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罗洪先
玄草乌芜后,青山自一丘。善和书遂逸,靖节诔空留。
生死同秦腊,悲欢在国谋。黄钟閟大雅,吾道几沈浮。
移崆峒山庄
嗜寂能安土,移栖欲近田。还因数椽旧,得此一区偏。
墙短从山入,庭虚待月悬。宁知师俭意,于分且宜然。
四日至洞见梅
春日初临已艳阳,石门自启入青苍。莫言洞里无供给,已咽梅花到骨香。
凤西刘君自太平节推入贺万寿适擢武选有赠
金鉴千秋献玉京,当涂司理早知名。忽迁百将专衡地,正听三陲奏凯声。
铁券少侯随下拜,锦衣近戚避前行。署中厅壁题名处,先号如存可有评。
谭御史巡隆庆 其一
绣斧向边城,萧萧骢马鸣。黄花经绝塞,独石树前旌。
乘月旄头暗,惊霜鹑尾轻。何忧李广辈,塞外不横行。
知几卷 其一
一杯谈笑动奇兵,何必危桥始动情。烟雨春江花似锦,行人谁识鹧鸪声。
题南源庵壁
一宿东山下,山高云雾深。何时重策杖,月出听猿吟。
赠大司马东塘毛公征安南 其一
天王怀异域,尚父远专征。万里军容动,三年庙算成。
河魁占上朔,海若避前旌。不待过铜柱,交酋自请缨。
旅怀 其四 忆岳阳楼
洞庭南望水云乡,一棹秋风忆岳阳。波静霁山分桂粤,涨清朝雨在潇湘。
频闻戎马惊溪獠,一卧江湖逐楚狂。不为雁声催岁晚,月明随处有沧浪。
罢试有感
逐逐风尘耳目交,又将绮语向人抛。何当收拾真囊橐,月下柴门静自敲。
次三符翁韵 其一
偶学山丛一献花,擅场胜句与传家。补天自愧无才力,空仰琼章耀锦霞。
会荆川归
不出深山今几年,湖边又上李膺船。芝城夜雨初怜别,岩寺松风且寄眠。
自笑多岐成役役,何如一息守绵绵。归来尚喜庭柯在,欲话相逢已㗳然。
舟中对月
旅行无与晤,初月在江干。共载中流去,遥随永夜看。
注阴深灌木,抱影散平湍。但取明珠近,宁为沧海叹。
湖上别龙溪
河汾门下几人过,屡见其如遽别何。一月斋心仁义外,三年横口是非多。
诸生避席从相问,童子濯缨来和歌。我亦投竿伤岁久,欲随东去钓沧波。
展先涧谷府君墓 其四
直躬偏疾恶,华发向青丘。道继云林后,诗同山谷留。
五噫空饮恨,万石不贻谋。岁岁逢寒食,溪蘋带雨浮。
舜敷将发 其二
解佩惨何言,把酒翻成泣。荒郊人已遥,远岫自初入。
予恋南枝稳,君趁北风急。行马思故群,踌躇岐路立。
午日青原山中共善山晴川东廓明水诸公燕序
一径穿云万木深,高厓曲槛昼萧森。同心人与兰熏对,多病身萧艾节临。
自笑行踪经石滑,谁从闻性辨钟音。年来渐识窗前草,不借菩提树下阴。
闰九日石莲洞
季秋逢再闰,佳节复重阳。故向分阴惜,偏忻九日长。
菊迟如待客,酒至且流觞。莫厌登攀意,良时未可忘。
刘两峰见枉
久雨人事断,新苔入空阶。扣门者为谁,问之乃吾侪。
癯然野鹤姿,风韵亦何佳。相看但一笑,不我疑形骸。
叹息卓尔域,千古曾几谐。目击中有存,意会言无乖。
攀留踰信宿,别去当谁偕。悠悠东皋上,三岁轸予怀。
匡庐
曾踏匡庐百万峰,丹崖赤瀑紫云重。传闻绮阁遥相望,总为金芝不易逢。
夜坐 其二
林深山径幽,苍苔蔽白石。闭门今几时,物态异畴昔。
罗洪先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593篇诗文
与日者
送女兄夫周龙冈北上 其二
丁巳六日洞中作是时春已踰旬梅萼未吐
夕泊文江邑中故人追饯至滩市
四嗟诗别弟也邃夫如南雍其兄送之江上不能独归而作 其二
寓天宁寺戚可大兄弟归省
晚坐 其三
万鹿园总戎卧病临江邀晤天王寺
误传寇至邻曲尽奔
南旺湖
赠九江陈兵宪 其五
重别袁迪并柬赵中丞 其二
论学 其二
寿外父大仆曾符翁时年七十九 其二
昭君词 其三
送伍敦夫张以敬万曰忠周崇甫罗庭猗曾于健刘静之会试
张寒泉丈人诗来拟予文山一峰之列时以外游未缘接使既下世其嗣中丞 ...
昭君词六首
白鹿洞
洞中种芙蓉
赠周慎斋任腾越
晨述
邃夫弟初入南雍
送郭检讨省觐归山西
题王龙溪洗心亭 其二
称拙
赠九江陈兵宪 其一
别茶陵火田尹南甫尚御尚期尚程德先寿先诸君
寄殷虚白
题云储洞梦楼
游衡晓发 其二
丙辰七月十一日作
饯同年薛畏斋 其二
题江湾北川堂
大慱存斋王君自沙县致仕初归对饮有赠
赠友人应贡
岭南令
同江送从兄廷章之秦将取道入燕问官
重别曾于健会试便省觐
同黄洛村宿罗田岩
送河南教谕
昭君词 其六
毗陵舟中怀唐荆川
寄孙锦衣 其一
左顺门捧敕授日本使臣
邹东廓先生七十
游龙虎山 其二
出京道中作
寿桃林一愚伯八十
真州别友生
赠心渔钱公
壬子除夕
晴日江上
至全椒赠戚南玄
菊林
清明日过南禅有怀李伯实
笔山歌寿傅翁
赠黄勿斋赴永明令
景德镇观御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