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笋蕨图

题笋蕨图

元代 刘崧

西林新笋各已长,南冈蕨芽生紫芒。何人采掇欲满眼,开卷忽闻春雨香。

诗人刘崧的古诗

养牛叹

元代 刘崧

田家养牛如养子,爱惜皮毛少子箠。一冬霜雪无青草,还喂盐羹龁糠秕。

全家性命系一牛,牛肥即喜瘦即愁。木阑土屋护乾煖,出入更防人夜偷。

乱来买牛如买马,典尽春衣酬买价。寸田尺土未得耕,军来牵牛谁敢争。

拦街号哭送牛去,青草空馀旧眠处。君看新来山寨军,前日亦是耕锄人。

即今打粮不耕土,身着牛皮食牛脯。

铁十字歌

元代 刘崧

庐陵江边铁十字,不知何代何岁年。何人作之孰置此,何名何用何宛然。

形模交横出四角,三尺嵯牙偃锥槊。雨淋日炙黑色滑,土中鮀鳞见斑驳。

人言南唐竹木场所都,铸此罥硾筏与桴。一沉江中一路隅,是耶非耶焉得虞。

或云此古厌胜法,水怪奔冲赖排压。雌雄相顾走光芒,神物护呵谁畚锸。

所以往代鼓铸虔州城,此物千载为英精。舁铁过之铜乃成,精化气感理莫明。

世人往往疑根植,下触每愁风雨殛。近时暴卒破盲惑,掘地出之誇胆力。

终然弃置不敢匿,我时见之考其式,赤乌之年乃妄饰。

吾闻天生五行中,惟金可革亦可从。何不为刀为错通商工,为耜为镈利九农。

斩犀刺虎为剑锋,不然行雨极变化为蛟龙。胡独汨没在泥滓,断甓遗株等沦弃。

铜仙不来秦鐻废,坐阅兴亡一流涕。

入天河

元代 刘崧

日落狭潭风涌波,汎舟从此入天河。虚疑天上无人到,百叠青山路更多。

古诗九章赠别郑同夫 其七

元代 刘崧

秋水忽时至,百川浩漫漫。蒹葭薄晨露,芰荷激轻湍。

闻子驾方舟,咏歌以盘桓。思结君子佩,所忧无芳兰。

天高碧海远,坐恐秋霜寒。临流顾其徒,酌酒不成欢。

君行我当留,此别良独难。踟蹰岐路侧,耿耿忧恨端。

独无凌风术,从尔乘飞鸾。

古诗五章奉寄徐南卿邹致和二贤良五首 其五

元代 刘崧

峦峦山阴竹,结根广庭阿。密雪掩茂叶,微风振纤柯。

秀色正周列,繁阴亦旁罗。君子抱幽素,终然葆真和。

荧荧涧底花,靡靡园中莎。及时讵不荣,晏岁当如何。

奉和吟所翁二首 其二

元代 刘崧

林间净扫白云眠,萧散宁为外物怜。自说东华年少梦,千金歌舞看花前。

送刘海鹏之金陵三绝 其三

元代 刘崧

荷叶陂头流水声,月华霜气两凄清。自怜委翅蓬蒿底,不得相从赴远征。

题墨竹四首 其二

元代 刘崧

丛深似暗不暗,叶重欲垂未垂。向晚鹧鸪啼处,满山风雨来时。

别罗伦

元代 刘崧

日暮出九洲,相送莲塘下。林深归路黑,虎出须可怕。

双塘青松山,山近有茆舍。今夜鹧鸪啼,思君山月低。

题耕乐亭

元代 刘崧

园圃带城居,知君乐有馀。韭菘连疃绿,柿橘映窗虚。

自酿浇花酒,閒观种树书。如何车马客,忧患日相于。

题花竹脊令图

元代 刘崧

石崖春阴覆花竹,二鸟飞鸣以相逐。人生兄弟乃类此,莫君写之最精熟。

吁嗟人为万物灵,急难相感非顽冥。王风既远常棣废,尺布之谣安可听。

题遂溪同由驿

元代 刘崧

山晚鸦啼木栅城,征人暂驻马前旌。荒原漠漠风沙晚,犹隔雷阳二月程。

过雷阳有怀永年相仓使奉寄二绝 其二

元代 刘崧

钦廉西望路悠悠,海角亭中足胜游。圣化只今无远迩,岭南风土是中州。

茌平县

元代 刘崧

山东征客几时归,榆荚成钱草似衣。政自羁愁无着处,马头忽见雉双飞。

墨潺山中闻雁

元代 刘崧

千山万山云雾堆,一声何处雁飞来。盘回欲下还惊起,月照寒潭一线开。

庭下牡丹盛开感赋二首忆徐吕二佥宪分巡未还 其一

元代 刘崧

十年不见寿安红,三月燕城雾雨中。未省何人旧栽得,斩新雨露斗春风。

望横塘诸山怀玉性萧先辈

元代 刘崧

白发曾闻一老翁,巍科当日仰高风。乡人遥指读书处,多在林间野寺中。

观城外练兵

元代 刘崧

年少粗豪喜战功,短袍新赐锦重重。对箭戳鎗誇得隽,骣骑官马去如龙。

为易谦画竹并系以题

元代 刘崧

渭川烟雨三千亩,筼谷清风四五竿。不是轩庭难种得,高情宜向画中看。

题陈原初掾郎所藏古涧幽人图

元代 刘崧

端居谢尘鞅,濯足行涧湄。青山既盘纡,流水亦逶迤。

四顾何寥寥,林阴亦纷披。乍兴舞雩咏,亦轸濠梁思。

仰观浮云翔,俯挹祥飙吹。春意属骀荡,我心方怿夷。

永言观象妙,庶以静者期。

刘崧

刘崧

(1321—1381)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589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