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刘辰翁
念奴娇·枯寒生晚
点绛唇(和邓中甫晚春)
六州歌头·向来人道
摊破浣溪沙/山花子
蝶恋花(感兴)
永遇乐(余方痛海上元夕之习,邓中甫适和易安词至,遂以其事吊之 ...
踏莎行(上元月明,无灯,明日霰雨屡作)
夏景 行云递崇高
自不容无雨,行云尽日劳。来来方汗漫,递递看崇高。
一气埋飞鸟,层阴压戴鳌。前驱淝水阵,后至浙江涛。
羊角天帆席,龙身海桔槔。鸿蒙惊久别,握手重相遭。
寿周耐轩府尹
去日江南梅未花,归来芳草涨天涯。驰驱斥堠八千里,梦寐青原十万家。
白叟倚门清燕寝,黄童骑马学胡笳。八陵尽是燕京路,想为孤楸讯暮鸦。
木兰花慢·午桥清夜饮
太常引·便晴也是不曾晴
水调歌头(陈平章即席赋)
金缕曲(丙戌九日)
摸鱼儿(今岁海棠迟开半月,然一夕如雪,无饮余者,赋此寄恨。)
夏景 其二 松凉夏健人
天地若为容,凉阴何处逢。困人惟夏日,健我是云松。
雨立三千丈,风生一万重。如餐华峰藕,不藉葛陂龙。
脱帽苍虬笑,披衣病鹤松。月明天似水,归路踏芙蓉。
金缕曲 其六 寿陈静山
昨醉君家酒。从今十万八千场,今疏老友。人道水仙标格俊,不许梅花殿后。
但赢得、一年年瘦。迤逦聚星楼上雪,待天风、浩荡重携手。
酌君酒,献君寿。
年前春入燕台柳。看联翩、四辈金鞭,长楸承受。岂有中朝瓯覆久,更落闽山海口。
端自有、玉堂金斗。我喜明年申又酉,但乞浆、所得皆醇酎。
拚醉里,送行昼。
水龙吟·闲思十八年前
夏景 竹影金琐碎
竹可淋漓画,难将竹影临。寂寥谁布地,琐碎总如金。
密处开为径,疏时舞又阴。汗青销作字,翡翠屑成林。
弄月平分破,临风凿落斟。锵然声入耳,忽认是徽琴。
忆秦娥·惊雷节
秋景 窗空雨声晚
枕上闻秋雨,愁声万古同。孰知残夜晓,冷浸一窗空。
窈窕闲筝雁,交疏结网虫。卧听千叶雨,不似五更风。
渭水人分内,巴山客梦中。山城清漏断,惟是滴梧桐。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491篇诗文
秋景 无动月移石
秋景 日出篱东水
夏景 高风动秋声
酹江月/念奴娇 其二 赵氏席间即事,再用坡韵
秋景 其二 门掩候虫秋
临江仙(辛巳端午和陈简斋韵)
减字木兰花·清欢昨日
浪淘沙(秋夜感怀)
夏景 炎宵恶明烛
山花子·此处情怀欲问天
水调歌头·我有此客否
春景 棋声花院闭
山行雨中二首 其二
归国遥(暮春遣兴)
莺啼序
春景 春来祇欠花
青玉案(寿老登八十六岁,戊午六月十七日)
秋景 其二 出逢危叶落
冬景 梅开不自觉
沁园春(和刘仲简九日韵)
水龙吟 其二 和清江李侯士弘来寿
法驾导引
糖多令(龙洲曲已八九和,复为中斋勉强夜和,中有数语,醉枕忘之 ...
酹江月/念奴娇
春景 春风花草香
秋景 夜雨更秋风
秋景 机丝虚夜月
春景 马上逢寒食
水调歌头·不见古时月
夏景 清风松下来
鹧鸪天(九日)
秋景 客愁连蟋蟀
临江仙·睡过花阴一丈
摸鱼儿(和谢李同年)
南乡子(即席纪游)
长相思(喜晴)
秋景 蛩响乱秋阴
春景 花蕊上蜂脾
水龙吟 其一 寓兴和巽吾韵
浣溪沙(春日即事)
乌夜啼·何年似永和年
秋景 秋风生桂枝
水调歌头(寿晏云心)
冬景 疏影
夏景 公子调冰水
酹江月(赵氏席间即事,再用坡韵)
水调歌头 其十三 甲午九日牛山作
双调望江南(寿王秋水)
馀兴
临江仙(将孙生日赋)
永遇乐·璧月初晴
一酒梅(和人催雪)
秋景 卿月升仙掌
春景 燕子家家入
春景 润物细无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