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拜无垢先生祠

拜无垢先生祠

宋代 刘黻

中兴遗此老,梦寐亦中原。
泣血两朝事,披肝一万言。
名方登禁掖,身已谪南源。
苦学无寒暑,双趺片石存。

诗人刘黻的古诗

秋心

宋代 刘黻

秋日日苦短,秋夜夜苦长。
长短夜易晷,处厄心自伤。
秋风独有声,叶叶闯我窗。
秋月岂无情,隙隙窥我床。
苒苒寒事迫,孰整衾与裳。
故乡隔万山,篱菊那能芳。

饯傅理掾

宋代 刘黻

一郡一理掾,横浦为之宗。
青青草不枯,曾识无极翁。
遂宁起鼻祖,陆续书问通。
乃今有耳孙,力学追遐踪。
洁静二湛水,峭介双秀峰。
平反几春意,坐令古钎空。
政最复政最,匪诧赫赫功。
庭草色若何,还与庆历同。
归欤浩无怍,扁舟惊轻蓬。
邦民再见公,绣斧番禺东。

次酬吴仙尉张都监游兴教寺

宋代 刘黻

野寺坐寥閴,跫然闻足音。
四山经雨过,六月似秋深。
灯静窥饥鼠,钟清悟宿禽。
元城今已远,共此白云心。

用坡仙梅花十韵·访梅

宋代 刘黻

山寒木落峭孤台,南北常分冷暖开。
自笑三生如结习,每来月下立苍苔。

悼使君赵计院

宋代 刘黻

我作寿公诗,倏闻公已古。
道路闻行人,田闾愕农父。
谓公肫肫仁,润泽溢横浦。
谷我艰尔振,寇我惊尔抚。
涉我病尔梁,役我殚尔宇。
冬我瘴尔雪,夏我魃尔雨。
饮乡罗俎豆,建学闱仪矩。
善政袭西都,文风被东鲁。
阖一郡三邑,担簦白绣斧。
草木为动色,禽鱼亦掀舞。
谁趣玉楼文,竟夺鲤城主,
人物落晓星,如公不多数。
岂但贺白伦,端与间平伍。
我崎岖远来,不绝命如缕。
凄风守憔悴,暖竟勤噢咻。
我生特蝗粟,公死即倾柱。
顾我莫赎公,龙德啬下土。

用坡仙梅花十韵·赞梅

宋代 刘黻

万卉千葩总一家,木心才蠹脉皆邪。
山窗玉立如风宪,人指为花不是花。

焦无茶

宋代 刘黻

上犹石硙天下无,霏霏吐出焦无腴。
龟泉二湛康庐如,瓦鼎才跳鱼眼珠。
顾我常苦收肠枯,一汲河润九里余。
山精木怪不作魔,浇过秦论风生裾。
几回唤醒眉山苏,诗句零落樵与渔。
向非朔洛角植党,焦无安得声价俱。
似闻东观罗遗逸,烦君寄上图经书。

赋渔村晚照

宋代 刘黻

自许同渔乾,筑庐云水乡。
利名俱是幻,鸥鹭亦相忘。
古塔明秋树,归舟动夕阳。
临流不尽意,何必问潇湘。

次酬杨德中

宋代 刘黻

丹心炯炯老天知,莫问人间识知稀。
孤雁过门思古荡,慈鸦满树忆重闱。
醉因酒贱歌丰岁,寒觉衣单恋晚晖。
珍重五穷同寂寞,忍教结柳向谁归。

过柘溪得西字

宋代 刘黻

晴雨春无定,东风忽转西。
地肥桑眼大,天暖麦须齐。
食顿寻幽所,舟行畏恶溪。
野禽如避客,飞上半山啼。

赋鹿岩贾司理所筑怀京台

宋代 刘黻

铜驼无万里,长忆再游难。
岁月英雄老,山河草木寒。
梦随归雁远,愁赖酒杯宽。
寂寞先朝事,斜阳莫倚阑。

挽万竹西隐君

宋代 刘黻

哭到先生道已穷,夕阳千古起悲风。
耆英会上减名哲,高士传中添此翁。

寄与权器之二友

宋代 刘黻

鸿钧盎一宇,何物非生意。
轮囷得此剥,而有此憔悴。
根蠹聚螾蛭,榦古御魑魅。
旦旦斧斤寻,九殒特其易。
飞鸟不敢栖,何哉蓊蔚芘。
风雨极震凌,霜雪苦颠踬。
天地大父母,荣枯均厚施。
腐植产灵芝,至美终不閟。
桃李信春妍,奈何骨妩媚。

别闻益谦大有

宋代 刘黻

岁事十分九,吾为梅岭行。
人皆忧路滑,天独惜霜晴。
公讼无今古,忠臣有死生。
玉溪一杯酒,话别若无情。

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其四

宋代 刘黻

造化泄元秘,河洛图书出。龟龙亦何心,以灵乃受役。

微旨竟先天,妙用普经国。三圣受心印,执中数语毕。

诂学长枝蔓,往往胶陈迹。伟哉千载下,元公指无极。

闻陈正学理琴

宋代 刘黻

闻君整琴待秋风,我欲从之魂风通。
素麻仿佛苍髯翁,扬休山立崆峒东。
泪痕犹湿龙门桐,有曲无音悲天公。
猗兰未冷拘幽浓,那知斯道将遂穷。
山矸石烂冥感丛,枝蜩盘蝇迭相雄。
两耳年来怪不聪,群哇扰杂安於聋。
烦君为我调怔忡,流泉隐隐深涧中。
春温廉折各不同,声虽在指意在胸。
云飘柳絮风入松,恍然楼阁坐虚空。
伯牙所知何必钟,白鹤飞来采芹宫。

悼承龙坡居士

宋代 刘黻

世教嗟芜棘,独立狷者俦。
寄隐立卷林,不知霜满头。
抗论异端自,观志天爵修。
一室即著庭,圣贤时与酬。
编摩发云汉,千古芸香留。
毋云食报邈,诸郎稼方收。

猩猩行

宋代 刘黻

肩发肖人形,言语剧机警。
罝罣不可招,幽旷从驰骋。
胡为所嗜偏,遇醪即首肯。
染指疑含沙,浸淫归酩酊。
蹀履意欲欢,孰知堕深穽。
鄙哉酣爵人,白头犹未醒。

思西弟

宋代 刘黻

栖栖梅岭下,禁足老僧如。
白发双亲泪,青灯一纸书。
应门犹看汝,强饭莫思予。
何事成乖隔,低头愧荷锄。

皇恐滩

宋代 刘黻

十八滩中第一滩,舟行风顺不知艰。
诸生历落诚皇恐,世上何人敢怨颜。
刘黻

刘黻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16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