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扶风马君挽词

扶风马君挽词

宋代 楼钥

闾里久湛浮,真成马少游。
有才堪办剧,无命盍归休。
鸡唱言何达,鸿冥逝不留。
佳城送君处,风撼白杨秋。

诗人楼钥的古诗

戌溪道中

宋代 楼钥

寒潮高于埭,黄流濯西河。人牛力俱壮,相与冲流过。

潮落势叵禦,转棹依丘阿。暮霭起平楚,阴云翳寒莎。

夜分潮复上,橹声相轧摩。大江渺无津,不知身在何。

馀生一虚舟,兀然听风波。吾亲白云下,况尔方卧痾。

远游非吾事,归矣毋蹉跎。

观文殿学士陈公挽词 其三

宋代 楼钥

朝著登门久,词林辱眷深。代言称据古,议礼许同心。

去国临归路,还家寄好音。病中闻赴告,老泪动盈襟。

王给事挽词

宋代 楼钥

宦学素称豪,仍闻吏事高。
精神虽腹满,抚字亦心劳。
藩辅连三组,沉痾见二毛。
胡床庾楼在,残月堕江皋。

恭人强氏挽词

宋代 楼钥

祠部源流远,来嫔曲阜孙。
事夫终妇道,训子大吾门。
颁诰恩光渥,升堂笑语温。
相期送丹旐,马鬣近周原。

唐舍人挽词

宋代 楼钥

雁塔名三世,螭蚴侍九重。
循循仪学馆,谔谔著囊封。
至性悲三釜,高怀薄万钟。
典刑伤不见,衰涕忽无从。

周德远挽词

宋代 楼钥

家世传儒业,乡邦耸义风。
将迎无倦色,交友尽名公。
太学飞声早,浮生转首空。
怡如堂下月,犹照紫荆丛。

次韵十绝·安心

宋代 楼钥

但使心如水在槃,坐令四体自然胖。
有人来问安心法,将汝心来与汝安。

太硕人潘氏挽词

宋代 楼钥

玉映清心著壶彜,闺房宾敬到齐眉。
岂惟山水协高趣,更为国齐生好儿。
万口共推诸福备,八旬犹负一年期。
伯仁冬日应肠断,不见堂前举酒时。

赠犁春谢耕道

宋代 楼钥

归耕十三年,此来殊欿然。
一犁正春雨,君行欲何处。
我方买红船,重归寻旧廛。
君来早归来,勿荒负郭田。

颜侍郎挽词

宋代 楼钥

宴坐勿庵上,睎颜亦是颜。
平心真似水,立说信如山。
屡拥皇华节,盍登清禁班。
始终无玷阙,风裁许谁攀。

汪达可招游臧园次韵 其二

宋代 楼钥

满架酴醾惬雅怀,更添林下紫徘徊。平湖不怕重门阻,胜赏何徘后日来。

酒兴已随斜照远,诗情无待片云催。黄昏鼓棹欲归去,望望烟林首重回。

送汪强仲还官所

宋代 楼钥

又向丹丘去,安书易往还。
固应官事了,莫放旧书闲。
问讯雪巢老,寄怀巾子山。
经行皆梦境,自笑日苍颜。

织锦棋盘

宋代 楼钥

锦城巧女费心机,织就一枰如许齐。
仿佛回文仍具体,纵横方罫若分畦。
烂柯未易供仙弈,画纸何须倩老妻。
如欲拈棋轻且称,当求白象与乌犀。

题天竺珪老南庵

宋代 楼钥

路从天竺更微南,衲子邀余过南庵。
八法照人瞻睿藻,一峰当户拥晴岚。
奇爻初动玩羲画,万物竝观师老聃。
六用不成均此理,楞严容我为同参。

族兄道州挽词

宋代 楼钥

出守舂陵远,相思潇水深。精神虽满腹,抚字亦劳心。

人去成千古,书来失万金。怀哉季公诺,已矣汉碑阴。

送陈君举守桂阳

宋代 楼钥

重寻漫壁认题名,十五年来一梦惊。
谁料今朝携客至,却成此梦送君行。
桂阳卧治真谈笑,鲁史遗编赖发明。
文定南轩仙去后,湖湘又得一先生。

次韵十绝·修养

宋代 楼钥

闻道壶中别有天,能将俄顷比千年。
千年俄顷俱成梦,只任天真却晏然。

陈文懿公挽词 其二

宋代 楼钥

文最宜为诰,尤能简上心。周旋銮掖久,惆怅玉堂深。

去国身仍远,还朝病已侵。三山风引去,云海竟沉沉。

山行归来喜栽新竹

宋代 楼钥

平生好看竹,每见觉相与。
小大或疎密,一一皆媚妩。
恨无地可种,所至造竹所。
近方闢门径,得地寻丈许。
乞邻栽百个,参差正当户。
天公有老眼,惠以三日雨。
山行不厌泥,但喜竹无苦。
归来报平安,翠叶多楚楚。
不妨来子猷,奚必希蒋诩。
何当绕扶疎,岁寒与君侣。

赠别卢甥申之归吴门

宋代 楼钥

千里何妨命驾来,晤言未厌已西驰。
子休重赋琼瑰赠,我亦懒歌亲戚离。
好向清江论乐府,更从叶子说新诗。
乐閒引纸五十尺,为篆离骚继李斯。
楼钥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64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