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茶与汪正夫兼简行夫

寄茶与汪正夫兼简行夫

宋代 刘子翚

绛囊团窊社边得,持归广文破枯寂。三人舌本有雌黄,一引胸次还虚白。

平生目成惟素书,迩英能事知有馀。欻然长啸风裂石,黟山方卧小于菟。

诗人刘子翚的古诗

哭吕粹

宋代 刘子翚

瞑目荒山裹,携家万里来。
旅茔犹借地,儿哭不胜哀。
裂甑妖难测,藏舟事可猜。
大贤应有后,天道信悠哉。

次张守韵四首

宋代 刘子翚

泣怀三献玉,谦拒四知金。
势利焚和猛,诗书汲古深。
贵无长得意,闲有自由心。
岣嵝丹砂在,盟寒傥可寻。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十七

宋代 刘子翚

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
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

十七日集清湖

宋代 刘子翚

石堤蟠素虬,捍此百尺湾。
临湾唤客饮,四座摇潺湲。
残歊红荡析,凛若超尘寰。
却愁凉吹多,夺我酣醉颜。
时方雨声断,草木凄余潸。
润气腾晚水,浮岚扑秋山。
领略得妙趣,心游胜跻攀。
那知百年忧,共乐此日闲。
篝灯夜分归,危塍转弯环。
芊芊稻苗风,绿乱不可删。
不碍一月流,冰丸走其间。
殷勤傍扶舆,宛若送我还。

张巨山赋蜡梅因成四首 其二

宋代 刘子翚

浑疑蜡作花,貌野中抱幽。冷香不盈阶,意尽仍一流。

园蔬十咏·韭

宋代 刘子翚

肉食嘲三九,终怜气韵清。
一畦春雨足,翠发剪还生。

宿云际偶题

宋代 刘子翚

谷雨都无十日间,落红栖草已斑斑。
晓烟未放屋头树,春涨欲浮天际山。
翠盖萦风沉远坂,渔舟惊浪落前湾。
钟声认得林边寺,岁岁篮舆独往还。

致明惠莲栽

宋代 刘子翚

玉井初浮翠出,禅风渐扇红开。
长梯顾我安得,净社如君盍来。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九

宋代 刘子翚

神霄宫殿五云间,羽服黄冠缀晓班。
诏许群臣亲受籙,步虚声裹认龙颜。

和士特栽果十首·李

宋代 刘子翚

仙枝移傍小岩幽,答踏名推第一流。
曾向清波沈寒碧,甘瓜五色但轻浮。

和李巽伯

宋代 刘子翚

浦树冥茫茫,云山浅淡中。
客愁生远望,春意入晴空。
酒忆相如病,途怜阮籍穷。
殷勤桃叶句,欲和愧难工。

次韵朱乔年送山老住三峰二首 其二

宋代 刘子翚

平生耳里三峰寺,况识峰头新主人。借我一筇扶病去,月林松吹度纶巾。

登鹅湖妙峰亭次韵

宋代 刘子翚

偶向妙峰亭上望,一襟寒色近春分。
晴风吹放天全露,吹尽江南江北云。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一

宋代 刘子翚

帝城王气杂妖氛,胡虏何知屡易君。
犹有太平遗老在,时时洒泪向南云。

潭溪十咏 其九 莲池

宋代 刘子翚

莲池一亩馀,瀰瀰吞众流。花繁不近堤,欲往无方舟。

不及池中鱼,随波自沈浮。

闻韩侯至

宋代 刘子翚

今代淮阴将,宣威瘴海东。
夜营兵气黑,寒啧战声雄。
有冠常亲讨,无官可赏功。
屹然沈鸷貌,识汝未侯中。

打鱼歌

宋代 刘子翚

西溪观鱼仍开樽,鸣榔隐隐沈烟村。
吾人岂有竭泽意,澒洞四际鱼龙奔。
惊潜初见穿乱藻,亟遁转觉迷深源。
向非驱迫群党聚,罩{上四下鹿}徒使波涛浑。
巨鳞足供数客饱,银马琐碎不足论。
吁嗟神物未变化,暴骨砧机宁非冤。
江湖万里厌游泳,失地斗水能为恩。
临流解网意亦厚,诱以芳饵仍争吞。
因悲摇尾向数罟,岂异俯首縻华轩。
慨然投箸起太息,归思已逐冥鸿骞。

叶集之举士特唱和因次韵

宋代 刘子翚

漂泊分携后,囏难会面时。
夜灯初献酒,春草旧题诗。
游宦君虽厌,才名众所期。
不应和倦翼,寂寞恋南枝。

观二刘题壁

宋代 刘子翚

温其题诗新历寺,落笔风雨惊长林。
眼高一世常欲骂,想见掀髯坐岩阴。
致中题诗新兴寺,坏壁岁久莓苔侵。
山僧好事亦可喜,解诵鸟啼春意深。
我来经览浑如昨,玉友金昆念离索。
投林倦翼不同栖,况复分飞在寥廓。
故山终胜他山好,新交不如旧交乐。
何况把酒问鸥盟,卧听松风同一壑。

晓起闻明仲谒空叔尝过门追已无及继读观雾长

宋代 刘子翚

公才凛若干将铸,胆落诗流失以倨。
弄毫邂逅即挥奇,造化玄机悉披露。
凌晨访客忽飞筇,双涧徐穿碧交互。
笑声只在竹林东,梦破急追无复处。
是时秋雾正涵空,润气一解骄阳怒。
霏霏半掩景贤峰,翳翳全没屯中树。
初疑争先摩玉垒,惊尘漠漠桑乾渡。
又如怀渴望梅林,细雨蒙蒙江左路。
烦公一吐胸中豪,与此氤氲角驰鹜。
可怜南山玄豹姿,终以班班作身误。
何如雾隐长暗然,岂用毛采夸夭嫮。
沾濡稻垄更潸珠,联络松岗尚横素。
南箕忽哆遂雄吞,顾视怳若南柯寤。
向来昧昧六合间,日月山河但如故。
世缘所遇孰非虚,不具真眼那能觑。
醯鸡瓮裹有全痴,陷虎机中惟一悟。
我虽不获从斯游。兀坐深观亦同趣。
况知陶令有名酒,未觉许询无胜具。
便思追膛胡公墩,恐激长言又生怖。
愿低笔力许我陪,韩孟才悬亦联句。
刘子翚

刘子翚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37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