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刘辰翁
更比他、东风前度,依然一榻如许。深深旧是谁家府,落日画梁燕语。
帘半雨。记湖海平生,相遇忘宾主。阑珊春暮。看城郭参差,长空澹澹,沙鸟自来去。
江山好,立马白云飞处。秦川终是吾土。登临笑傲西山笏,烟树高高杜宇。
君且住。况双井泉甘,汲遍茶堪煮。歌残金缕。恰黄鹤飞来,月明三弄,仍是岳阳吕。
秋景 于今九日
九日各堪爱,西风岁岁深。长因思往事,忽已至于今。
不谓秋将晚,几如老见侵。篱边成独往,天际起轻阴。
此会知谁健,明朝肯重寻。山高休更上,别自有伤心。
摸鱼儿·又非他
点绛唇(和访梅)
乌夜啼·何年似永和年
永遇乐·璧月初晴
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鬓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红无寐,满村社鼓。
法驾导引 其一 寿胡潭东
春小小,春小小,梅见著些些。未必神仙无白发,依然林下有黄花。
潭影浸流霞。冬十十,冬十十,亥字雁斜斜。不用瑶池偷碧实,不须句漏博丹砂。
阴德遍人家。
金缕曲/贺新郎
一翦梅(和敖秋崖为小孙三载寿谢)
秋景 窗空雨声晚
枕上闻秋雨,愁声万古同。孰知残夜晓,冷浸一窗空。
窈窕闲筝雁,交疏结网虫。卧听千叶雨,不似五更风。
渭水人分内,巴山客梦中。山城清漏断,惟是滴梧桐。
春景 碧草生旧迹
花下同游迹,令人念旧惊。如何春草碧,尽向客愁生。
南浦随人色,芳洲拾翠情。凌波尘渺渺,满地绿菁菁。
冢上何堪没,人间总未平。池塘新梦破,时复下阶行。
春景 润物细无声
何用雨声粗,分明润物酥。岂惟明不得,政自细如无。
九陌尘难起,千林泽遍敷。怪如沾草露,滴不到蓬壶。
但觉花沈醉,谁知柳索扶。老龙空辟历,辛苦救焚枯。
满江红(海棠下歌后村调共和)
乳燕飞(寿周耐轩)
声声慢·西风坠绿
望江南(晚晴)
大圣乐
夜飞鹊/夜飞鹊慢
念奴娇·吾年如此
冬景 深山催短景
曝背无馀地,冬晴直万金。是谁催短景,政尔碍山深。
鸟道空中小,猿啼底处寻。清霜经晓湿,红日半天沈。
隐士三竿梦,宫人一线心。百年浑似此,何处惜光阴。
摘红英(赋花朝月晴)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491篇诗文
清平乐·深红半面
春景 其二 新年贺太平
宝鼎现·春月
减字木兰花(自述)
临江仙(闲居感旧)
春景 禅房花木深
摊破浣溪沙/山花子 其二
冬景 独钓寒江雪
秋景 庭榴剖朱实
双调望江南(赋所见)
酹江月(五日和尹存吾,时北人竞鹭洲渡)
点绛唇(瓶梅)
临江仙(壬午七夕)
江城子·涌金门外上船场
兰陵王·丙子送春
秋景 秋高风怒号
千秋岁(和尚学林寿筵节席)
忆秦娥·收灯节
鹊桥仙(自寿二首)
临江仙·睡过花阴一丈
摸鱼儿(和谢李同年)
菩萨蛮(题醉道人图)
水调歌头·不见古时月
春景 暗水流花径
秋景 芙蓉红岸湿
望江南(元宵)
夏景 竹影金琐碎
山花子(春暮)
秋景 夕阳如有意
归国遥(暮春遣兴)
春景 其一 村村自花柳
寿周耐轩府尹
水调歌头(腊月二十一日可远堂索赋)
摸鱼儿(辛巳自寿年五十)
夏景 清泉洁尘襟
金缕曲(寿李公谨同知)
秋景 十日菊
金缕曲(寿陈静山)
唐多令·风露小瀛洲
江城梅花引·相思无处著春寒
秋景 其一 月色醉远客
酹江月(同舍延平林府教制新词祝我初度,依声依韵,还祝当家)
大酺 春寒
赠制笔生许文瑶
金缕曲(和同姓草叔曲本胡端逸见寿韵并谢)
水调歌头·群动各已息
菩萨蛮(丁丑送春)
水调歌头 其十三 甲午九日牛山作
浣溪沙(春日即事)
踏莎行(上元月明,无灯,明日霰雨屡作)
春景 其二 小水细通池
西江月 其二 忆仙
摸鱼儿 其八 甲午送春
春景 墦间
乌夜啼(中秋)
秋景 雁南归
夏景 涉江采芙蓉
洞仙歌(寿中甫)
踏莎行(雨中观海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