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丁巳腊月献绩二首 其二

丁巳腊月献绩二首 其二

明代 卢宁

蔼蔼东风合晓莺,阳回应见荚蓂生。九重宫殿曈曈日,梅柳芬芬拂御屏。

诗人卢宁的古诗

洞门寺偶题二首 其二

明代 卢宁

兰若开毗域,昙光射汉分。门临千地水,台护五天云。

问药客怀恶,登楼乡思殷。郡人称吏隐,相与鹿麋群。

观妓次韵三首 其二

明代 卢宁

雾縠烟罗玉一枝,明珰斜佩下瑶池。绕筵含笑举歌扇,苒苒芙蕖进酒卮。

寿刘罗阳尊公年伯

明代 卢宁

两命谳台史,廿年归马翁。仙蒲岩畔绿,春禾日边红。

玉斝流云液,瑶笙动景风。蓬莱三万里,青鸟欲凌空。

挽赵中丞载二首 其二

明代 卢宁

经国谟谋仗老成,两朝勋业子干旌。人悬北极三台象,天夺中原万里城。

雨暗新亭凄夜杵,云迷细柳辍春耕。英标曷不归图画,黄阁麒麟次第名。

高庙六首 其一

明代 卢宁

恭忆龙飞淮甸年,雄雄神武更无先。风云已协鸿钧运,日月重开泰始天。

九牧贡金形尽铸,盈庭屈轶草长翩。阿难河上乌犹在,啼断明元朽骨膻。

与友人坐忽风雨大作得单字走笔

明代 卢宁

鸣雨飘风草阁寒,秋生五月布衣单。山精出壑乱啼啸,海燕乘空翻羽翰。

阶砌落花浮别院,坳溏泛梗倚长栏。呼童南市买船去,卧听滩头急夜湍。

观妓次韵三首 其三

明代 卢宁

歌彻清词倚画阑,名花凝露带香寒。当时若与梨园会,应讶新妆妒牡丹。

友人别十四韵

明代 卢宁

怅望清江浦,游子忽远辞。咄唶羞举笔,为子长相思。

子行白日暮,珠光泫江湄。远送青郊外,秋色黄金卮。

丈夫豪志意,百折非所疑。屈伸自有数,前途讵能期。

振衣秦日观,奋翊云梦陂。岂能效鹪鹩,回翔百里枝。

子年正英妙,浩气凌云霓。雪案宿灯火,锦素澄玻瓈。

射策君门去,和凝良子师。仰建公傅业,心印登庸奇。

凉月千山皓,丹梧一叶垂。感此重悽悄,命驾俱西驰。

归雁语

明代 卢宁

一雁南飞千雁随,洞庭洲外云梦陂。洞年经宿庐花渚,今来尽长鹿角枝。

鹿角枝,无定期。有时黄沙积海岛,看尔埋没水中坻。

历剑阁

明代 卢宁

两崖壁削势相嵚,巴蜀重关未可侵。地险终输天一着,君王何用五牛金。

遍览牛首山洪觉寺诸胜

明代 卢宁

尽日双峰大觉前,摩崖同饮太虚泉。洞深怕犯昙云合,阁闭惊看塔影悬。

步引健僧凌倒景,目随飞雁散江天。桂梅诸岭重重见,无奈乡怀入酒边。

闻兴国县建生祠 其二

明代 卢宁

鲜我终来誉,劳民搆去思。有怀空隐恻,何范可光垂。

出境滋惭负,传书起梦疑。甘棠歌召伯,方称后贤师。

出蜀晓行野望

明代 卢宁

晓起驱车控大堤,残星落落风凄凄。水声东去沧溟远,山势西来云岳低。

行路说夷双刃捷,将军避虏选锋齐。绿林何处白莲教,北望青徐烟雾迷。

居所次韵

明代 卢宁

兀兀一室林石间,风埃不动天地閒。半起半卧白云榻,欲开不开朱明关。

我来学居居未得,南辕北辙牵心颜。中原豺虎踉白日,边尘澒洞迷阴山。

惟愿借馆蓬莱岛,凭仗玉帝分金丹。

怀两泉诸父忠启诸弟

明代 卢宁

遥知良叔季,清苦故依然。画粥甘长白,藏灯咏太玄。

素怀宁自负,华发羡人怜。翻忆同书砚,深惭助俸钱。

送林次崖先生钦州考绩二首 其二

明代 卢宁

极海六年图卧治,孤忠千结独成狂。孤州民瘼春同煦,万里君门夜未央。

搜辑地舆成国史,隐忧戎马疏蛮荒。何时宣室来前席,迅策奇勋在衮裳。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 其四 石笋峰

明代 卢宁

崒玉抽灵森远峤,清苞簇阵锐先锋。不须枝附皆成竹,才出陂来便是龙。

雨过苍玕凌上汉,雪残紫箨挺严冬。江城慈母山摇落,谁为移归孝子峰。

闻兴国县建生祠 其一

明代 卢宁

腊去相睽忍,秋残得报迟。山城循吏传,香火令公祠。

陋迹污青简,瞿颜愧紫芝。况闻环野外,人各为吾私。

摘花录寄方寒溪文衡山宗瓠川诸旧游

明代 卢宁

掠袖笼冠启绿扉,树头红紫簇朝晖。高攀万叶荣随手,斜插一枝香满棑。

浅甲润沾莺宿露,断芳晴与蝶晞衣。叮咛莫把春狼藉,留表江南信息稀。

斋居夜坐次堂翁梦山尚书韵三首 其三

明代 卢宁

来宵大路肃明光,南国风飘画省香。南案胆瓶看渐暝,法宫玄服觉加凉。

龙斿应拂金灯上,凤历还踰铜鼓乡。显相有怀浑不寐,手披云汉裂天章。

卢宁

卢宁

卢宁(一五○三—一五六一),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15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