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深院

深院

唐代 韩偓

鹅儿唼啑栀黄觜,凤子轻盈腻粉腰。
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

韩偓深院译文

鹅儿唼啑栀黄觜,凤子轻盈腻粉腰。
小鹅儿张开栀子一般的黄嘴巴发出吃食声,凤蝶扭动粉色的细腰在空中飞舞轻盈。
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
院子因为主人拉下窗帘睡眠而变得更清静,红色的蔷薇和碧绿的芭蕉叶相互衬映。

韩偓深院注释

注释
鹅儿:指鹅雏。唼喋(shà zhá):形容鱼或水鸟吃食的声,也指鱼或水鸟吃食。栀黄:栀子一般的黄色。
凤子:粉蝶的爱称。 轻盈:这里指粉蝶轻盈飞舞。
下帘:放下遮日的软帘。 昼寝:白天睡觉,这里指午睡。

韩偓深院鉴赏

“深院”之“深”,似乎不仅是个空间的观念,而且攸关环境气氛。一般说,要幽才能“深”,但诗人笔下却给读者展示了一幅闹春的小景:庭院内,黄嘴的鹅雏在呷水嬉戏,美丽的蛱蝶在空中飞舞,红色的蔷薇花与绿色的芭蕉叶交相辉映。作者运用“栀黄”、“腻粉”、“红”、“碧”一连串颜色字,其色彩之繁丽,为盛唐诗作中所罕见。“栀黄”(栀子提炼出的黄色)比“黄”在辨色上更加具体,“腻粉”比“白”则更能传达一种色感(腻)。这种对形相、色彩更细腻的体味和表现,正是韩诗一种特色。诗中遣词用字的工妙不止于此。用两个带“儿”、“子”的缀化词:“鹅儿”(不说鹅雏)、“凤子”(不说蛱蝶),比这些生物普通的名称更带亲切的情感色彩,显示出小生命的可爱。“唼喋”(shà zhá煞扎)、“轻盈”一双迭韵字,不但有调声作用,而且兼有象声与形容的功用。于鹅儿写其“嘴”,则其呷水之声可闻;于蛱蝶写其“腰”,则其翩跹舞姿如见。末句则将“红蔷薇”与“碧芭蕉”并置,无“映”字而有“映”意。(一本径作“红蔷薇映碧芭蕉”,则点明矣。)凡此种种,足见诗人配色选声、铸词造句的匠心。
看到这样一幅禽虫花卉各得自在的妙景,真不禁要问一声:“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苏轼《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了。但这境中不是真个“无人”,“深院下帘人昼寝”,人是有的,只不过未曾露面罢了。而正因为“下帘人昼寝”,才有这样鹅儿自在、蛱蝶不惊、花卉若能解语的境界。它看起来是“无我之境”,但每字每句都带有诗人的感情色彩,表现出他对这眼前景物的热爱。同时,景物的热闹、色彩的浓烈,恰恰反衬出庭院的幽静冷落来。而这,才是此诗经得起反复玩味的奥妙之所在。
这种热烈的外观掩饰不住内在的冷落的境界,反映出封建社会的衰落时代中知识分子的典型的心境。韩偓在唐末是一个有气节操守的人,以不肯附“逆”而遭忌,在那种“桃源望断无寻处”的乱世,这样的“深院”似乎也不失为一个逋逃薮。读者不当只看到那美艳而平和的景致,还要看到一颗并不平和的心。那“昼寝”的人大约是中酒而卧吧。也许,晏殊《踏莎行》的后半阕恰好是此诗的续境:“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韩偓深院赏析

前两句中,诗人描绘庭院内黄嘴的雏鹅在呷水嬉戏,美丽的蛱蝶在空中飞舞。诗人运用“栀黄”、“腻粉”、“红”、“碧”一连串颜色字,色彩繁丽,实为罕见。“栀黄”比“黄”在辨色上更加具体,“腻粉”比“白”则更能传达一种色感。“鹅儿”、“凤子”比这些生物普通的名称更带亲切的情感色彩,显示出小生命的可爱。“唼喋”、“轻盈”一双迭韵字,不但有调声作用,而且兼有象声与形容的功用。写鹅儿其“嘴”,则其呷水之声可闻;写蛱蝶其“腰”,则其翩跹舞姿如见。
“深院下帘人昼寝”一句中的“昼寝”,大约是诗人酒后而卧。而正因为“下帘人昼寝”,才有这样鹅儿自在、蛱蝶不惊、花卉若能解语的境界。它看起来是“无我之境”,但每字每句都带有诗人的感情色彩,表现出诗人对这眼前景物的热爱。
末句则将“红蔷薇”与“碧芭蕉”并置,无“映”字而有“映”意。一句“红蔷薇映碧芭蕉”则将“映”意点明,足见诗人配色选声、铸词造句的匠心。
全诗中景物的热闹、色彩的浓烈,恰恰反衬出庭院的幽静冷落来。这种热烈的外观掩饰不住内在的冷落的境界,反映出封建社会的衰落时代中知识分子的典型的心境。读者不能只看到那美艳而平和的景致,还要看到一颗并不平和的心。也许,晏殊《踏莎行》的后半阕恰好是此诗的续境:“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诗人韩偓的古诗

早发蓝关

唐代 韩偓

关门愁立候鸡鸣,搜景驰魂入杳冥。云外日随千里雁。
山根霜共一潭星。路盘暂见樵人火,栈转时闻驿使铃。
自问辛勤缘底事,半年驱马傍长亭。

信笔

唐代 韩偓

睡髻休频拢,春眉忍更长。整钗栀子重,泛酒菊花香。
绣叠昏金色,罗揉损砑光。有时闲弄笔,亦画两鸳鸯。

意绪

唐代 韩偓

绝代佳人何寂寞,梨花未发梅花落。东风吹雨入西园,
银线千条度虚阁。脸粉难匀蜀酒浓,口脂易印吴绫薄。
娇饶意态不胜羞,愿倚郎肩永相著。

春闷偶成十二韵

唐代 韩偓

阡陌悬云壤,阑畦隔艾芝。路遥行雨懒,河阔过桥迟。
雁足应难达,狐踪浪得疑。谢鲲吟未废,张硕梦堪思。
有意通情处,无言拢鬓时。格高归敛笑,歌怨在颦眉。
醉后金蝉重,欢馀玉燕欹。素姿凌白柰,圆颊诮红梨。
粉字题花笔,香笺咏柳诗。绣窗携手约,芳草蹋青期。
别泪开泉脉,春愁罥藕丝。相思不相信,幽恨更谁知。

醉著

唐代 韩偓

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
渔翁醉著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

秋霖夜忆家(随驾在凤翔府)

唐代 韩偓

垂老何时见弟兄,背灯愁泣到天明。
不知短发能多少,一滴秋霖白一茎。

南安寓止

唐代 韩偓

此地三年偶寄家,枳篱茅厂共桑麻。蝶矜翅暖徐窥草,
蜂倚身轻凝看花。天近函关屯瑞气,水侵吴甸浸晴霞。
岂知卜肆严夫子,潜指星机认海槎。

隰州新驿

唐代 韩偓

盛德已图形,胡为忽构兵。燎原虽自及,诛乱不无名。
掷鼠须防误,连鸡莫惮惊。本期将系虏,末策但婴城。
肘腋人情变,朝廷物论生。果闻荒谷缢,旋睹藁街烹。
帝怒今方息,时危喜暂清。始终俱以此,天意甚分明。

代小玉家为蕃骑所虏后寄故集贤裴公相国

唐代 韩偓

动天金鼓逼神州,惜别无心学坠楼。不得回眸辞傅粉,
便须含泪对残秋。折钗伴妾埋青冢,半镜随郎葬杜邮。
唯有此宵魂梦里,殷勤见觅凤池头。

吴郡怀古

唐代 韩偓

主暗臣忠枉就刑,遂教强国醉中倾。人亡建业空城在,
花落西江春水平。万古壮夫犹抱恨,至今词客尽伤情。
徒劳铁锁长千尺,不觉楼船下晋兵。

春阴独酌寄同年虞部李郎中(在湖南)

唐代 韩偓

春阴漠漠土脉润,春寒微微风意和。闲嗤入甲奔竞态,
醉唱落调渔樵歌。诗道揣量疑可进,宦情刓缺转无多。
酒酣狂兴依然在,其奈千茎鬓雪何。

访隐者遇沈醉书其门而归

唐代 韩偓

晓入江村觅钓翁,钓翁沈醉酒缸空。
夜来风起闲花落,狼藉柴门鸟径中。

青春

唐代 韩偓

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终拟约秦楼。
光阴负我难相遇,情绪牵人不自由。
遥夜定嫌香蔽膝,闷时应弄玉搔头。
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

火蛾

唐代 韩偓

阳光不照临,积阴生此类。非无惜死心,奈有灭明意。
妆穿粉焰焦,翅扑兰膏沸。为尔一伤嗟,自弃非天弃。

送人弃官入道

唐代 韩偓

仙李浓阴润,皇枝密叶敷。俊才轻折桂,捷径取纡朱。
断绁三清路,扬鞭五达衢。侧身期破的,缩手待呼卢。
社稷俄如缀,雄豪讵守株。忸怩非壮志,摆脱是良图。
尘土留难住,缨緌弃若无。冥心归大道,回首笑吾徒。
酒律应难忘,诗魔未肯徂。他年如拔宅,为我指清都。

秋深闲兴

唐代 韩偓

此心兼笑野云忙,甘得贫闲味甚长。病起乍尝新橘柚,
秋深初换旧衣裳。晴来喜鹊无穷语,雨后寒花特地香。
把钓覆棋兼举白,不离名教可颠狂。

朝退书怀

唐代 韩偓

鹤帔星冠羽客装,寝楼西畔坐书堂。山禽养久知人唤,
窗竹芟多漏月光。粉壁不题新拙恶,小屏唯录古篇章。
孜孜莫患劳心力,富国安民理道长。

多情(庚午年在桃林场作)

唐代 韩偓

天遣多情不自持,多情兼与病相宜。蜂偷野蜜初尝处,
莺病含桃欲咽时。酒荡襟怀微駊騀,春牵情绪更融怡。
水香剩置金盆里,琼树长须浸一枝。

十月七日早起作时气疾初愈

唐代 韩偓

疾愈身轻觉数通,山无岚瘴海无风。
阳精欲出阴精落,天地包含紫气中。

锡宴日作

唐代 韩偓

玉衔花马蹋香街,诏遣追欢绮席开。中使押从天上去,
外人知自日边来。臣心净比漪涟水,圣泽深于潋滟杯。
才有异恩颁稷契,已将优礼及邹枚。清商适向梨园降,
妙妓新行峡雨回。不敢通宵离禁直,晚乘残醉入银台。
韩偓

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24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