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杨次公秘丞

赠杨次公秘丞

宋代 刘攽

莫将阳九归时数,自为乾封致数祥。必若中兴待云汉,枉教流议及桑羊。

相望冠盖交驰传,躬作牺牲属奉常。肤寸崇朝看变化,吾农从此万斯箱。

诗人刘攽的古诗

颍水作寄陈州诸故人

宋代 刘攽

不知颍水清如此,欲比蓬莱似是非。察见渊鱼宁有意,往来鸥鸟已忘机。

济川便乐风波息,洗耳都疑世事违。甚悔衡门临沁水,还思冠者试春衣。

和牟公野馆宿早朝

宋代 刘攽

梦回仙府豁中扃,未断尘缘复战兢。交态出门逢楚越,俗情开口判淄渑。

夜长鳷鹊偏留月,岁尽天河亦有冰。阊阖晨开车马集,五云深处望朝升。

马氏中隐庵

宋代 刘攽

千岁知名士,文渊与少游。平生款段马,晚岁伏波侯。

乡里足称善,功名仍可收。闻君事中隐,叹息此孙谋。

次韵裴库部雪二首 其一

宋代 刘攽

小雨驻云风借威,回眸千里玉山辉。涂人竟比麻衣色,野老时惊白雁飞。

梁苑正应延上客,齐宫遥想辟重闱。谁云自郐无讥者,一曲阳春可见微。

纳凉明教台

宋代 刘攽

台上井泉冰冷滑,城隅川色剑光芒。多惭簿领相宽假,全得南风一日凉。

次韵和通判库部会棋

宋代 刘攽

三百纵横事不平,古今仙俗判平明。已居胜势谁前敌,独暗机先误必争。

寥落寒星天欲晓,稀疏过雁雨初晴。南阳画诺庭无讼,正赖君诗得此声。

酬张伯常朝议

宋代 刘攽

郢人兰雪有馀风,尽在君家七字中。白发尘缨深念我,青郊藜杖不如公。

乡心正想千年鹤,老计终须一亩宫。不讳求田并问舍,景山何必晚为通。

新滩行

宋代 刘攽

巴江之水西南来,峡束川壅声来雷。瞿唐五月不敢下,滟滪中流大如马。

风波虽恶石不去,太古以来怨行者。君不见前日巴山复摧裂,万仞臬兀江中绝。

孟冬水涸石角见,上流下流尽精铁。当时长年皆有语,后来艰危从此数。

上天设险知为谁,但恐妨人如滟滪。

酬章质夫

宋代 刘攽

晚悟头陀尘不侵,何妨居士著朝簪。故人自是相忘者,秀句依然莫逆心。

翠柏高松存茂悦,潜鳞羁羽任飞沈。万缘起灭空花喻,可向空花拟重寻。

和原甫谒武信殿 其一

宋代 刘攽

紫气东迎太一峰,翠华飞御猎回中。玄女授符开上策,河宗献宝告成功。

次韵酬姚都官时会堂见寄

宋代 刘攽

百里昆冈半草莱,画梁危栋一朝开。清川去水萦回渚,乔木浓阴映绿苔。

子献人琴俱不幸,武侯营垒信奇才。断鸿牢落情愁绝,闻笛那堪赋七哀。

与诸公会赵氏园主人加送酒馔既而求诗书五十六字

宋代 刘攽

落木稀疏存叶丹,别筵秋兴杂悲欢。主人爱客愿少驻,老子为君加一餐。

萧相河山馀带砺,谢公子弟悉芝兰。会因休沐观歌舞,正赖微官谒禁宽。

游俞氏园亭

宋代 刘攽

花外鞦韆柳下门,东城近处辟疆园。楼头明月终归去,更为残阳尽酒尊。

次韵和陈学士八月十六日省宿

宋代 刘攽

疏帘珍簟倚通中,落烬飘香堕玉虫。信宿依然十分月,黄昏正尔一番风。

流萤暗逐星过水,惊鹊时翻叶堕空。诗兴不禁头已白,醉乡祇有面微红。

送楚南

宋代 刘攽

心寄江湖上,乐闻游子归。送君从此去,脱叶正秋飞。

云水聊破浪,风尘今振衣。山僧不善饮,定负蟹螯肥。

泛舟城南二首 其一

宋代 刘攽

清溪亦多曲,窄地颇宜花。出水游鱼乐,惊人白鹭斜。

孤城旧郢树,三户楚人家。归兴仍风雨,萧然眷物华。

得奉世寄诗

宋代 刘攽

江城花柳复残春,每上高楼望春亲。身滞蛮舒谁与语,书来子弟尔成人。

老侵须鬓茎茎白,情在篇章字字新。幸有竹林堪纵傲,罢官真作自由身。

温汤和王法曹

宋代 刘攽

火井传夷檄,炎洲记海隅。仙游空诣绝,方志每多诬。

泛滥浮清沼,渊源自奥区。洪钧从鼓橐,一气审为炉。

烈焰方焚泽,腾波盛溅珠。沃焦难与并,执热谅谁须。

鳌抃终当钓,鲸掀会学屠。此中胜鼎鼐,不复待樵苏。

池馆他年贵,衣冠万乘俱。废兴仍在目,惆怅指平芜。

寄孙秦州

宋代 刘攽

十年幕府领旌麾,事半前人此麾稀。元帅诗书真用武,小戎车甲岂无衣。

胡兵候月麒麟斗,汉马乘秋苜蓿肥。自失阴山常恸哭,更闻消息向金微。

酬王定国五首 其二

宋代 刘攽

岂有多方书五车,尔来留意就车砂。谁将饱食仓中鼠,换取红莲火里花。

三顾祇能矜彼善,万钟多不悟堪嗟。蟠桃结实何难俟,况值安期枣似瓜。

刘攽

刘攽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54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