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六十七
塘汛闻鸡促晓行,一江风雨片帆轻。先生莫笑匆匆色,不是区区为显荣。
新雨
人日初临鹿岛东,五更钟后雨濛濛。乍闻点滴随朝霭,渐觉霏微逐晓风。
庭院香生梅馥馥,田畴青润麦芃芃。从兹蓑笠勤耕作,会见西成岁屡丰。
赠泰记室
论天学士自渊流,才品分明是少游。宪署延宾居上榻,澄台草檄借前筹。
新词残月垂杨岸,雅度春风杜若洲。我赏烟光饶有兴,何妨促席会南楼。
蒙阴道中纪事
畿南一早抵冬深,共仰焦劳圣主心。可幸齐东沿路雪,就中沾足是蒙阴。
题碧桃花
烟滋雨濯浅深红,石畔夭夭一雨丛。海国芳菲春不管,碧桃花嫁鲤鱼风。
即事偶成二律 其二
饱啖槟榔未是贫,无分妍丑尽朱唇。颇嫌水族名新妇,却爱山蕉号美人。
剧演南腔声调涩,星移北斗女牛真。生憎负贩犹罗绮,何术民风使大淳。
十月二十三日庄副使相邀赏菊次范侍御韵
雅集澄台最上头,小春忽睹万枝秋。满丛佳色含朱槛,盈把繁英计酒筹。
香满更宜邀客赏,露浓不用替花愁。饮中剩有陶家味,争忍樽前早罢休。
乙丑1745立春 其二
葭管灰旋万象新,东风吹彻海天春。会须遍播阳和意,岛屿民皆击壤民。
题张司马七夕乘槎图 其二
海国茫茫水拍天,灵槎安稳御风烟。君家惯犯支机石,好挽银河润野田。
过新泰县羊流驿怀古
裘带翩翩羽檄时,风流儒将大名垂。残碑犹是寻常事,仇敌倾心是我师。
正月五日书所见
陇麦蕃滋细雨中,尘沙贴地任东风。马蹄才踏江南路,风景烟光便不同。
倒挂鸟
美质天然著绿衣,来从吕宋见应稀。啄馀丹嘴慵无语,锁向金笼困不飞。
中立羞随凡鸟列,倒垂却与众生违。细推物理诚难解,欲起张华问化机。
赪桐花限龙字
枝柔叶厚碧痕浓,色艳还看花发重。朱萼临风迷紫蝶,丹须和露抱黄蜂。
剪残红锦枝头见,敲碎珊瑚月下逢。好是年年誇竞渡,鲜妍如火映鱼龙。
梦中次春云亭韵
飞阁层楼照眼明,回廊禅室诵经声。松阴幢影覆台殿,枝上野禽时一鸣。
初抵台湾柬书都谏
茫无涯涘海天春,篷转云飞辨春真。綵鹢乘风穿雁屿,绣衣衔命跨鲲身。
番黎乐享承平久,士女欢迎气象新。万里故人初把臂,相看先问近诗频。
晓发桃源道中口占
连朝不断雨丝丝,云锁前村老树枝。水浸征衣身易冷,泥深古道马难驰。
江南已慰三农望,山左应无一路饥。但愿居民歌大有,何妨行客暂迟迟。
吊五妃墓
东风骀荡天气清,载驰骢马春清行。刺桐花底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峥嵘。
路旁老人为余泣,当年一线存前明。天兵既克澎湖岛,维时台海五烈皆捐生。
至今坏土都无恙,谁为守护劳山精。云封马鬣连衰草,四围怪石争纵横。
时闻鬼母悲啼苦,想见仙娥笑语声。岁岁里民寒食节,椒浆频奠陈香羹。
满目荒凉已感叹,更听此语尤伤情。有明岁晚多节义,樵夫渔父甘遭烹。
岛屿最后昭英烈,顽廉懦立蛮妇贞。田横从死五百皆壮士,吁嗟乎,五妃巾帼真堪旌。
鮡鱼
无鳞隐见绿苔斑,额上双眸月两环。掉尾居然行地上,潜身不肯入波间。
烹来羹脍争誇美,捕向淤泥未觉艰。海外虫鱼皆有异,他年归去纪南蛮。
乾隆九年1744元日于泰安州崔家庄驿望阙拜贺恭 ...
茅檐北向拜丹枫,香案炉烟篆晓风。礼毕凭高一瞻仰,帝都遥在五云中。
桐江纪事
入春终日雨随风,一路江南抵浙东。两岸乍添三丈水,田畴多半浪花中。
武林下里谣
漏天自腊抵新正,傍岸田园碧水平。官长祇嫌行路滑,不来天竺一祈晴。
六十七
满洲人,字居鲁。由中书历官给事中。曾出巡台湾。有《游外诗草》、《台阳杂咏》、《台海番社播风图考》。► 33篇诗文
蜥蜴
柬雅蔚文
题张司马七夕乘槎图 其一
乙丑1745立春
长尾三娘
戏题张司马三杯草圣图
晓发桐庐县望严先生祠堂
登澄台观海
鹿耳门汛即事
水仙花限冰字
即事偶成二律 其一
庄副使惠女贞酒赋谢
泊舟钱塘江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