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刘辰翁
江城子(西湖感怀)
馀兴
江国迟归二十年,十年两系峡江船。身如梅子半晴雨,路入柳花相后先。
堠短堠长春系马,江南江北夜闻鹃。人生老大空无用,寄语群儿早着鞭。
青玉案(用辛稼轩元夕韵)
水调歌头·我有此客否
西江月·玉帐传心如镜
行香子(探梅)
水调歌头·不见古时月
八声甘州(送春韵)
春景 其一 新年贺太平
乱向残年定,东风息战尘。太平如可待,相见贺从新。
自笑屠苏我,谁吹画角秦。
几人天宝旧,重赏后元春。卖钏犹堪醉,簪花不恨贫。
渊明今甲子,犹是晋时人。
玉楼春 其一 侯仲泽约饮螺山灵泉寺,余与邓中甫候久,欲暮,归 ...
霜风不动晴明好。探梅有约城东道。桥边失却老仙期,城门落日人归早。
野田一望迷芳草。除是腾空君后到。立马三周黛佛头,参差中路令人老。
秋景 日出篱东水
雨以田为壑,疏篱野水中。忧天沈到底,有日出其东。
或谓扶桑巧,谁知梦峡空。勿朝蓬海白,满眼菊花红。
屐响初来客,墙暄到老翁。洗光吾镜曲,一笑弄丸同。
太常引(寿李同知)
宴春台(寿周耐轩)
忆秦娥·惊雷节
春景 其三 孤舟乱春华
晴日孤舟好,溪流带岸斜。浮游忘世虑,烂熳乱春华。
朝共渔穿港,暮随鸥宿沙。却知桃有路,惟见柳无涯。
蓑舞村村酒,罾歌处处花。群仙惊再见,留宿武陵家。
鹧鸪天(寿康教)
忆秦感·烧灯节
中斋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感》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
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点绛唇·韝指春寒
秋景 窗空雨声晚
枕上闻秋雨,愁声万古同。孰知残夜晓,冷浸一窗空。
窈窕闲筝雁,交疏结网虫。卧听千叶雨,不似五更风。
渭水人分内,巴山客梦中。山城清漏断,惟是滴梧桐。
春景 碧山晴又湿
山色洗逾碧,昏明水墨成。相看如许湿,政似不曾晴。
翠拂看蛾起,青如老眼横。岭云才敛态,峡雨复多情。
瀑溅香炉紫,烟销石镜明。乾坤翻覆顷,萝月吐深更。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491篇诗文
水龙吟·看人削树成槎
酹江月/念奴娇
摸鱼儿 其一 赋云束楼
冬景 官梅动诗兴
望江南(晚晴)
水调歌头·明月几万里
秋景 清辉玉臂寒
夏景 树湿风凉进
金缕曲(丙戌九日)
春景 春来常
长相思(喜晴)
法驾导引(代寿丹山)
冬景 梅开不自觉
夏景 盛夏火为日
兰陵王(丁丑感怀和彭明叔韵)
一翦梅(和人催雪)
减字木兰花·清欢昨日
秋景 其二 鹭于飞
夏景 高风动秋声
摸鱼儿(辛巳冬和中斋梅词)
夏景 乔木生夏凉
酹江月(北客用坡韵改赋访梅)
冬景 疏影
踏莎行(雨中观海棠)
冬景 梅蕊惊眼
八声甘州(春雪奇丽,未能赋也,因古岩韵志喜)
法驾导引
双调望江南(寿谢寿朋)
水调歌头 其十二 和巽吾观荷
乳燕飞(寿周耐轩)
秋景 于今九日
花犯·海山昏
清平乐·君词为寿
春景 其二 孤舟乱春华
春景 寒食少天色
归国遥(暮春遣兴)
虞美人·魏家品是君王后
西江月·新秋写兴
酹江月(同舍延平林府教制新词祝我初度,依声依韵,还祝当家)
汉宫春·疏影横斜
春景 仰蜂粘落絮
沙苑箭
秋景 其二 门掩候虫秋
秋景 风雨近重阳
江城子(和默轩初度韵)
鹊桥仙·看人掷果
忆秦娥(为曹氏胭脂阁叹)
夏景 雨过苔花润
沁园春·十八年间
春景 春来祇欠花
点绛唇(寄情)
金缕曲(奇番总管周耐轩生日)
夏景 莲房坠粉红
唐多令·零露下长洲
团景 月满团夜长
减字木兰花(乙亥上元)
沁园春(和刘仲简九日韵)
春景 林花扫更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