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陆深
细草缘层砌,幽禽语画梁。好风排户入,吹散午时香。
初夏五首 其三
林日不到地,溪风常满船。雨馀黄犊健,天际白鸥眠。
大贺词八首 其八
字字亲将惠泽颁,十分湔洗到愚顽。先皇多少心中事,丹凤衔来一纸间。
苍鹰图
苍鹰瞥地风萧萧,狐耶兔耶狂欲跳。老拳未放轻一攫,侧目政尔愁双翘。
天空秋老关塞晚,落日孤林万山远。览图令人气满膺,荆榛匝地移兰畹。
林生五岭太平人,何事落笔心先嗔。忠贞立朝奸佞惧,貔虎负壑山林春。
锦衣周君人中杰,意气要与图争烈。封侯万里看下鞲,一洒平芜遍毛血。
中秋节后黄葵作花满园甚富病起坐对二首 其一
满院晚葵秋日清,裹头强起坐前楹。谁云欠却看花福,病里看花别有情。
龙凤洲 其二
胡家女嫁朱家妇,复向朱家作贤母。妇贞母慈两无负,冰玉飞声荼茹口。
十一日安陵始得风过桑园
人生快意宁有此,帆腹饱风走溪水。忆昨跻攀分寸间,今之北船无乃尔。
天公大运讵两全,怨者自怨喜自喜。半生纷逐向畏途,首肯分明到物理。
华阁滕王高宴中,青衫司马扁舟里。古来此事信有然,坐看明月江心起。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四十八 朝天子
文班武班。欢动承明殿。礼成乐备颂声喧。真咫尺,仰天颜。
日照龙鳞,风回雉扇。翠蕤旋,奉仙銮。云间斗间。五色奎章灿。
绿雨楼赏月联句二首 其一
淡云疏雨弄清光,尊酒南楼共晚凉。灯影照窗人语静,乌飞绕树漏声长。
阴晴谁谓关离合,圆阙情知是抑扬。此夜万金难买得,归程休促马蹄忙。
秋日无聊偶然作
问余何事每悽然,尺璧光阴阅岁年。旧读书今存蠹穴,新缝貂巳剩鹑悬。
常馀孤枕还乡梦,频乞东家买药钱。自信英雄须到骨,业身随处了尘缘。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四 一奏上万寿之曲
圣主垂衣裳。兴礼乐,迈虞唐。箫韶九成仪凤凰。日月中天照八荒。
民安物阜,时和岁康。上奉万年觞。胤祚无疆。
丙寅元旦待漏
参横斗转晓相将,迢递宫门漏水长。不见满朝环佩响,坐弹冰泪忆先皇。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十七 新水令
圣德精禋格昊穹。一大统,四夷来贡。玉帛捧,文轨同。
世际昌隆。共听舆人颂。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 其十九
遥闻大药驻衰颜,我付行藏与鬓斑。多事一春眠白日,无言十里对青山。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七 二奏仰天恩之曲
皇穹启圣神。钦乾运,祗郊禋。一阳初动霭先春。万福来,同仰至仁。
祥开日月,瑞见星辰。礼乐协神人,宇宙咸新。
扈跸词三十二首 其四
画衣楚楚间青黄,佥点民间俊秀郎。未到御前先教习,递分班次列成行。
经筵词二十首 其十九
斋辰服次圣躬劳,浅淡垂衣宝座高。昨日御批传帖下,龙纹重整赭黄袍。
晓过咸寨
壁间黯黯路漫漫,茅舍鸡声夜向阑。浮世无端浑似梦,春来客梦更无端。
三日雨后登俨然亭
萧萧竹树夹溪深,一雨初晴长绿阴。真意倘违空老大,野芳虽少亦山林。
好风似旧穿高榻,流水如知绕素琴。东去大江知到海,为谁烟浪送归心。
端午词二首 其一
碧青艾叶倚门斜,寂寞深宫有底邪。几度思量背同伴,暗分咸水引羊车。
沛县二首 其一
人言捧土塞黄河,丞相开河怨亦多。晓日卧龙冈上望,白沙如绣涌层波。
陆深
(1477—1544)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572篇诗文
阳春曲十首 其十
扈跸词三十二首 其十八 保安道中大风
叠韵荅严介溪赏莲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四十九 万岁乐
送陆良弼调楚雄
安山道中晚棹
见竹篇
我有平生人二章 其一
青杏儿 寒夜斋居
辛丑归途中绝句八首 其三
天津棹歌六首 其四
山居八首 其三
搏狼篇
唐夫人五解 其三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 其五
内丘大风尘
春野
率童仆出田
经筵词二十首 其七
恭拟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上册乐章 其六 还宫
十二日试灯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三十六 九奏乐太平之曲
经筵词二十首 其十三
送胡汝载丞武昌
蓉溪书屋为金司寇
南还途中有作
瑞应堂留别所知二首 其一
架石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 其九
题文徵明画
过丛台
次韵黄如英听管生弹琴
初夏八首 其三
经筵词二十首 其十一
暮至清源
出北郊候入金绳寺独坐
书扇寄黄竹泉
发昌平
怀都下友人
予家旧藏潇湘图聊因旧题各成短咏八首 其七 远浦归帆
野葛篇
送陆生归
閒居拟陶
西岩诗 其七
谒曹九峰先生墓
天津棹歌六首 其五
丑奴儿 其一 咏阁前芍药
玉华杂咏七首 其三 万柳塘
自睢阳入梁有怀何雁峰宪副
夹马营大风
漫兴五首 其三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 其二十一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二十三 水龙吟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四十四 天下乐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四十三 看花会
发谷亭
甲申元旦待漏入县斋随班
雪后次西峰韵二首 其一
出北城与严唯中倪本端同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