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刘因
秋江吞天云拍水,涛借西风挟水起。断云分雨入江村,回首龙沙几千里。
澹庵老笔摇江声,髣髴阿唐惨淡情。千秋万古青山恨,水见归舟一叶横。
宋理宗南楼风月横披二首 其一
试听阴山《敕勒歌》,朔风悲壮动山河。南楼烟月无多景,缓步微吟奈尔何。
易台
望中孤鸟入消沉,云带离愁结暮阴。万国山河有燕赵,百年风气尚辽金。
物华暗与秋容老,杯酒不随人意深。无限霜松动严壑,天教摇落助清吟。
饮山亭雨后
山如翠浪经雨涨,开轩似坐扁舟上。西风为我吹拍天,要架云帆恣吾往。太行一千年一青,才遇先生醉眼醒。却笑刘伶糟曲底,岂知身亦属螟蛉。
郭然诗
佳木交清阴,欣然动人意。况闻然之风,能不有生气。
此然少有兄,干戈乡县异。哀鸣念羁孤,相思劳梦寐。
自誓毕此生,复尔欢聚遂。千里三往还,竟扶篮舆至。
夜雨一方床,春风满天地。家无十岁僮,百役一身寄。
效儿浣厕牏,代妇理中馈。生忘茕独忧,死免道路弃。
关河隔故丘,走送徇归志。大义今已全,初心始无愧。
然本不识书,所知惟艺事。作诗美然贤,亦以警士类。
陈氏庄
陈氏园林千户封。晴楼水阁围春风。翠华当年此驻跸,太平天子长杨宫。
浮云南去繁华歇,回首梁园亦灰灭。渊明乱后独归来,欲传龙山想愁绝。
今我独行寻故基,前日家僮白发垂。相看不用吞声哭,试赋宗周黍离离。
泛舟西溪
万山倒沧浪,一叶凌嵯峨。嵯峨为飞舞,翠影如婆娑。
轻阴散雨足,净绿生圆波。人间碧海幻,老眼青铜磨。
风云几千古,办此雨一蓑。溪南有幽人,鼓棹前山阿。
烟深渺无处,月色浮松萝。
隐仙谷
山川含太古,风气如未开。中有气栖人,日暮斸苍苔。
吾胸素羲皇,人世不可谐。此地复何地,恍若登春台。
山扃掩对峙,石径迷萦回。桑麻连水竹,屋宇依山崖。
燕南避世谣,千古知我怀。横渠百世师,一区竟相乖。
知音得元老,龙门有遗斋。贱子孤旅人,念此良悠哉!
于世岂有望,居山亦无媒。举杯对山灵,欲去仍徘徊。
他年要胜迹,此驾当招来。
经古城
我行常山尾,高城下吾前。按辔览形势,依依见全燕。
易水开前襟,飞狐连右肩。遥想豪杰场,抚己增慨然。
薪人过我傍,一笑如相怜。指城前问余,考古今几年。
沈思未及答,行歌入苍烟。
登雄州城楼
古戍寒云接渺茫,故乡游子动悲凉。江山自古有佳客,烟雨为谁留太行。
野色分将愁外绿,物华呈出夜来霜。海门何处秋声急?极目沧波空夕阳。
吴山夜雪图
江南无寒岁,一雪今几时。吴山岂无春,画此寒岩姿。
壮哉万里流,不废东南驰。胸中谩长风,俯仰今古非。
谁能唱小海?为和大江词。
登镇州隆兴寺阁
大行鳞甲摇晴空,层楼一夕蟠白虹。天光物色惊改观,少微今在青云中。
初疑平地立梯磴,清风西北天门通。又疑三山浮海至,载我欲去扶桑东。
雯华宝树忽当眼,拍肩爱此金仙翁。金仙一梦一千载,腾掷变化天无功。
万象绕口恣喷吐,坐令四海皆盲聋。千池万沼尽明月,长天一碧无遗踪。
我生玄感非象识,此眼此臂将安庸。海岳神光埋禹鼎,人间诡态何由穷。
金天月窟尔乡国,玉毫万丈须弥峰。一杯径欲呼与语,为我返驾随西风。
堂堂全赵思一豁,江山落落吾心胸。中原左界此重镇,形势彷佛馀兵冲。
歌舞遗台土花碧,旗帜西山霜叶红。乾坤割裂万万古,乌鸢蝼蚁为谁雄?
滹水悠悠自东注,落日渺渺明孤鸿。
雪翠轩
西山万古青未了,黛绿鬟云已倾倒。岂知太虚忽生白。
恍如长夜今复晓。紫阳仙翁见本根,白波开天馀浩渺。
胸中盘曲此高寒,曾梦肝肠倚天表。苍崖飞来天出巧,为护烟岚翠如扫。
万缕寒烟吹不举,静秀依依见娟好。此时先生一开轩,平生壁立今玉峭。
脚底游尘软更红,黑头扰扰谁为雄?临风回首三太息,安得置此冰壶中。
西山秀色千万重,一顾可洗浮云空。遥望飞泉驾远壑,中有一路开双松。
人间风日不到处,来访轩中雪翠翁。
村居杂诗四首 其二
黄昏雨气浓,喜色满南亩。谁知一夜风,吹放门前柳。
村居杂诗四首 其四
削树题诗句,画沙知酒筹。他年成故事,萧散更风流。
寄彦通
青刍白饭思悠然,灯火山亭暮然前。不意相思浑百里,直教一别动经年。
久甘分席樵夫下,敢望过门长者先。自是烟霞爱招客,可无佳句助清妍。
朝中措 贺廉侯举儿子
忆郝伯常
一檄期分两国忧,长缨不到越王头。玉虹醉吸金陵月,玄鹤孤游赤壁秋。
漠北苏卿重回首,天南王粲几登楼。飞书寄与平南将,早放楼船下益州。
和陶潜饮酒
疑冰得火力,郁郁阳春姿。宁灭郁肯寒,阳火如松枝。
诗家有醇醪,酿此松中奇。一饮尽千山,枯株彼何为?
所以东坡翁,偃蹇郁可羁。
书堂谷晏坐
上负青天壁,下引碧涧滋。中有晏坐石,日夕忘吾归。
永怀幽栖人,千载谁与期?人间九瀛海,莽苍天相围。
黄尘重如雾,举手不欲挥。白云如可招,愿作双鹤飞。
清江曲
清江芙蕖玉可怜,岸花汀草自年年。来鸿去雁不相识,晓露无声香暗泣。
江楼缥缈如花人,望之见之不可亲。无限晴云锦树新,愁眉只向遥山颦。
遥山一千里,长在愁眉底。镜里繁华过眼空,遥山铸向青铜中。
遥山遥复遥,芙蕖霜早彫。明日愁眉为谁扫,月白江清天未晓。
刘因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 147篇诗文
五月二十三日登城楼
次韵叩泮宫
菩萨蛮 饮山亭感旧
白沟
雪岭遇雨
戏题李渤联德高蹈图四首 其一
巫山图
太常引·临流相唤百东坡
即席以韵课诸生东斋诸物 其三 醉梨
临江仙 贺廉侯举次儿子
杂著集陶句二首 其二
饮闻鸡台
戏题李渤联德高蹈图四首 其三
同仲实南湖赏莲醉中走笔
宋高宗题李唐秋江图
书堂旅夜二首 其一
西江月 送张大经
过徐桥
水调歌头 同诸公饮王丈利夫饮山亭,索赋长
观梅有感
游天城
霜落
菩萨蛮 为王太利夫寿
戏题李渤联德高蹈图四首 其四
读史谩题
太常引·冥鸿有意避云罗
即席以韵课诸生东斋诸物 其二 梅杖
即席以韵课诸生东斋诸物
宿洪崖观
山行见马耳峰
念奴娇 饮山亭月夕
四皓二首 其二
秋夕感怀
清平乐·青天仰面
归去来图
游云水庵
采石图
乙亥十月往平定早发土门宿故关书所见
黑马酒
雪翠轩观大宁
登武遂城
和陶潜饮酒 其四
幼安濯足图
与客会饮野亭
郭判官按察广右
白雁行
过镇州
采菊图
重游北溪分韵得晖字
山中月夕
宋理宗书宫扇
村居杂诗四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