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太子受册礼成赴西内朝贺退归书事

太子受册礼成赴西内朝贺退归书事

元代 柳贯

乐舞充庭见象箾,重瞳日月丽箾霄。双龙承检才升册,九虎开关恰御朝。

内厩皆陈朱鬣马,左珰新换紫金貂。青袍最困微班忝,亲向前星挹斗杓。

诗人柳贯的古诗

晚泊贵溪游象山昭真观

元代 柳贯

舟行弋阳道,山石多异状。嵌空露钟窾,屹立俨圭鬯。

沿洄百数里,璆铁森相向。最奇象岩下,仙馆占丹嶂。

舍棹遵微行,松篁插云上。开门看青壁,左右挟高闶。

飞雨洒面来,轻飙入檐飏。道人出迎客,牖户坐南向。

延登升仙台,境肃神滋王。不知日车侧,但觉天宇旷。

我生名山游,正费屐几两。采真喜初遇,恋胜期屡访。

布帆催夕举,未敢恨飘荡。水深彭蠡湖,两眸更东望。

尊经堂诗

元代 柳贯

圣人言纯如,载道行万世。贞明配日月,广大侔天地。

简牍之所资,包络无巨细。上而建皇极,重睹人文丽。

下以开民彝,性初均秉畀。训行宣光熙,道否隔氛曀。

千人万人心,揭揭皆经谊。此息则彼消,刚柔乃殊位。

进乘休复机,迪哲蹈仁智。自绝其本根,奈何取天劓。

燔灭滋秦瘝,网罗兴汉利。存亡书岂知,论者常不置。

济南耄言出,孔壁发神秘。百篇始昭垂,五代著成乂。

鲁齐韩毛《诗》,其传迭兴废。审音以知乐,亦各徵四至。

乐崩名仅存,缅想歌钟肆。礼失野可求,谁明射乡义。

制氏记铿锵,后苍详数制。区区象声容,讵得作者意。

赖夫《春秋》家,尚识王道贵。载事或称诬,推凡疑翼伪。

田何受孔易,其全缘卜筮。杨施孟梁徒,别出踵焦费。

挟书律始除,六籍岂俱逝。伤哉居下流,众恶所奔萃。

驾言拾灰残,我道犹未坠。乘之以颛门,中复縻谶纬。

党同护朽竹,攻弱击枯骴。文字日荄滋,编策亦鳞比。

孟荀与杨韩,先后参舆卫。择精语益详,炳炳诏来裔。

一籥节众音,八风无滥吹。方张乃遂翕,已矣更五季。

大明升殿郊,荧奎属炎彗。舂陵南标正,陕洛黄离继。

经世偶潜虚,象图合而异。举隅岂无反,仅若小星暳。

肫肫紫阳翁,敷贲了群视。在时张吕间,建学特超诣。

一鼓行无旁,八区同教肄。矧兹龙德中,美化纯渐被。

家书动盈屋,人事各康济。恭惟罔极恩,圣哲布嘉惠。

经尊道则尊,有合严庋寘。覆之以堂庭,牖户亦崇邃。

古史洎今诠,珠骈而玉缀。高名以经揭,酌原知水味。

譬如登乔岳,冈阜左右睇。草木流华滋,烟云撤纤翳。

观生老其间,面背俱盎睟。岂惟一身谋,直作数世计。

是家离石宗,遭乱藁城寄。劬书自玉峰,菑播实深穊。

子孙刈其熟,穰穰收秉穗。后来及门士,妙合若龟契。

尊闻行所知,况复躬自致。过逢诧师资,忍负筑场志。

我愿安氏堂,广作天下治。矜式表国都,弦歌行党术。

蓄诚以端蒙,达生以知类。惇典叙彝伦,三郊而五禘。

与世开隆平,吾经固无累。自微可之显,道岂不在器。

世间有形物,展转资弊弊。游谈亦何根,阁束祇自弃。

是将比镇宝,前人所数遗。手泽尚鲜新,一展一流涕。

昼诵夕思之,上帝俨临涖。作诗谂苏子,孙曾戒无替。

送叶道士归天台

元代 柳贯

北斗光中曳翠旗,五城楼观极旗旗。采山不铸黄金鼎,佩印空垂白羽衣。

石井剑花飞夜气,玉田芝草艳春晖。天台仙子应招隐,万壑梯飙看鹤归。

行界牌源道次小憩民舍

元代 柳贯

小谷疏林受数家,年芳犹有刺桐花。白云不为青山地,截断前峰两髻丫。

题寿皇御题淳熙宫画牡丹扇面二首 其一

元代 柳贯

剑南樵客写花容,院画流传号国工。春压玉阑江雨歇,綵鸾惊梦又成空。

睡馀偶题二首 其二

元代 柳贯

惜此珊瑚玦,栖之薜荔床。青山围坐密,白日放歌长。

客久违朝籍,人谁问夕郎。驾车容一驷,何必更留良。

题苏长公书曹侍中与王省副论赵元昊事

元代 柳贯

古人善观人,其孚如视龟。后是数十年,理事可逆推。

何尝爽分寸,自足制盈亏。夏童昔跳踉,势将撼边垂。

生子实不令,貌求惟有几。虎欲既逐逐,狐行亦绥绥。

于时曹侍中,中山拥旌麾。相逢輶轩使,王鬷贰三司。

谓言国若鼎,寘安毋易危。人才出试可,边患稔愆违。

消衅必思豫,恃吾有足支。西枢本兵地,举纲振其维。

迟当属之子,在子究所施。鬷虽践枢筦,夏强适斯时。

谋弱遂弗振,斥去乃其宜。亿言不幸中,国岂终莫医。

坡翁忠义人,闻之为愕眙。写寘尺纸中,示作垂世规。

流传百年后,引贯珠累累。清夜一发楮,光晶射南箕。

我观与众异,慨今谁致之。自古泰治世,守道在四夷。

滥觞起毫芒,流末诚渺瀰。猗那久不作,国蹙祚已移。

展卷怀所钦,凄风振庭枝。

自宗正府西移居尚食局后杂书二首 其二

元代 柳贯

未明车马省门开,面面风霜一寸埃。借得小窗容我懒,五更高枕听春雷。

谢无疑将归延平留诗为别次韵二首 其一

元代 柳贯

裘葛亦何事,为人司暑寒。微哉一封垤,欲等嵩华看。

如将射变率,未免噎废餐。我贫不自遂,早知行路难。

邂逅与君别,好怀讵能安。为语南飞鸿,雪迹何时漫?

袁伯长侍讲伯生伯庸二待制同赴北都却还夜宿联句归以示予次韵效体 ...

元代 柳贯

杜诗诧蜀险,高有石匮阁。安知居庸口,可掠太白脚。

马行已崇巅,鸟度尚层壑。林蹊旷迷辙,崖井荒留幕。

俯疑日沈车,阒若风鼓橐。玄云倏扬旟,朱霞粲涂鞟。

数驿程匪赊,袭裘寒更薄。客魂逢酒销,鬼胆因诗愕。

蟠木将为容,胡绳未宜索。严召戒晨趋,澄旻际秋廓。

紫微晶焕烂,瀚海气冥漠。腰无两鞬属,道有五丁凿。

弭辔谁所援,还衡犹屡错。小息树吟旌,争先厉词锷。

非开石首筵,似听郾城柝。巨敌无前勍,偏师当后却。

中秋待月不见却怀鲁子翚学士时留城

元代 柳贯

婺女城头柝乱鸣,二更起坐听江声。为渠满月当圆景,奈此浮云点太清。

蓬鬓羞明寒烬落,桂花养魄嫩寒生。去年官烛风帘夜,对酒人今在玉京。

送南竺澄讲主校经后却还杭州

元代 柳贯

鹿苑开鸿妙,龙宫閟象玄。间关来几译,披发露双诠。

梵学传皆正,华文润乃全。义深含窈眇,道广极渊泉。

论自诸师造,言因半偈宣。何曾离性相,间亦示机权。

述钞心同悟,分科绪各牵。函盛方秩秩,枣剥益绵绵。

剞劂宁无舛,研磨或更偏。遂令迷亥豕,不复辨夔蚿。

佛耀昌龄启,皇明正昼悬。五城银色界,三殿宝花筵。

重见弘经日,如逢出震年。诏徵皆宿德,御讲尽真筌。

此士孤山隐,前身华顶眠。野云生静慧,江月湛空圆。

天上青猊座,人间白马u。微君能引重,于世孰昭先。

晦魄风帘烛,顽阴雪屋毡。声将为律吕,眼岂混朱铅。

疑句多多證,芜辞一一镌。法珠终照乘,宗镜已当铨。

焕烂金泥字,牵联玉简编。指河符圣历,穿石毕僧缘。

竣事才敷奏,疏荣亟劳还。万回袍锦丽,大觉钵盂鲜。

尚食来珍供,司农辍禁钱。庞恩流濊濊,鹢影去翩翩。

昨梦宁非蝶,迟归误信鹃。望京犹绿树,入寺始红莲。

雨外排千耦,烟中听两舷。屦盈南竺户,棹集北湖船。

岩观应增耸,川容若载蠲。应求随燥湿,钻仰喻高坚。

夏忏朝朝礼,秋灯夜夜然。固知融至理,直可寄单传。

客袂难为别,朝簪未放捐。爱閒思结社,食力待治田。

苦笑昌黎戆,深怀惠远贤。献花凭一咏,安有笔如椽。

次韵奉答德机冬日见寄

元代 柳贯

雪满千山云满溪,半竿寒日稍平西。东风不为年芳地,错莫江梅吐未齐。

滦水秋风词三首 其三

元代 柳贯

西风初吹白海水,落日正见黑山云。旃庐小泊成部署,沙马野驼连数群。

游五泄山四首 其一

元代 柳贯

神斧谁初凿涧磻,拓开地险出天悭。湫潭隐奥龙非畜,木石阴森鬼所寰。

劫火尘空遗井臼,枯禅骨冷堕榛菅。如何大法临标季,不放摩尼照此山。

题金显宗墨竹

元代 柳贯

海润星辉大定年,生绡笔笔写苍烟。若为梦里筼筜谷,直到洋州雪筏边。

登徐州城上黄楼北望河流作

元代 柳贯

高楼背水压奔冲,影动云虹落水中。土色从黄宜制胜,河声触险听分洪。

却思沈璧千年日,欲问乘槎八月风。汴泗交流平似席,南行北播本同功。

宗忠简公画像为公外曾孙叶深道作

元代 柳贯

近古社稷臣,生世常不数。不能半五百,继见已超卓。

炎运昔中否,兵氛缠大角。掩旆薄日黄,张弧北风恶。

起公滏阳节,仗以障河朔。恳恳存赵忠,愤极涕横落。

扶义亟西征,敌忾为小却。佐兴灵武功,受任留官钥。

主辱臣则何,国势滋以削。回銮累十疏,言谆听殊藐。

一死不贷公,百壬吁可怍。企公如列星,宵光仰昭灼。

几叶外曾孙,传世《春秋》学。手图起予观,言自崇勋阁。

士雅虽则休,随会尚堪作。蹙国今更非,云飞天一握。

谁能挽江汉?为公洗河洛。

次韵伯庸待制上京寓直书事四首因以为寄 其三

元代 柳贯

乌桓落日稍沈西,南极青山女堞低。马谷夏泉经雨涨,龙堆秋草拂云齐。

一函祠检将升玉,万里丸封不用泥。儤直夜凉谈往事,乘车犹欲避鸡栖。

松雪老人临王晋卿烟江叠嶂图歌

元代 柳贯

君不见帝婿王家宝绘堂,山川发墨开洪荒。重江叠嶂诗作画,东坡留题云锦光。

又不见后身松雪斋中叟,伸纸临摹笔锋走。楼台缥缈出林坳,芦苇萧骚藏泽薮。

白云飞不尽青冥,百丈牵江入樊口。墨花照几射我眸,我为搴芳歌远游。

胸中是物有元气,世上何所无沧洲。我疑此叟犹未化,瞬息御气行九州。

五山四溟一觞豆,琐细弗遗囊楮收。故能援毫发天藻,不与俗工争丑好。

楚山云归楚水流,万里秋光如电扫。拈来关董散花禅,别出曹刘斲轮巧。

披图我作如是观,毛颖陶泓共闻道。呜呼相马亦相人,驽骀岂得同翔麟。

舍夫毛骨论形似,如此鉴赏焉能真。后来有问延祐脚,意索举似吾方歅。

柳贯

柳贯

柳贯(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字道传,婺州浦江人,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122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