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陆深
竹阁开林樾,兰舟过石塘。岁年占五谷,风物近端阳。
辛丑归途中绝句八首 其三
村村喜麦黄,南风散初暑。古岸绿阴中,行人自来去。
与余方池草池兄弟游三岩
山下三岩逐二难,春风初试杏花寒。人情倦去方惊老,江面东来渐觉宽。
一代交游论出处,百年身世杂悲欢。浮云本是山中事,欲为苍生起谢安。
辛丑归途中绝句八首 其二
弱柳风前转,新凉水际浮。莼鲈如有待,归日正逢秋。
重阳后六日登镜光阁五首 其二
天涯秋色倍思家,南雁归来万里沙。今是重阳第几日,登高无处问黄花。
视牲 其一 厢斋居
向晚郊坛第几巡,愿储精意奉明禋。愿来路熟浑忘远,西北山多欲碍春。
终见牛羊歌帝右,未因鼷鼠变斋晨。东风又遍天街草,御辇须怜碧玉茵。
步虚词四首 其四
溪后溪前路百盘,白云常护礼星坛。麻姑使者传书到,一派箫声双紫鸾。
十月六日晚登大安门楼望雪山
岁晚天空旭日晴,雪山当面始分明。登临到我元无约,风景于人似有情。
楼阁欲从千里见,云烟谁借一朝清。不知地位高多少,瑶树琪花近五城。
辛丑归途中绝句八首 其四
日落山烟紫,林深暝色寒。殷勤问前路,今夜宿新安。
和答陶南川兵侍
晓开画鹢带遥山,夜泊溪渔细柳湾。夜雁逢时知北乡,莼鲈有约待南还。
虚传海外千年药,且向人间一日閒。寄语隔船陶士雅,故园新笋鹿胎斑。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 其十四
侍儿日日报花开,白白红红尽手栽。我自白头春自好,莫教风雨便相催。
雨窗春兴 其二
溪山叠叠雪初寒,江水悠悠一钓竿。着得羊裘竟何益,蓑衣和月下前滩。
点绛唇 冬日怀乡
千尺京尘,斜阳没处西风弄。小楼夜永。铁马丁当动。
衬贴愁怀,那更寒筹送。泪痕冻。天涯不了,遮断还乡梦。
华侍读鸿山以红毡纻靴相赠奉谢
紫毡丝履慰新寒,扈从秋陵路几盘。飞舄空传云外到,舞裀不数掌中看。
著来红软身先健,卧对青山梦亦安。情似绨袍人似玉,满怀琼玖报应难。
有数燕递营一窠若人之伴工然者偶成
湖上云开水漫波,绿阴庭院昼清和。梁间燕子如呼侣,相伴衔泥垒旧窠。
咏石七首 其五 剑石
葛陂化为龙,八公亦鍊石。借身远报雠,凝血今成碧。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一 万岁乐
五百昌期嘉庆会。启圣皇龙飞天位。九州四海重华日,大明朝,万万世。
史泾西发
西去青山入望多,栋花风信水云和。田家秧马黄梅雨,谷口渔榔白苧歌。
星馆宛如天上列,画船疑向镜中过。人生合住江南老,何处沧浪与碧波。
秋水篇
江南洁修多水芳,紫菱翠荇下紫塘。紫塘遥接芙蓉渚,晓妆亭亭沐秋雨。
摘花美人云锦裳,郁金香佩双鸳鸯。家住湖南碧湾里,碧烟如纱拍湖水。
少年射策蓬莱宫,文彩隐映芙蓉红。珊瑚十尺空自好,灵芝九茎何足道。
一为君歌秋水篇,济川稳汎木兰船。若论颜色休嗟晚,竟堪持补君王衮。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五 四边静
天启嘉祥。圣主中兴正纪纲。颂洋洋,功荡荡。国运隆昌,万载皇图壮。
野葛篇
野葛不入口,生啖一尺长。一尺长,何如一寸良。我不毒人,人谁毒我。
毒我我有命,毒人其又可。于乎啖葛郎,空使葛挂肠。
图身不死心则亡。
陆深
(1477—1544)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572篇诗文
晨兴见白发
东家行
和王元章梅花酬姚时望
分题灯下细书寿副宪卢师召乃翁
新秋别三首送唐士回 其三
壬寅中秋夜同姜明叔王元采玩月
扈跸词三十二首 其七 奉旨三品乘轿
大贺词八首 其三
怡菊歌赠童相士
和蒲汀显陵道中柳阴小憩四首 其四
为方思道题画眉折枝
坐月效古
临清车行
新城趋涿州喜见西山
圣驾临雍词八首 其一
恭拟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上册乐章 其五 彻馔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 其十六
青杏儿 寒夜斋居
念奴娇 同费钟石宗伯再和桂洲扈驾南巡
拟古三首 其三 拟孟冬寒气至
初夏移舟天马山过嘉树林听僧道净弹琴
鳌峰草堂歌十首 其五
闵雨词
和宫端后渠玉亭赏莲之作
赠别安鸿渐给舍四首 其一
瀛海图为李宗易谕德歌
经筵词二十首 其十八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十三 御銮歌
扈跸词三十二首 其四
閒居拟陶
病起清河阻过因删次俚语
过黄宪墓
和安鸿渐登楼曲四首 其二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十二 开天门
雨中汎舟闻座客琵琶
辛丑归途中绝句五首 其四
叠韵荅严介溪赏莲
秋日慧昭寺访旧迷道
临城道中
送王存约赴惠州
清明前一日过毗陵
宝丝灯屏歌
病起清河阻风因删次俚语
题来青轩次韵
与介溪联句
利路纪雨八首自广元至柏林驿适久旱得雨口占识喜 其七
梅雪绝句三首 其三
念奴娇 秋日怀乡再和介翁
莫老虎
初夏五首 其五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 其九
和安鸿渐登楼曲四首 其四
龙凤洲
江湖览胜
道院夜酌联句三首 其一
观水碓
恭拟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上册乐章 其四 终献
赠别安鸿渐给舍四首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