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青春

青春

唐代 韩偓

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终拟约秦楼。
光阴负我难相遇,情绪牵人不自由。
遥夜定嫌香蔽膝,闷时应弄玉搔头。
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

韩偓青春译文

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终拟约秦楼。
两个人心意相通,最终也没有断了情思,私下里约定在闺房相见。
光阴负我难相遇,情绪牵人不自由。
可是造化弄人我们没有相遇,心情不自觉地忧郁起来。
遥夜定嫌香蔽膝,闷时应弄玉搔头。
在漫长的夜晚里,肯定对蔽膝的香气不满,烦闷的时候只该拨弄头上的玉簪。
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
樱桃树上的花谢了的时候梨花又开了,这个时节两个人各自肝肠寸断,无处排解。

韩偓青春注释

眼意心期:形容双方愿望一致,精神互相沟通。
卒:终了。
秦楼:指代烟花之地,但在诗词中一般指良家女子的闺楼。
遥夜:长夜。
嫌:不满。
蔽膝:围于衣服前面的大巾,用以蔽护膝盖。
玉搔头:即玉簪。

诗人韩偓的古诗

边上看猎赠元戎

唐代 韩偓

绣帘临晓觉新霜,便遣移厨较猎场。燕卒铁衣围汉相,
鲁儒戎服从梁王。搜山闪闪旗头远,出树斑斑豹尾长。
赞获一声连朔漠,贺杯环骑舞优倡。军回野静秋天白,
角怨城遥晚照黄。红袖拥门持烛炬,解劳今夜宴华堂。

幽独

唐代 韩偓

幽独起侵晨,山莺啼更早。门巷掩萧条,落花满芳草。
烟和魂共远,春与人同老。默默又依依,凄然此怀抱。

湖南绝少含桃偶有人以新摘者见惠感事伤怀因成四韵

唐代 韩偓

时节虽同气候殊,不积堪荐寝园无。合充凤食留三岛,
谁许莺偷过五湖。苦笋恐难同象匕,酪浆无复莹玭珠。
金銮岁岁长宣赐,忍泪看天忆帝都。

三忆

唐代 韩偓

忆眠时,春梦困腾腾。展转不能起,玉钗垂枕棱。
忆行时,背手挼金雀。敛笑慢回头,步转阑干角。
忆去时,向月迟迟行。强语戏同伴,图郎闻笑声。

安贫

唐代 韩偓

手风慵展一行书,眼暗休寻九局图。
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卢。
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
举世可能无默识,未知谁拟试齐竽。

见别离者因赠之

唐代 韩偓

征人草草尽戎装,征马萧萧立路傍。尊酒阑珊将远别,
秋山迤逦更斜阳。白髭兄弟中年后,瘴海程途万里长。
曾向天涯怀此恨,见君呜咽更凄凉。

天鉴

唐代 韩偓

何劳谄笑学趋时,务实清修胜用机。猛虎十年摇尾立,
苍鹰一旦醒心飞。神依正道终潜卫,天鉴衷肠竞不违。
事历艰难人始重,九层成后喜从微。

喜凉

唐代 韩偓

炉炭烧人百疾生,凤狂龙躁减心情。四山毒瘴乾坤浊,
一簟凉风世界清。楚调忽惊凄玉柱,汉宫应已湿金茎。
豪强顿息蛙唇吻,爽利重新鹘眼睛。稳想海槎朝犯斗,
健思胡马夜翻营。东南亦是中华分,蒸郁相凌太不平。

晓日

唐代 韩偓

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
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

赠易卜崔江处士(袁州)

唐代 韩偓

白首穷经通秘义,青山养老度危时。门传组绶身能退,
家学渔樵迹更奇。四海尽闻龟策妙,九霄堪叹鹤书迟。
壶中日月将何用,借与闲人试一窥。

荐福寺讲筵偶见又别(一作别后)

唐代 韩偓

见时浓日午,别处暮钟残。景色疑春尽,襟怀似酒阑。
两情含眷恋,一饷致辛酸。夜静长廊下,难寻屐齿看。

甲子岁夏五月自长沙抵醴陵贵就深僻以便疏慵…聊寄知心

唐代 韩偓

职在内庭宫阙下,厅前皆种紫微花。眼明忽傍渔家见,
魂断方惊魏阙赊。浅色晕成宫里锦,浓香染著洞中霞。
此行若遇支机石,又被君平验海槎。

江楼二首

唐代 韩偓

梦啼呜咽觉无语,杳杳微微望烟浦。
楼空客散燕交飞,江静帆飞日亭午。
ok鱼苦笋香味新,杨柳酒旗三月春。
风光百计牵人老,争奈多情是病身。

赠孙仁本尊师(在袁州)

唐代 韩偓

齿如冰雪发如黳,几百年来醉似泥。
不共世人争得失,卧床前有上天梯。

重游曲江

唐代 韩偓

追寻前事立江汀,渔者应闻太息声。避客野鸥如有感,
损花微雪似无情。疏林自觉长堤在,春水空连古岸平。
惆怅引人还到夜,鞭鞘风冷柳烟轻。

草书屏风

唐代 韩偓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怪多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复偶见三绝

唐代 韩偓

雾为襟袖玉为冠,半似羞人半忍寒。
别易会难长自叹,转身应把泪珠弹。
桃花脸薄难藏泪,柳叶眉长易觉愁。
密迹未成当面笑,几回抬眼又低头。
半身映竹轻闻语,一手揭帘微转头。
此意别人应未觉,不胜情绪两风流。

火蛾

唐代 韩偓

阳光不照临,积阴生此类。非无惜死心,奈有灭明意。
妆穿粉焰焦,翅扑兰膏沸。为尔一伤嗟,自弃非天弃。

蹋青

唐代 韩偓

蹋青会散欲归时,金车久立频催上。
收裙整髻故迟迟,两点深心各惆怅。

咏手

唐代 韩偓

腕白肤红玉笋芽,调琴抽线露尖斜。背人细撚垂胭鬓。
向镜轻匀衬脸霞。怅望昔逢褰绣幔,依稀曾见托金车。
后园笑向同行道,摘得蘼芜又折花。
韩偓

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24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