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拱州道中二首 其一

拱州道中二首 其一

宋代 刘一止

城楼百尺兀相望,帝作东辅拱神州。当日隋家漕渠柳,至今春在末梢头。

诗人刘一止的古诗

俞居易阁学挽诗二首 其一

宋代 刘一止

事业更中外,论思契冕旒。年虽濒钓渭,志不在封留。

慈爱平生念,欢愉末路收。遥知谢公客,挥洒过西州。

次韵方允迪秘监会稽相遇怀吴兴旧游二首 其二

宋代 刘一止

鉴湖列嶂自天开,云色岚光入酒杯。忽遣同游有陶谢,故应交契拟陈雷。

他乡日日典衣醉,公事时时牵马来。要买扁舟穷胜绝,共追樵径晚风回。

次韵子楚秀才 其一

宋代 刘一止

何郎卜筑吞江湖,下瞰培塿皆仆奴。山川胜绝本相假,正复此士堪此居。

青玉案·马头双鹊飞来喜

宋代 刘一止

马头双鹊飞来喜。惜凝望、音书至。一掬离怀千万事。绿窗深夜,短笺封就,应也寻人寄。春风鬓畔疏梅蕊。映妆艳、清如洗。苦恨眼边常忆记。楚宫行路,倚桥攀驿,供尽梅花泪。

次韵寄怀王元渤舍人一首

宋代 刘一止

倦飞鸾省戢脩翎,乞与云山作卧屏。醉里书床堆束笋,梦馀楸局见稀星。

君心傥似当时赤,吾发应无耐久青。老手尚堪驱使在,会持归楫到溪亭。

临江仙(和王元勃韵)

宋代 刘一止

落日西风原上好,笛声谁奏伊凉。缓寻山径掇幽芳。平生真自许,江海老潜郎。
最爱杯中浮蚁闹,鹅儿破壳娇黄。使君醉里是家乡。更追修禊帖,一咏一传觞。

送吴兴太守行十绝句 其七

宋代 刘一止

燕寝风清昼漏长,愧公延我读书堂。此日偶同元凯癖,他年倘忆郑公乡。

再用韵呈师正 其一

宋代 刘一止

谁怜季子黑貂裘,谈舌曾经动碧油。客路何施画眉手,自涂香泽慰飘流。

五十少公卿赠何子楚居士

宋代 刘一止

五十少公卿,三十老举子。世间老与少,不必较年齿。

我观宦达人,颜色自丰美。癯者忽易腴,变化一日耳。

人言老再少,信是有此理。我为老诸生,流落逾二纪。

四十又过四,淟涊百僚底。说老已十年,何况真老矣。

壮气推幽忧,发白面目缁。宁有再少时,一衰乃如此。

何郎穷过我,齿发亦相似。闲居傲轩裳,臞腹满经史。

时时吐光焰,丽句落窗几。谁家肯终惠,试此足千里。

空令坐穷独,阁户今扫轨。宦达世共慕,闲旷我所喜。

丈夫生世间,要自发奇伟。富贵何足云,功名半张纸。

古来傲世士,良是穷乃止。未有如子年,忼慨隐廛市。

我不愧公卿,愧此少居士。

雪月交光

宋代 刘一止

正五云飞仗,缟练褰裳,乱空交舞。拂石归来,向玉阶微步。欲唤冰娥,暂凭风使,为扫氛驱雾,渐见停轮,人间未识,高空真侣。
千里无尘,地连天迥,倦客西来,路迷江树。故国烟深,想溪树何处。云鬓分行,翠眉萦曲,对夜寒尊俎。清影徘徊,端应坐有,风流能赋。

次韵江西李相君七咏 其二 梦室

宋代 刘一止

春院花香透白间,梦馀风景似萧闲。只今是梦谁占梦,却笑沩山问仰山。

道中杂兴五首 其五

宋代 刘一止

长亭连短亭,只堠复双堠。居然送行客,历历记奔走。

十里同五里,先后无好丑。

和峦嶅二子寒食少天色五字 其二

宋代 刘一止

去年今日时,桃李半狼藉。能随里门儿,买饧作寒食。

送报宁昙老二绝句 其一

宋代 刘一止

白云到处有光辉,江北江南一杖携。妙喜风烟曾断取,羊仙今日合全提。

鹧鸪天·岩下清阴引兴长

宋代 刘一止

岩下清阴引兴长。坐中初识令君香。揽将风月归诗薮,乞得溪山作醉乡。怜我老,与传觞。吴霜点鬓又何妨。只应银烛交红夜,羞对双歌发彩光。

卢叔才相过夜话戏成一首

宋代 刘一止

七年诗酒恨难同,未省相看作么容。多病襄阳长瑟缩,古心冬夜更龙钟。

已知昔者非今者,莫问渠侬胜我侬。手剪西窗深夜烛,细听吴语话心胸。

次韵无言兄卜筑二首 其二

宋代 刘一止

石枕方床绿浪藤,清谈散带似怀冰。蔬盘尚杂水中蟹,羽翣莫挥瓜上蝇。

五斗为贫真世业,一廛归隐岂人能。冥鸿万里今何慕,应笑饥飞侧翅鹰。

点绛唇(和王元渤舍人见贻)

宋代 刘一止

岁月飘流,故人相望如箕斗。畔相千首。诗骨能清瘦。
白日昆鸟弦,同看春风手。君知否。袖痕别后。犹有临歧酒。

访石林二首 其二

宋代 刘一止

山泽形容忌太臞,石林风范独何如。时时宾客倾家酿,个个郎君读父书。

寄题李德修通判宣城隐舍二首仍次其韵 其一 风月堂

宋代 刘一止

官身宁为倦知还,自忆青山对白间。有月有风俱是客,爱诗爱酒可能闲。

刘一止

刘一止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 22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