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喜雨寄夏允中五绝 其三

喜雨寄夏允中五绝 其三

明代 刘基

涣汗如蒸被体流,日高强起倦梳头。多情一夜千山雨,消尽人间万斛愁。

诗人刘基的古诗

咏史二十一首 其十

明代 刘基

田横不事汉,刎颈送咸阳。二客颈穿冢,岛中皆自戕。

虽非中庸道,要亦有耿光。英雄久沦没,世俗但炎凉。

嗟嗟翟廷尉,慷慨令人伤。

杂诗四十首 其三十四

明代 刘基

二仪播元气,昼夜靡停机。有生夜有死,化工亦何私。

彼狂牵所欲,冥行失康逵。无航思利涉,发此百祸机。

贼人还自贼,扰扰竟何为。

杂诗四十首 其二十四

明代 刘基

天风触万窍,小大皆有声。律吕与悬匏,嘈嘈同一鸣。

人情有所钟,声气为之使。无知而强聒,则亦悬匏耳。

塞姑 其二

明代 刘基

肠断龙沙信不通,梦中长恒醒时空。夜来忽得揄关报,知忆传闻是梦中。

杂诗四十首 其十五

明代 刘基

阴崖有乔树,乾鹊巢其颠。朝食叶上露,暮食叶下蝉。

巢成长众雏,鸣飞一何嬛。但愿本根固,风雨得安眠。

如何就摇落,而不抱悁悁。

浣纱女 其二

明代 刘基

卧薪终夜泣孤臣,落月飞霜几度春。能使姑苏聚麋鹿,谁知却是浣纱人。

杂诗四十首 其三十二

明代 刘基

英英木槿花,振振蜉蝣羽。乘彼三秋露,及此六月雨。

容好能几时,生成亦良苦。十年搆阿房,一日化为土。

染须作童颜,于身竟何补。不如顺天命,保己良多祜。

癸巳正月在杭州作四首 其二

明代 刘基

江城阴气凝,积雨春凄凉。出门何所见,但见瓦砾场。

新庐各有主,店舍亦巳张。市人半荷戈,使客尽戎装。

回首旧游地,惨淡寒烟黄。怅焉念所思,恻怆心中伤。

二月二十三日自黄冈还杭途中作

明代 刘基

日照江边春树林,繁花乱叶感人心。花间蛱蝶漫多事,叶底杜鹃非好音。

举目山川成皓首,侧身天地一沾襟。解忧惟有尊中酒,疾病年来巳厌斟。

江南弄七首 其三

明代 刘基

湖波澄明日色鲜,画鹢相随出鲜莲,娇红曼绿斗春妍。

斗春妍,倚徘徊,今朝花尽且归去,明日更有新花开。

感怀(二首)

明代 刘基

其 一
驱车出门去,四顾不见人。
回风卷落叶,翊翊带沙尘。
平原旷千里,莽莽尽荆槿。
繁华能几何?憔悴及兹辰。
所以芳桂枝,不争桃李春。
云林耿幽独,霜雪空相亲。

其 二
槁叶寒槭槭,罗帐秋风生。
凄凄侯虫鸣,呖呖宾鸿惊。
美人抱瑶瑟,仰视河汉明。
丝桐岂殊音,古调非今生。
沉思空幽寂,岁月已徂征。

旅兴 其十九

明代 刘基

江上秋风急,天寒雁南归。客子眷长途,中心一何悲。

顾瞻望四方,有怀当告谁。霜露日夜零,百卉厌其枝。

衰谢不待期,荣盛安可追。太息复太息,怆悢涕沾衣。

旅兴 其四十七

明代 刘基

浮云西北起,飞雨东南去。微微若轻烟,霭霭如薄雾。

卧疾少出门,不知春巳暮。芳年复几何,冉冉征鸟度。

花落有再开,水流无回注。坐念入杳冥,明月在高树。

感怀三十一首 其二十五

明代 刘基

白璧閟顽矿,沦晦同泥沙。朽壤生夜光,见者咸惊嗟。

君子分寂寞,小人互矜誇。枯瘁若秋蓬,鲜艳如春华。

狂风忽簸荡,飘落归谁家。

绝句九首 其六

明代 刘基

淮水东边旧六朝,琼楼翠馆白云销。于今只有垂杨柳,犹似当时舞细腰。

紫虚周道士还俗多年而贫老如故元帅石末公怜其无依复令归观就养

明代 刘基

白鹤栖青松,愿与人世违。松高风露寒,却向人间飞。

江湖无稻粱,岁莫将畴依。稽首浮丘公,涕泪洒毛衣。

浮丘怜老鹤,解悟既往非。浴以丹池泉,照以若木晖。

翛然骨髓清,还向青松归。松叶烟茸茸,松华雾菲菲。

可栖复可食,其乐天下稀。如何从雁骛,喋呻图身肥。

山鹧鸪 其四

明代 刘基

黄茅垄上雨和泥,苦竹冈头日色低。自是行人行不得,莫教空恨鹧鸪啼。

秋日即事 其九

明代 刘基

挂壁青釭照不眠,相看到此亦堪怜。露寒霜重残萤尽,肠断秋风忆往年。

自都回至通州寄普达世理原理二首 其二

明代 刘基

西风吹青冥,征鸿暮萧萧。一辞都门去,便觉京国遥。

轻霜入秋鬓,落英罄寒条。念我且哖友,高谊薄九霄。

恨我处遐远,不得陪晨朝。绵绵久要心,万里匪为辽。

鳣鲂赴清渊,孔翠依兰苕。飞潜各有适,分得无外徼。

伫立望阊阖,倾耳聆箫韶。

旅兴 其十

明代 刘基

雨来群山暗,雨过群山明。山明猿鸟喜,山暗猿鸟惊。

岁暮阴风起,白日西南倾。寒蝉枝上号,阜螽草閒鸣。

人生非草木,能无感中情。

刘基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 47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