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犁春谢耕道

赠犁春谢耕道

宋代 楼钥

归耕十三年,此来殊欿然。
一犁正春雨,君行欲何处。
我方买红船,重归寻旧廛。
君来早归来,勿荒负郭田。

诗人楼钥的古诗

谢潘端叔惠红梅

宋代 楼钥

旧见寒花蜡蔕红,宁知泌入雪肤中。
绝怜金谷佳人坠,到地余香散晓风。

元珍弟酌别赋此赠之

宋代 楼钥

归来十暑又三霜,衰病那知谒旁傍。
採菊初期老陶令,种桃应旁笑刘郎。
不辞白首登鳌禁,正欲青衫及雁行。
今夕团栾同醉后,未知何日驾归航。

喜雨次甄云卿监簿韵

宋代 楼钥

四郊苗槁勃然兴,顿觉欢声满郡城。
行且刈云成岁事,敢因喜事记亭名。
昔名鱼在釜中活,今见龙从地上行。
忧国愿丰同此乐,读君佳句欲风生。

周德远挽词

宋代 楼钥

家世传儒业,乡邦耸义风。
将迎无倦色,交友尽名公。
太学飞声早,浮生转首空。
怡如堂下月,犹照紫荆丛。

王给事挽词

宋代 楼钥

宦学素称豪,仍闻吏事高。
精神虽腹满,抚字亦心劳。
藩辅连三组,沉痾见二毛。
胡床庾楼在,残月堕江皋。

宇文枢密借示范宽春山图妙绝一时以诗送还

宋代 楼钥

范生本以宽得名,不学关仝与李成。
笔端自出一机杼,理通神会真其能。
横披小轴屡到眼,颇亦时能辨真赝。
未见弘大如公藏,茂树乔山春烂漫。
此图不是江南山,寒空青嶂疑商颜。
高高下下几佳处,庄家时有茅三间。
桥梁楼观各有趣,一夫驱驴何处去。
安得随入杳霭间,布袜青鞋踏空雾。
近山忽断见遥碧,天涯一望无中极。
胸中丘壑谁测知,铁屋石人惊笔力。
鹅谿六幅高堂空,终日对坐心神融。
看罢为我捲还客,自此归余境梦中。

送杨嗣勋校书守识山

宋代 楼钥

我生东南陬,不识蜀道难。
观君识宇秀,想见岷峨山。
汉廷射策时,连璧照鸳班。
伯氏书万言,逸驾不可攀。
兹焉从君游,颇得窥一斑。
仙凡隔弱水,接辞良亦艰。
矧兹万里别,望望何当还。
三苏骑鲸去,词章满人间。
岂无后来者,遗珠有余叹。
愿君效乐全,飞章达天关。
报国此最急,余事付等闲。
宣室行见思,朝暮当予环。
别语敢言诗,属联不容悭。

宋南雄挽词

宋代 楼钥

二宋久云远,遗风君庶几。
才华试文战,政誉蔼王畿。
梅岭方腾最,雪谿俄赋归。
情亲今已矣,老泪不胜挥。

又次蒋甥仲愚韵

宋代 楼钥

山色空濛雪更奇,满空击碎吠琉璃。
寒侵茅屋春无寐,冻合梅花夜不知。
泛泛轻舟胜路滑,洋洋流水乐人饥。
兴来但觉酒肠阔,江海安能实漏卮。

送乐清姚令行可

宋代 楼钥

长官清政玉无瑕,卓鲁循良不足夸。
前席有期吾党喜,挽须无路邑人嗟。
才高雁荡千峰石,惠足河阳一县花。
欲信三年浑不扰,游山今日始携家。

送潚宰富阳

宋代 楼钥

富春富山水,地胜雄三吴。
壮哉十万户,畿邑拱行都。
大江横吾前,上下万贾趋。
吾子丞剡川,摄事奸已鉏。
试县力愈难,勉旃立规橅。
治县古有谱,近颇多著书。
槹閒爱汝厚,诲语皆良图。
老我不惜别,所望安官居。
汝亦颇练事,正恐才尚疎。
我以热肺肠,有求应所须。
遇事费二思,一跌真不虞。
虽当纵心年,兢兢矩不踰。
况汝年方壮,勿恃才有余。
据轮始窥井,任诞宁失拘。
三年待汝归,二亲真倚闾。

鹿伯可郎中园池杂咏·止室

宋代 楼钥

流行坎止事无多,举世营营自网罗。
珍重主人真止矣,直如古井更无波。

题萝月上人送鸿小楼

宋代 楼钥

雨洗春山空翠新,登楼不见送鸿人。
薜萝清夜月依旧,无复新诗泣鬼神。

永嘉试院谢曾使君送酒

宋代 楼钥

一帘疎雨洗尘埃,满架酴醿自在开。
正恨烹茶杀风景,忽惊门外白衣来。

周左司挽词

宋代 楼钥

从政心无愧,敢言人所难。
精忠忧世切,清节照人寒。
交臂失持橐,乞身终考槃。
老成今已矣,西望涕汍澜。

赠犁春谢耕道

宋代 楼钥

归耕十三年,此来殊欿然。
一犁正春雨,君行欲何处。
我方买红船,重归寻旧廛。
君来早归来,勿荒负郭田。

枢密谢公 其二

宋代 楼钥

千古台山秀,名流列雁行。惟公登政路,一旦破天荒。

故里空华屋,佳城映夕阳。送车无路到,东望泪浪浪。

群从泛湖次叔韶弟韵

宋代 楼钥

倚遍瀛洲十二栏,老蟾推出烂银盘。
绝怜千顷波澜阔,更觉满身风露寒。
境胜能令诗兴逸,夜深自喜酒肠宽。
离离挂影清如许,莫惜终宵作意看。

为倪正父尚书题壮怀堂扁以诗来谢次韵

宋代 楼钥

久矣君宜任弼谐,果随召馹上谐阶。
几年不作相逢梦,一日俄倾积别怀。
情厚夫君几鲍叔,愚如老我类高柴。
它时户册高悬后,直欲扁舟访水涯。

妙峰亭

宋代 楼钥

一峰高出白云端,俯瞰天涯千万山。
试向冈头转圆石,不知何日到人间。
楼钥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64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