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书越州能仁寺壁

书越州能仁寺壁

宋代 刘过

流光转眼一飞梭,如此头颅奈老何。
狼藉落花春不管,竹鸡啼处雨声多。

诗人刘过的古诗

江城子·淡香幽艳露华浓

宋代 刘过

淡香幽艳露华浓。晚妆慵。略匀红。春困恹恹,□□鬓云松。早是自来莲步小,新样子,为谁弓。画堂西畔曲栏东。醉醒中。苦匆匆。卷上珠帘,依旧半床空。香炧满炉人未寝,花弄月,竹摇风。

多景楼醉歌

宋代 刘过

君不见七十二子从夫子,儒雅强半鲁国士。
二十八宿佐中兴,英雄多是僰阳人。
丈夫生有四方志,东欲入海西入秦。
安能龌龊守一隅,白头章句浙与闽。
醉游太白呼峨岷,奇材剑客结楚荆。
不随举子纸上学六韬,不学腐儒穿鉴注五经。
天长路远何时到,侧身望兮涕沾巾。

襄阳雪中寄江西诸友

宋代 刘过

雨涩风悭夜向阑,粉花飘扑客衣单。功名有分平吴易,贫贱无闻访戴难。

懒逐银杯行处马,静思玉鉴舞时鸾。诗成咫尺谁堪寄,当与邦人醉底看。

游清潭吕资益蟠谷绝·谷庵

宋代 刘过

穹庐架屋石崚嶒,香火西风只一僧。
日晚课经犹未了,闭门先点佛前灯。

沁园春·斗酒旨肩

宋代 刘过

寄辛承旨。时承旨招,不赴。

斗酒旨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白云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代吴守与赵侯为寿

宋代 刘过

地蟠江汉节岿然,劲气扶舆几倍年。
白玉丹砂浩无数,夜光随处见山川。

送金陵胡抚干仲芳

宋代 刘过

故家凋丧后,初识澹庵孙。
玉树明庭角,冰澌吐话言。
荆州得上幕。楚壤带中原。
多欲附舟去,白鱼朱橘繁。

登旷轩

宋代 刘过

去春曾与客,携手过桥来。
寺阴松极美,坞深桃不开。
红尘万里去,白首一年回。
净洗旷轩眼,雪天间看梅。

贺新郎·弹铗西来路

宋代 刘过

弹铗西来路。记匆匆、经行十日,几番风雨。梦里寻秋秋不见,秋在平芜远树。雁信落、家山何处?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如许。留不住、少年去。
男儿事业无凭据。记当年、悲歌击楫,酒酣箕踞。腰下光芒三尺剑,时解挑灯夜语。谁更识、此时情绪?唤起杜陵风月手,写江东渭北相思句。歌此恨,慰羁旅。

挽苏吏部

宋代 刘过

奕世徵文献,逢时仕学优。
爱遗边郡在,官止外郎休。
月黑新茔夜,溪横旧隐秋。
从游老宾客,欲替二孤愁。

上袁文昌 其五

宋代 刘过

已办行都欲去船,个中因得少船连。长安在望空悲日,刺史谁知别有天。

鼓吹后车喧水际,旌旗前骑簇花边。书生不愿悬金印,只觅扬州骑鹤钱。

发舟

宋代 刘过

宝气亭前首问途,清飚日日送籧篨。
丹枫无处不愁客,白路有情如导吾。
青竹间垂任子钓,紫鳞时掣季鹰鱼。
烟波渺渺江天晚,水宿又听溪乌呼。

沁园春(送辛幼安弟赴桂林官)

宋代 刘过

天下稼轩,文章有弟,看来未迟。有三齐盗起,两河民散,势倾似土,国泛如杯。猛士云飞,狂胡灰灭,机会之来人共知。何为者,望桂林西去,一骑星驰。
离筵不用多悲唤红袖佳人分藕丝。种黄柑千户,梅花万里,等闲游戏,毕竟男儿。入幕来南,筹边如北,翻覆手高来去棋。公余且,画玉簪珠履,倩米元晖。

八声甘州(送湖北招抚吴猎)

宋代 刘过

问紫岩去后汉公卿,不知几貂蝉。谁能借留侯_,著祖生鞭。依旧尘沙万里,河洛染腥_。谁识道山客,衣钵曾传。
共记玉堂对策,欲先明大义,次第筹边。况重湖八桂,袖手已多年。望中原驱驰去也,拥十州、牙纛正翩翩。春风早,看东南王气,飞绕星躔。

游古山

宋代 刘过

信步作幽讨,有庵如此深。
佛灯明老屋,秋日淡疏林。
柏树祖师意,松揪老子心。
十年弃坟墓,洒泪一悲吟。

再游仪真呈张使君

宋代 刘过

江淮冠盖闹如林,求一己知何林寻。
风月欲谈嫌许事,山川不险似人心。
使君德量发天远,举子科名自陆沉。
秋气未悲先泪下,黄花虽好不曾簪。

招义铭育王见佛照

宋代 刘过

豪杰书生懒散仙,小庵藏迹得安间。
禅曾勘破诸公去,诗在推敲一字间。
夜雨滴残梧叶老,夕阳行处水花悭。
买舟便欲乘风去,孤绝同游海鸟山。

赠永嘉张相士

宋代 刘过

青城游遍蜀中山,归看公卿饱已谙。
杰惊稍能儿德祖,举亡何阙百曹参,
诸公富贵纸上语,满座风雷终日淡。
我似北人君记取,偶然留滞在东南。

题雁汊峰东林寺

宋代 刘过

雁汊泊船去,岩头间访僧。
故人留少驻,俗子见何曾。
佛屋警天柱,心光续命灯。
任渠狂到死,吾老慢腾腾。

西江月(武昌妓徐楚楚号问月索题)

宋代 刘过

楼上佳人楚楚,天边皓月徐徐。呼童忙为卷暇须。试问中情几句。
圆少却因底事,缺多毕竟何如。嫦娥无语谩踌躇。飞过画栏西去。
刘过

刘过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27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