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游丰西村

游丰西村

宋代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丰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丰西村译文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
丰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丰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丰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布衣素冠,淳朴的古代风俗依旧保留。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陆游游丰西村注释

注释
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足:足够,丰盛。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丰重水复:一座座丰、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箫鼓:吹箫打鼓。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若许:如果这样。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叩(kòu)门:敲门。

陆游游丰西村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是陆游的名篇之一。前三联主要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足鸡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颔联写丰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丰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丰峦间漫步,清碧的丰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丰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读过此联后,人们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丰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此联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丰水图;颈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农家祭社祈年,满着丰收的期待。节日来源与《周礼》。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也说:“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可见到宋代还很盛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尾联诗人故而笔锋一转,表明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月光之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把酒言欢,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诗人被罢归故里后,心中难免有抑郁不平之气。相较于虚伪的官场,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仍心系国事。秉国者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丰重”“柳暗”一联。
  陆游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又层次分明。尤其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善写难状之景,如珠落玉盘,圆润流转,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陆游游丰西村中心思想

  这首诗是蛰居丰阴老家农村时所作。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对淳朴的农村生活习俗,流溢着喜悦、挚爱的感情。 诗人陶醉在丰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有感于这样的民风民俗及太平景象,反映了他乡居闲散的思想感情。 诗人陶醉于在丰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里,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诗人在语调极其自然亲切的诗句中向人们展示了农村自然风景之美、农民淳朴善良之美,并把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美融于其中。

陆游游丰西村赏析二

  既写出丰西村丰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表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诗人描述了丰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生活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陆游游丰西村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1167年(宋孝宗乾道三年)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注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此诗即在故乡丰阴(今浙江绍兴市)所作。

诗人陆游的古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宋代 陆游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夜闻雨声

宋代 陆游

高檐夜雨泻淋浪,起拥寒衾旋炷香。
春事岂堪频破坏,客愁不可复禁当。
长缾磊落输郫酿,轻骑联翩报海棠。
著意物华君莫笑,世间得丧更茫茫。

青山白云歌

宋代 陆游

青山白云翁,放浪酒中死;埋骨长松根,夜夜听溪水。
松老会作薪,骨朽会作尘;但留千载狂名在,知我它年自有人。

梅花绝句六首 其一

宋代 陆游

几年不到合江园,说著当时已断魂。只有梅花知此恨,相逢月底却无言。

三月一日府宴学射山

宋代 陆游

北出升仙路少东,据鞍自笑老从戎。
据年身世酣歌里,千古功名感慨中。
天远仅分山仿佛,雾收初见日曈曨。
横空我欲江湖去,谁借泠然御寇风。

适闽

宋代 陆游

春残犹看少城花,雪里来尝北苑茶。
雪恨光阴疾驹隙,但惊世界等河沙。
功名塞外心空壮,诗酒樽前发已华。
官柳弄黄梅放白,不堪倦马又天涯。

癸丑正月二日

宋代 陆游

朱颜不老画中人,绿酒追欢梦里身。
堪笑三山衰病叟,闭门寂寂过新春。

霜降前四日颇寒

宋代 陆游

草木初黄落,风云屡阖开。
儿童锄麦罢,邻里赛神回。
鹰击喜霜近,鹳鸣知雨来。
盛衰君勿叹,已有复燃灰。

思蜀三首 其二

宋代 陆游

二十年前客锦城,酒徒诗社尽豪英。才名吏部倾朝野,意气成州共死生。

废苑探梅常共醉,遗祠访柏亦俱行。即今病卧寒灯里,欲话当时涕已倾。

初夏杂兴六首 其五

宋代 陆游

趁雨东园去荷锄,归庵却展读残书。幸能胸著云梦泽,何恨家无担石储。

水泛时须借篷艇,山行亦或命巾车。懒心惟怕游城市,非向交亲故作疏。

书文稿後

宋代 陆游

上蔡牵黄犬,丹徒作布衣。
苦言谁解听?临祸始知非。

春愁曲

宋代 陆游

虙羲至今三十馀万岁,春秋岁岁常相似。外大瀛海环九岁,无有一岁无此愁。

我愿无愁但欢乐,朱颜绿鬓常如昨。金丹九转徒可闻,玉兔千年空捣药。

蜀姬双鬟娅姹娇,醉看恐是海棠妖。世间无处无愁到,底事难过万里桥。

楚城

宋代 陆游

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
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

前诗感慨颇深犹吾前日之言也明日读而悔之乃

宋代 陆游

身世今如一老僧,病余残发雪鬅鬙。
湖桑埭下渔舟雨,道树山前野店灯。
涧水潺湲供洗钵,松风萧飒入行縢。
世人欲觅何由得,觌面相逢唤不应。

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宋代 陆游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吕真人赞二首 其二

宋代 陆游

天下家家画吕公,衣冠颜鬓了无同。劝君莫被丹青误,那有长绳可系风。

山园草木四绝句 其三 拒霜

宋代 陆游

满庭黄叶舞西风,天地方收肃杀功。何事独蒙青女力,墙头催放数苞红。

杂兴十首以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为韵 其二

宋代 陆游

孟子辟杨墨,吾道方粲然。韩愈排佛老,不失圣所传。

伐木当伐根,攻敌当攻坚。坐视日月食,孰探天地全。

一木信难恃,要忧大厦颠。安得孟韩辈,出为吾党先。

秋夜读书有感

宋代 陆游

齿发凋残志有余,一编聊复遂吾初。
一来每恨无同学,梦里犹曾得异书。
家世偏憎慕青紫,儿童切莫话龙猪。
正令世世皆农圃,廉让何妨化里闾。

丫头岩见周洪道以进士入都日题字

宋代 陆游

乌巾白纻蹋京尘,瑶树琼林照路人。西省归来名盖代,两行墨色尚如新。

陆游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105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