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王一樵见赠韵二首 其二

和王一樵见赠韵二首 其二

清代 刘天谊

一幅能祛三斗尘,新诗感我苦吟身。疏狂于世宁谐俗,风雅惟君实可人。

厚谊深承规寓颂,虚名敢认妄为真。何时风雨终宵话,剪烛重探众妙津。

诗人刘天谊的古诗

十二辰诗并序 其八 羊

清代 刘天谊

莫怪多强很,由来性畏前。触藩愁挂角,悦草欲垂涎。

歧路追难返,空山叱尚眠。惟听沈犹氏,朝饮水渊渊。

十二辰诗并序 其七 马

清代 刘天谊

驽骀诚不力,衔辔欲何施。泛驾轻难驭,迷途老未知。

盐车嘲骥厄,麦磨羡驴奇。纵遣逢韩干,穷形只画皮。

哀张氏二子二首并序 其二

清代 刘天谊

避此真难索,方忻地有门。相将依止水,乏识痛冤魂。

衔石宁填恨,号天欲叫阍。来生须早慧,好补尔亲恩。

送朱勿轩明府之官浙江二首 其二

清代 刘天谊

涂抹新辞帖括酸,亲民吏未是粗官。一方初植甘棠荫,卅载曾安苜蓿盘。

南宋旧闻诗料在,西湖胜地画图看。伫听循绩传都下,莫怯清风两袖寒。

南皮杂诗 其三

清代 刘天谊

负郭南关市,人烟镇日嚣。云蒸晨煮酒,火急夜呼么。

马喜穿街骋,香争入寺烧。斗鹑豪兴勃,携手更相要。

菊五首 其四 寿

清代 刘天谊

不随百卉望秋零,仙质风霜任饱经。闻道南阳甘谷下,稍沾剩馥已延龄。

十二辰诗并序 其九 猴

清代 刘天谊

亦具人形质,惟怜性未完。四三殊喜怒,狙诈屡呼欢。

不避王孙号,空叨供奉冠。伯淳非晏相,休拟例迎观。

雪后用东坡书北台壁诗韵二首 其一

清代 刘天谊

点缀寒林莫辨鸦,谁将盐汁引羊车。纷如群玉飞来屑,巧取层冰散作花。

野店应多沽酒客,江舟仅见钓鱼家。也思乘兴寻安道,归路愁迷十字叉。

顾母任太孺人八十寿

清代 刘天谊

西母居昆仑,弱水环浩浩。仙实水蟠桃,玉文出异枣。

女侍皆长生,不但登寿考。所惜方士传,矫诬等巫媪。

惟恭与能仁,儒者有秘宝。厚德载福多,天自锡难老。

中水高滹交,清淑气回抱。毓秀在德门,安贞符坤道。

处顺无非仪,琴瑟久静好。教得诸孙贤,科名致身早。

有嘒南极星,无忧北堂草。八帙阅岁华,未见黄发稿。

绕膝双彩衣,在视进鱼稻。含饴弄孙曾,怡怡绝烦恼。

和气足致祥,此理信穹昊。何事希神仙,灵药访瑶岛。

送朱勿轩明府之官浙江二首 其一

清代 刘天谊

承恩出宰去京华,越水吴山道路赊。自昔东南称重地,于今令长是儒家。

驰驱叱驭峰瞻岱,安稳张帆埠渡瓜。两浙遥知争引领,福星先到乐何涯。

菊五首 其五 蕃

清代 刘天谊

连阴积雨夏畦中,一本旋分数小丛。此后新枝更蕃衍,增添入谱藉刘蒙。

南皮寄意

清代 刘天谊

劳劳每岁逐风尘,斗大皮城暂寄身。忙里都忘居近市,静来时见物皆春。

难逢诗酒高常侍,空吊豪华石季伦。阅古几回夸创获,可怜索解竟无人。

戏和朱勿轩米贵之作二首 其二

清代 刘天谊

自是囊中乏孔方,谩云学道欲休粮。尚书乞米还留帖,一再临摹气自昂。

十二辰诗并序 其十 鸡

清代 刘天谊

相质非良种,羊沟俨作豪。但思争鹜食,未足辱牛刀。

为利频催蹠,疑神竟遣褒。更闻声腷膊,偏向五更号。

和朱勿轩移居四首 其四

清代 刘天谊

成室于今五载多,寄人篱下意多何。戏嬉犹恋童游处,迟久方携妇爨过。

地为公超还作市,人钦康节共营窝。应思尽庇贫寒士,莫逐风人隐轴薖。

十二辰诗并序 其四 兔

清代 刘天谊

尔岂偷仙药,毛华寿竟长。缺唇还鼓舌,脱距自投荒。

狡拟依坟窟,雄惟视月光。爰爰夸得意,暇计遇鹰忙。

闻王维新童子试捷志喜

清代 刘天谊

才自难羁靮,情真却垢氛。三冬探丽藻,一握采香芹。

谁曰得天幸,实能张我军。还宜潜绩学,昭代正崇文。

和王一樵见赠韵二首 其一

清代 刘天谊

别君知隔几回尘,拳曲空留散木身。自昔茫茫谁误我,于今碌碌尚依人。

文场科第迷高下,名士风流混伪真。底事嗜痂殊俗好,猥烦说项齿生津。

和朱勿轩移居四首 其三

清代 刘天谊

自然野趣足天机,镇日幽斋忘掩扉。墨客有题诗贴满,砚田无税吏来稀。

鸭鹅预戒嗔邻里,燕雀时容过闼闱。只恐当途多物色,羊裘访认钓鱼矶。

题同野堂二首 其二

清代 刘天谊

野堂真作野人居,长物惟多两箧书。窗草不除生意在,门扉常掩旧交疏。

长卿卖赋文难似,刘向传经学弗如。讵为名高甘隐逸,菲材本合处蓬庐。

刘天谊

刘天谊

 刘天谊(1774—1854),字宜甫,号戒庵,先世深州人,其父实斋徙居于青县温褚村(今属沧县)。弱冠游泮,秋闱屡试不售,遂绝意进取,肆力于古文辞。与朱煌号称二杰,著有《同野堂诗文集》。其诗见于《津门诗抄》。► 85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