地荒松栝大。

古今犹过隙,俛仰成百代。咨嗟畎亩勤,勋业非永赖。

送王广渊郎中知颍州

宋代 刘攽

二月颍河春水生,樯乌相望使君行。东风不起惊涛势,迟日何妨短驿程。

坐有图书欢傲吏,静看鱼鸟忘专城。汉庭良守谁先赏,会见胶东举相成。

和梅圣俞食鲙歌

宋代 刘攽

黄河赤鲤非龙材,欲化不化烦风雷。随波浮沉偷自得,网罗失身成暴腮。

火鬐锦鬣鳞雪霜,红眼照耀珠夜光。若无鲲鲕与虾蚪,安见品格非寻常。

主人爱客不计钱,少妇缕鲙情可怜。蜀姜吴橘正相益,炊菰絮羹还慊然。

燕人寸腴不足贵,专诸全䏑非珍味。属餍默怀一饭报,欲令主人千万岁。

白玉换米桂作薪,主人家居长不贫。卖鱼一值任公子,厌鲙与遍长安人。

寄孙巨源 其二

宋代 刘攽

居邻渤澥接江湖,閒数春风雁与凫。乘雁来归只凫起,未应言有复言无。

致斋雨中寄王彦祖 其二

宋代 刘攽

细草幽花七月天,曲沟丛石乱鸣泉。斋居三日遗尘事,梦寂神凝亦自然。

寄金山朝阳岩僧

宋代 刘攽

松篁倚石夜露滴,楼阁缘岩风铎高。山僧入定昼不起,顶上潮音翻海涛。

薄后庙

宋代 刘攽

驷家冠虎久腾声,龙跃中都汉道兴。人事能无输织室,母仪终见葬南陵。

苍苔复阁连荒草,乔木参云挂老藤。欲学灵均纪天问,古堂丹碧正严凝。

送韩文饶知均州

宋代 刘攽

岭梅阴下驻旌旟,五月归更竹使符。汉上川原连梦泽,郧人风俗语于菟。

奋髯曹吏知无事,坐啸云山得自娱。建礼会朝兼夜直,羡君覢弩盛前驱。

次韵宋职方雪

宋代 刘攽

梵天银界谈非想,仙府瑶台恨隔尘。何事同云移绝境,不知高宴即良因。

林芳散漫装珠蕊,粉面光辉照玉人。别举一樽邀老伴,迎春送腊祇三旬。

过荐福寺

宋代 刘攽

下马乔树阴,雪霜寒未晞。重门开相当,广殿晴日晖。

问僧亦何事,荷锄殊未归。劳生每多役,向此情依依。

与顾子惇同为秘书少监今年余以病求守汝南子惇亦除河东漕作诗纪事 ...

宋代 刘攽

蓬莱阁下枕书眠,一日除官不眠先。并土山河多马地,汝南粳稻濯龙渊。

壮心自喜谈兵策,暮齿长惭守乘田。别眠天中相望处,参旗横注太行边。

寄孙巨源 其一

宋代 刘攽

袅袅柔芳浅浅春,早梅花白柳条新。归艎去后无来客,占得风光不共人。

和王绚道赠高七植竹

宋代 刘攽

人言植物中,唯竹类有德。虚心道所存,外劲礼自饰。

风霜不改阴,一何金玉色。丘泽无变根,还如古人直。

繁花岂无实,所待鹓鸾食。卑枝亦可栖,不许鸱鸢息。

为君裁管籥,于此谐金石。为君度短长,于此齐寻尺。

济川倚巨楫,扶老杖轻策。大厦莞簟安,射侯弓矢力。

乃知天材美,固待君子识。饱闻昆崙秀,盛说潇湘碧。

岂曰生不迁,念当厚封植。惟君傲声利,心远地更僻。

择交独此君,开径如三益。清风共忘言,明月为莫逆。

还当扫尘榻,会待遗名客。

自舒城南至九并并舒河行水竹甚有佳致马上成五首 其四

宋代 刘攽

溪水转山曲,杳如天际流。浅濑不解衣,浮查曰为舟。

惜无同心子,此地聊淹留。但爱溪上儿,蓬头坐垂钩。

海陵

宋代 刘攽

楚江葭苇带青枫,小市鱼盐一水通。度日冥茫吹冻雨,欲晴撩乱起凉风。

秋花舞蝶苍烟里,古木啼鸦返照中。扶杖阶除搔白首,可怜卑湿负衰翁。

舟次淮阴寄张郎

宋代 刘攽

风波不可测,夷险系所遇。泊舟淮南岸,始知散千虑。

高秋气萧爽,日夕稍寒雾。漠漠烟水深,翩翩飞白鹭。

值景信所贪,有怀劳反顾。何时见归艎,啸吟成一助。

江南田家

宋代 刘攽

种田江南岸,六月才树秧。
借问一何晏,再为霖雨伤。
官家不爱农,农贫弥自忙。
尽力泥水间,肤甲皆疥疮。
未知秋成期,尚足输太仓。
不如逐商贾,游闲事车航;朝廷虽多贤,正许赀为郎。

次韵酬孙少述见寄

宋代 刘攽

退尺无缘复枉寻,信书那免不通今。争评玉价应输厚,能为鱼谋岂厌深。

待得散人如散木,敢论机械有机心。子荆诗笔兴公赋,万事惭君早息阴。

貂裘

宋代 刘攽

季子高谈万乘前,黄金白璧等虚捐。貂裘敝尽风霜苦,却忆周南二顷田。

次韵和秘书省林舍人校书寓兴五首 其四

宋代 刘攽

事缘难易始相成,楹直宁当企栋横。坐论岩廊从自贵,退栖林壑未为轻。

俗情熠耀阴中火,世路摴蒱马外坑。要使襟怀似云月,太虚无处不偕行。

刘攽

刘攽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54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