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答伦右溪银台赠行诗二首 其二

次韵答伦右溪银台赠行诗二首 其二

明代 卢宁

罗浮清梦惬襟期,每到梅花忆故知。烛剪西窗增客思,月明南国咏君诗。

艰难蜀道分符晚,寂寞冯唐入署迟。争说右溪经略手,待平番舶建牙旗。

诗人卢宁的古诗

闻兴国县建生祠 其二

明代 卢宁

鲜我终来誉,劳民搆去思。有怀空隐恻,何范可光垂。

出境滋惭负,传书起梦疑。甘棠歌召伯,方称后贤师。

伍生小景三首 其二

明代 卢宁

静会图书意,匡庐溪水濂。山僧横杖去,一卷破华严。

杨鸥海台幕邀赏梅花 其二

明代 卢宁

绛唇紫颔阵苍苔,笑向樽前慰客来。笑令不遗姑射侣,陈诗还到柏梁台。

有怀南国将春寄,入夜谁家吹笛催。一自商王收采去,至今同仰济时材。

高庙六首 其四

明代 卢宁

肇自河清五百年,圣人出御武为先。闾阎尽复唐封俗,书轨皆同禹贡天。

桃野放牛还吒吒,华阳归马正翩翩。小臣却鄙庄生语,成聚成都蚁慕膻。

兰所二首 其一

明代 卢宁

晓碧上栏干,暖风乍飏扇。春台雨露深,如对君王面。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 其十八 芭蕉洞

明代 卢宁

石室阴深草木鲜,更栽凉质养玄烟。新心捲露抽鸾轴,旧叶摧风舞凤翩。

一瓣拟供无量佛,千章堪写白云篇。何年选胜耽诸翠,就此移居了太玄。

天界寺草堂落成

明代 卢宁

为辟云窝附法坛,斩除恶竹可千竿。黄金有地还兹布,明镜无台何处安。

避俗频来依佛榻,论心赢得聚儒冠。从前七火都灰未,更向人天一静观。

斋居夜坐次堂翁梦山尚书韵三首 其二

明代 卢宁

幸陪斋宿傍龙光,共沐氤氲满眼香。象辂泰坛仪秩秩,汾阴星尾迹凉凉。

检书烧烛悲前事,迓节逢阳忆故乡。拟赋甘泉才恨拙,敢言华国有文章。

赠陈石冈太守归寿尊封君

明代 卢宁

巡巴旋皂盖,异气望青牛。鸟报山中节,人添海上筹。

冰桃悬古涧,琅叶覆芳丘。每到群仙会,频瞻五马游。

送友人游国学六首 其三

明代 卢宁

帷褰髦弁云从,笔落鱼龙角抵。金风午夜长号,东溟一浪千里。

紫霄社送友人十八韵

明代 卢宁

短短珊瑚枝,小小琼瑛砚。论心紫社坛,执卷梯云巘。

东壁奎文呈,西屿风声剪。蘼芜山色连,杜若秋江浅。

义重别良难,盟深语自显。君行白日暮,山色画图展。

重载良纷纷,征车多幝幝。里巷算师徒,国邑升蕳藓。

白首荷犁锄,皂夫习村犬。农归告公急,妻啼鬻镈钱。

虺冯鞭不扬,黄鸟音何謇。嗟彼行路人,论事穷袒跣。

秋雨不时至,平壤困蝘蜒。鸿飞远欲没,凤革希以毨。

明王宝训图,清庙登瑚琏。植彼无告黎,挈此有常典。

丈夫志匡世,何能终偃蹇。良会未有期,春华当自勉。

宿清远飞来寺二首 其一

明代 卢宁

绿净峡江浔,悬崖自俯临。云连山欲合,水逼昼常阴。

飞阁羽翰戢,沉犀锁钥深。寂寥风雨夜,欹枕听龙吟。

东山寺留别限韵走笔

明代 卢宁

彩鹢欲发涪江涯,攀翻再折青杨枝。青杨千缕数不尽,彩鹢一去来何时。

吴宫花飞莺语切,蜀岭雪滞雁声迟。须知丈夫多意气,岂为中年难别离。

留都元旦瞻天三首 其三

明代 卢宁

肃肃千门晓,融融万国春。台瞻云五色,乐奏月重轮。

仙仗天蓂秀,王章岁事新。命龙咨岳牧,次第下丝纶。

雪鸿池上送友人三首 其一

明代 卢宁

山明林色平分,窗静花枝当午。无端落木萧疏,惊断连床风雨。

次韵复湛泉翁寄读兴国生祠碑诗四首 其三

明代 卢宁

此心无虑亦无为,四海同春寿域碑。欲问先生何寂感,自然堂对白沙祠。

怀友寒溪逸史二首 其二

明代 卢宁

聚首忆郎水,赓歌想瓠川。金华秋嶂晚,人在白云巅。

送苏粤峰同年池州节推

明代 卢宁

青襟同旅食,白首得心朋。并马春林玉,连床夜雨灯。

谳疑新有命,委印旧称能。公暇齐山上,琴樽好健登。

挽庐陵胡坦翁配张孺人 其二

明代 卢宁

籍籍荆扬彦,犹闻坦丈夫。义捐青玉案,恩赠执金吾。

兰蕙春俱秀,芙蓉蒂并需。片云迷五老,何以慰匡庐。

兴国村亩晓历莲花诸峰最高处

明代 卢宁

径路萦纡接太清,早随弓丈关僧扃。振衣直向天头立,弥月都从云上行。

红溢桑墟先见日,白分牛汉易瞻星。肯因险峻辞劳瘁,祈共吾民乐赋平。

卢宁

卢宁

卢宁(一五○三—一五六一),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15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