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卢琦
太清楼阁世尘稀,朗诵黄庭觅紫芝。童子云中种灵药,老师松下著残棋。
龙随飞剑风生壑,鹤守神丹月满池。仙客不来瑶草绿,天香落笔自题诗。
和王维学海南还韵
飘零南北与东西,倦鸟投林未许栖。倦下吟风山鬼啸,岭南春雨竹鸡啼。
炎天海国瘴云合,深夜乡关客梦迷。昔日持书到乌府,五花骢马骋霜蹄。
次韵答林迪斋陈景渊
村北村南学翠岑,二分觞咏学山阴。尘中岁月成何事,岩下烟霞识此心。
三径落花红簌簌,一溪流水碧沈沈。村醅时向邻翁醉,不羡渠家帐下斟。
题郑克让渊明卷
靖节高名垂宇宙,何须五斗折腰为。柴桑岁暮骥将老,栗里云深鹤已归。
松菊厌沾新雨露,衣巾不改旧容仪。于今郑谷人归未,学得陶翁自古稀。
仲秋寓径江张伯雅席上作
征衫一路拂轻埃,袖得岚光渡水来。月色不如今夜好,客怀应为故人开。
香随桂子云间落,梦逐潮声海上回。醉倚西风赋离别,明年何处共衔杯。
寓海坛归即事
十年关塞未休兵,多少闾阎岁不宁。客子买舟寻旧好,主人下榻慰飘零。
庭前老树风鸣屋,山外疏槐雨满汀。当道诸公如问讯,为言卜隐傍林扃。
过平溪桥
立马桥边唤渡船,绿杨烟煖碧波悬。高峰碍日疑天近,阴壑犹霜觉地偏。
处处鱼盐开草市,家家鸡犬类桃源。隔溪茅屋孤门掩,重忆扬雄草《太玄》。
宿武夷山会杜聘君 其二
我识杜青碧,深居武夷山。采药紫芝岭,行歌白云间。
天梯遥可蹑,月户高可攀。天子召不起,道人閒往还。
寒夜怀京和韵
帝京别久梦想同,郁葱佳气凌青空。石麟铜雀动凉月,玉楼珠箔来天风。
宫壶龙滴晓漏尽,玉阶马滑春雪融。锦衣高唱少年子,银瓮索酒蒲萄宫。
枫亭道中
枫林村酒好,使客醉初醒。云影驿傍树,月明溪上亭。
文章多旧藁,身世似浮萍。努力崇勋业,休教两鬓星。
过桐君山
桐山峨峨桐水清,仙人不住芙蓉城。山头笑指梧桐青,至今山水俱得名。
丹光夜照江水赤,赤浪神鱼夜飞出。碧桐花下觅神仙,白日山中遇樵牧。
深谷传响山有灵,东山人唤西山应。渔人误入水帘洞,石雀倒挂丹崖藤。
桐荒路断行人少,石上春风长瑶草。月暗黄鹤飞渡江,仙人一去梧桐老。
题道观
将至大横驿舍舟乘舆暮行山中 其二
月轮转头上,溪籁奏足底。人行山翠中,叶落雨声里。
虚名为一官,行子在万里。行行重行行,日夕聊复止。
送孙君猷
久客桃源若避秦,孙郎一见却情亲。诗才直欲空馀子,书法犹能学古人。
黄瘴秋深云似墨,绿波夜静月如银。元戎麾下应相问,为道年来白发新。
依韵答欧士中
客舍凄凉生绿芜,经年祇傍野人居。尊空每买邻家酒,巷僻应回长者车。
白鸟梦残枫树冷,黄花香老竹篱疏。相逢且莫谈离别,一别如今十载馀。
送高教谕
建安小洙泗,之子去横经。远树含烟碧,香芹带雨青。
深衣登讲席,綵服戏亲庭。须忆分携处,吟诗柳外亭。
客武林寄马元臣山之英二同年
结束琴书上帝畿,谁知人事与心违。谁生薄宦真堪笑,六月扁舟独自归。
淮甸水深荷叶阔,吴江烟暖稻苗肥。行囊只有诗题富,写向天风寄绣衣。
游吴廷用南庄
公事多馀暇,看山到远村。云庄依竹见,樵径过桥分。
野水晴舂碓,岩松昼掩门。所忻花县近,归路任黄昏。
赠画师春山
人在春山紫翠间,旅途今日忽相看。潮生远浦孤帆小,雨过苍崖古木寒。
笔底云烟长满屋,壶中风物共凭栏。江湖何日重相会,惆怅樽前别更难。
夜泊羊角坝
系舟羊角坝,一夜梦难成。月色千秋雪,滩声万马兵。
鱼龙攀石出,鸟雀绕枝惊。惆怅浑无奈,还添白发生。
题李月海卷 其一
皎皎明月光,浩浩海水深。明月常在天,海水无古今。
人生穹壤间,百年漫浮沈。所以李月海,炼丹瑞岩阴。
卢琦
惠州人,字希韩,号立斋。顺帝至正二年进士,授州录事,迁永春县尹,赈饥馑,止横敛,均赋役,讼息民安。十四年,农民军数万人来攻,被击退。改宁德县尹。历官漕司提举,以近臣荐,除知平阳州,未上卒。有《圭峰集》。► 166篇诗文
题寿萱堂
送丞相河南王南征 其二
山行杂咏 其二
游吴山驼峰紫阳庵
游北里三峰寺
钱舜举木芙蓉
题徐方外捕盗应梦图 其一
寓平南善应庵述怀 其一
送王御史入京
福州王霸故宅
秋蚊二首 其一
过建宁县
和朱仲纲赴杭韵
宿武夷山会杜聘君 其一
春江晚渡图
寓平南善应庵述怀
昆山客邸
惠安道中
和仲宾监县游考亭韵
县斋閒坐偶成
再过钟山万寿寺有感
送阮洞仙
赠周信玉
登镇阳龙兴寺阁观铜铸观音
送吴元珍
至正己亥六月游壶山宿真净岩访忠门西江陈公江亭 其一
游真净岩和方时举韵
寄泰宁鲍县尹 其二
宁化县
答乐屿陈乐斋
洞宫丹室
宁德寄呈郑德和参政绕兵古田
客建宁别李季昌
泊小孤山
寄天竺长老住集庆龙翔寺 其一
陈教谕见和因复用韵答之
泊洗溪驿
送福唐林氏兄弟
和林子苍湖亭晚酌
次繁昌邑宰梅双溪韵
栖吴山
同幕府杨子丞李伯真避暑乌石上晚酌天章台
度岭于崇安命棹建溪
山之英寓所观壬午进士题名记有感
与友宿传法寺
三月晦日郑友云招饮
答王经历庭训
舟过武夷
寒山寺
雩都县西禅田寺有生佛甚灵殿后有竹十三竿云是佛在日所敲之竹即今 ...
刘秘监山水
挽安童参政先任兴化太守后任参政分省兴化
中元回家拜祭感怀
再用明之韵
太平驿和月林野间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