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鄱城发舟上荆门

鄱城发舟上荆门

明代 刘炳

霜清系船杨柳汀,酌酒鼓枻将南征。鲁叟乘桴欲浮海,学士扬袂曾登瀛。

白发弹冠亦奇节,金门献书惟寸诚。玉府牙签三万轴,摩娑老眼慰平生。

诗人刘炳的古诗

过钱朝阳故居有感柬程伯羽汪宗彝

明代 刘炳

短墙依旧草堂深,兰径重过思不禁。
芍药红残花漂雨,甘棠绿嫩树成阴。
帖临青李池遗墨,曲奏朱丝壁忆琴。
回首风流陈迹冷,山阳邻笛泪沾襟。

别京邑之东阿

明代 刘炳

前年别乡闾,今年出京邑。悠悠去江汉,杳杳事行役。

所惧心志违,况此风波急。乌啼枫树烟,雁下芦洲夕。

回首望长安,苍茫寸心失。

青楼曲刘子雍胡伯清程伯羽同赋 其一

明代 刘炳

画阑落尽绛桃花,依旧寻芳小径斜。鬓黛压钗金有晕,臂酥凝钏玉无瑕。

三千弱水波清浅,十二巫云树碧遮。郎马不来春已暮,泪痕香断湿琵琶。

京城题家书后示善鄯诸侄时玉珊自西河归 其四

明代 刘炳

短褐欺寒双鬓迷,当门新筑野墙低。何时傍竹结茅屋,与尔长吟乌夜啼。

青楼曲刘子雍胡伯清程伯羽同赋 其三

明代 刘炳

楚腰纤细锦缠头,秋怯珠帘半捲钩。云恋阳台双作梦,月生湘浦独成愁。

鸾梭折齿花粘髓,螺粉添眉柳带羞。雁过碧天书帛断,误教人倚小红楼。

呈西平侯沐都督西征

明代 刘炳

西域凭陵久不宾,诏书五道出将军。龙光烛剑销边祲,虎气扬旌压阵云。

周庙昔闻方叔颂,汉廷今见贰师勋。春风三月莺花禁,归骑笙歌奏凯闻。

简孔博士

明代 刘炳

宿雨晓还歇,开窗销郁沈。烟光蔼芳树,池上鸣幽禽。

逶迤瞻郡斋,窈窕期盍簪。孤怀屡百积,群疑思一箴。

何时联夜榻,春漏委波声。

次秋日韵奉汝弼叔(二首)

明代 刘炳

三径归来菊未荒,半凋杨柳弄春凉。
银屏纨扇题秋句,金鸭罗衣换夕香。
老忆风云趋北阙,梦无花月待东墙。
狂游尚记秦楼别,翠袖红绵拭泪行。

和九日韵寄朱见中

明代 刘炳

野树荒台带晚阴,昔年歌舞忆登临。
桃花纨扇西风冷,蔓草铜驼夕露深。
旧梦青云连馆阁,多情华发老山林。
江南庾信伤秋倦,疏雨檐栊怯暮砧。

哀傅子初

明代 刘炳

柴门对青山,茅屋俯流水。
伊吾夜无眠,寒灯堕红蕊。
声名一朝振,车马动闾里。
书台凄暮烟,过客犹仰止。

水龙吟 己巳端午

明代 刘炳

海榴庭院初长日,梅羽弄阴弄霁。惊心节序,艾枝悬绿,菖蒲浮碧。

衣赐香罗,忆陪宫宴,御炉烟细。愧相如多病,归来鬓痕如缕。

往事风流莫记。黯江山、旧游凝睇。湘波吊雪,楚峰悽黛,荆云愁垒。

鱼腹沉冤,众人皆醉,一樽谁酹。独登临词客,兴亡多恨,洒青衫泪。

栖霞轩为王文质赋

明代 刘炳

丹霞烂兮五色光,昭回云汉成文章。朝逐神龙共寥廓,暮随威凤同翱翔。

丹霞炫兮酿春酒,阶下萱花对晴昼。紫箫清瑟间齐讴,衣綵高堂献眉寿。

人生此乐真良图,奉亲报国多清娱。眼中富贵自有待,身退功成游五湖。

倒骑青鸾过玄圃,池上碧桃花满路。搴衣笑拍洪厓肩,醉看沧海珊瑚树。

寄武夷隐者金复婴

明代 刘炳

习隐名山四十年,羊裘鹤氅鹿皮冠。云中杵臼闻鸡犬,月下笙箫引凤鸾。

霞气湿衣晨采药,虹光穿树夜烧丹。姓名渐觉无人识,种得胡麻秖自餐。

题叶楚庭醉渔卷简彭敬宗刘子原子载子明 其二

明代 刘炳

渴眠篷底口涎流,曲蘖为池糟作丘。便向五湖乘浪死,墓题应得醉乡侯。

次秋日韵奉汝弼叔二首 其一

明代 刘炳

墨池秋净水痕澄,曲几焚香袖澄凭。霜煞柳条清栗里,雨荒瓜蔓覆东陵。

战余赵壁车还列,说下齐城轼独凭。因忆少年随骠骑,西风笳鼓醉呼鹰。

虞美人 重游三山感旧

明代 刘炳

信陵门下簪缨客。寂寞头多白。重来无复旧交游。上马台边烟草、不胜秋。

风流云散繁华去。犹指将军树。长歌何处吊荒丘。衰泪凄凉不尽、与江流。

寄许永明公冕昆季得夫先生

明代 刘炳

少年曾共请长缨,云压旄头剑气腥。诸葛有心扶汉室,包胥无泪哭秦廷。

九鳌夜徙龙沙黑,八骏秋迷鸟道青。一别关河俱白首,断肠烟树满长汀。

哀方方壶

明代 刘炳

蓬莱五云宫,金粉饰椒壁。
醉时粉氍毹,酒醒洒墨汁。
傲世双眼高,鬼谷白云湿。
玉堂寄书来,落月梦相忆。
野鹤吊孤松,衰萤照荒陌。

京口中秋

明代 刘炳

归棹前年酒满缸,牵衣稚子慰离肠。却怜月色连秋色,依旧他乡忆故乡。

郊居杂兴柬陈遂良 其一

明代 刘炳

桃李漫成蹊,茅堂习隐栖。泉声溪碓急,山色野墙低。

相颔原非燕,围腰底用犀。不嫌生理拙,抱瓮灌吾畦。

刘炳

刘炳

元明间江西鄱阳人,字彦炳。元顺帝至正中,从军于浙。元末诣朱元璋,献书言事。平江西,授中书典签。洪武中屡升大都督府掌记,除东阿知县。旋以病告归,年六十九卒。工诗,有《春雨轩集》。► 13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