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从军兴平

从军兴平

宋代 罗公升

废墟起寒烟,饥鼠意自妥。
十年行脚处,重到无一可。
乾坤钟厄会,推择乃及我。
东皋两犁手,长戟三岁荷。
治丝惭益棼,杯水不救火。
穷山高马齿,华屋实野果。
平生疏懒报,岁晚困羁锁。
有如醉行人,日暮路益左。
未须说神仙,大福在无祸。
但当求蒲团,不须梦狨坐。

诗人罗公升的古诗

挽何见山二首

宋代 罗公升

大父平生友,惟公意莫违。
山嵇欣月托,张许竟同归。
光岳留英笑,阳秋见是非。
终天臣子泪,今日重沾衣。

寄萧高风

宋代 罗公升

义气凌秋日,高怀亘海云。
古人如取友,天下独逢君。
暑退颜何似,书疏梦却勤。
木瓜何以报,明月为君分。

入书室东垣有神光自几案出 其三

宋代 罗公升

征鸿且勿飞,我凭问长安。长安在何许,征鸿亦良难。

世狭日月短,气缩天地悭。春色岂不深,风雨犹晚寒。

闻息有变

宋代 罗公升

斗粟将谁憾,关弓只自怜。
竟成瓜蔓摘,深愧棣华翩。
甘苦同三月,幽明冀百年。
衰宗更如此,愁绝古松烟。

挽章

宋代 罗公升

忆昔垂髫日,相期志已深。
国家当日事,父母此时心。
劫火分南北,秋风隔古今。
病躯可堪此,无泪足沾襟。

七绝句 其三

宋代 罗公升

贾生空痛哭,汉吏孰分忧。谩倚天为命,天命不自由。

发湖州二首

宋代 罗公升

秋色频於客鬓加,归期犹自叹无涯。
行缠剩欠江湖债,未著袈裟已出家。

疏渠

宋代 罗公升

疏渠行活水,水鸣空院幽。
堂坳地母小,中有万里流。
向来手拮据,华屋俄荒丘。
犹余愚沟迹,洗我中山羞。
九河且平陆,起灭况一沤。
相娱亦聊耳,南涧何多忧。

秋夜观书

宋代 罗公升

秋夜不可奈,孤灯耿残书。
书中何所陈,兴亡鉴贤愚。
心兵忽森起,掩卷长嗟吁。
童子问我言,自古夫何如。
小人计目前,君子思远图。
双髀骨已满,揽镜犹故吾。
跼蹐蚁封里,负此六尺躯。
投桃勿复道,候虫吊风梧。

辟地 其二

宋代 罗公升

四海风涛日,谁欤柱急流。山东雄剧孟,蓟北化田畴。

气静天阍晚,星沉戍角秋。如君关气数,宁不重嫠忧。

入书室东垣有神光自几案出三首

宋代 罗公升

若以俗眼观,荣枯几翻手。
若以法眼观,穷达竟何有。
吾身以觉赘,身外安足守。
若□谢□□,为我作不朽。

燕城读史 其十四

宋代 罗公升

李生平生嘻佛法,厕筹拭面邦计空。那知铁马浮江日,却是神僧建塔功。

旅坐

宋代 罗公升

负却征尘债,飘零迄未休。
孤蓬江貯梦,深巷雨添愁。
山色分浓淡,禽声互去留。
班超亦良苦,万里觅封侯。

偶赋二首

宋代 罗公升

定力了万花,正眼空须弥。
俯仰天地空,此身亦如遗。
平生空洞腹,不受俗子窥。
奈何区区者,妄俗求吾嗤。
欣须对南山,但见云度迟。
却后百五岁,举似尔辈如。

牢落

宋代 罗公升

牢落岁时晚,天寒游子悲。
机几如赵壹,舌不救张仪。
梦短鸡声急,心飞雁足迟。
乱愁已堪织,零雨更如丝。

曹操疑冢

宋代 罗公升

汉文因山事已定,曹操疑冢忧更深。
假饶掩得腥臊骨,难掩欺孤一片心。

题邹安斋诗卷

宋代 罗公升

兵馀十八载,乃忽见此诗。乾坤发危涕,未论言语奇。

古音乃泗磬,丽色藻鲛丝。想见堵墙人,倾倒落笔时。

奈何清平调,变入寒笳吹。苍茫同谷意,天遣放厥词。

墓槚忽可材,所患访何迟。空馀两家子,把卷惊合离。

九原不可起,可起更可悲。祝君藏名山,小作千岁期。

食新稻

宋代 罗公升

野人何所赠,金粟眩双目。
吾庐幸徒壁,恐受贾祸速。
熟视心始平,中有稻一斛。
开囊带风露,入釜间黄绿。
云碓明珠跳,甆椀幽兰馥。
已分先农余,不假惠伯卜。
侑以手种松,领此一岁熟。
大笑老杜陵,橡栗款空腹。
天不怜万民,何以生百谷。
所惧风雨疾,翻使风雨覆。
倘无飘泊忧,田舍有余福。

散慵

宋代 罗公升

散慵陟岚岭,恰与落日平。
天秋万宇淡,尽见山水情。
遥烟破众寂,危花疑月明。
川原自潇洒,衣袂皆风声。
鉴空识本性,凭高失平生。
苍然暮色合,兴尽心复惊。

客楼次韵单中怨

宋代 罗公升

白刃交飞楼下楼,却教骑马逐吴钩。
江南此去无消息,只听鸿声认妾愁。
罗公升

罗公升

罗公升,字时翁,一字沧洲,永丰(今属江西)人。宋末以军功授本县尉。大父开礼从文天祥勤王,兵败被执,不食死。宋亡,倾资北游燕、赵,与宋宗室赵孟荣等图恢复,不果。回乡隐居以终。有《无名集》、《还山稿》、《抗尘集》、《痴业集》、《北行卷》等,后人合为《沧洲集》五卷。事见本集附录刘辰翁《宋贞士罗沧洲先生诗叙》,清同治《永丰县志》卷二四有传。 罗公升诗,以清金氏文瑞楼钞《宋人小集六十八种·宋贞士罗沧洲先生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沧洲集》(简称四库本)。► 7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