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用扬龟山此日不再得韵送马生归南海

用扬龟山此日不再得韵送马生归南海

明代 罗伦

玄黄浩无极,沧溟忽枯桑。况乃么么生,浮云度虚苍。

聚散倏忽间,惜此分阴光。方寸渺六合,太极丸阴阳。

气机乘出入,寂感无边方。存亡繫掺舍,泰山远毫芒。

冰渊视临履,安此终然臧。利剑一入腹,欲火肺肝戕。

云子委尘泥,至宝珍秕糠。襟裾衣牛马,四大空昂藏。

包羞含遗臭,焉能复流芳。咨尔媚学子,有欲斯无刚。

及时醒大梦,昼夜驰徬徨。仁宅固云广,义路亦已长。

居由圣所与,旷舍成荒庄。马生南海来,玉质披天章。

脱迹露轩冕,游心声教场。谦受若虚谷,忘悔同牵羊。

颛师学干禄,颜回诚坐忘。毫釐谬千里,先几宜自强。

寒雪立未消,朔风上归航。脊梁尔铁硬,一担挑纲常。

仰视白日旧,万古何当忘。负兹彼绵力,䀌然我心伤。

行迈励无斁,罔念圣作狂。

诗人罗伦的古诗

毛氏西园次容彦昭

明代 罗伦

毛氏西园好,溪南未有之。参横虎出夜,松暝鹤归迟。

病骨青藜杖,秋香短竹篱。小窗孤榻在,合眼见巢夷。

二十一日梦

明代 罗伦

野仙才割白云房,夜静梅花试玉香。一段春风无限力,几翻推倒紫霞觞。

题徐迂斋匡庐秋霁图用前韵

明代 罗伦

东南秀色甲天下,无限秋光落酒杯。紫盖黄旗山色见,光风霁月草堂开。

群雄已散浮云梦,此老犹寻白鹿来。欲刬匡庐塞彭蠡,中原万里入平裁。

鉴湖书屋

明代 罗伦

湖上秋光碧万寻,吾伊声里日千金。莫教平地风波起,一镜秋毫坐古今。

湖西八景次陈石斋韵 其四 玉冕晴云

明代 罗伦

坤厚载神秀,雨旸时若之。沛然泽下土,乃与天公疑。

朝隮已肤寸,熯旱方此时。虹霓慎勿见,群黎生苦饥。

题饶雯峰山水四首 其四

明代 罗伦

层阴闭六合,万径无行踪。老翁不僵手,一丝繫春风。

题界江李文光八景继陈公甫作

明代 罗伦

石斋天下士,落笔浩纵横。江山欲改色,星斗芒寒明。

界江忽在手,万里随君行。龙眠久黄土,此画天无精。

想当盘礴时,半夜雷霆惊。依依古槐柳,不谢东风荣。

紫烟生瞑色,霁月涵秋清。宛宛牧童起,翳翳渔灯青。

摩诃乱吾伊,夜静如闻声。舍弟广东来,念子江湖英。

唾壶歌欲缺,玉笥嵘苍冥。

送何廷秀按察河南

明代 罗伦

西风秋意满陶园,采采黄花泛此樽。醒醉百年消日月,行藏今日任乾坤。

中原藩镇诸公在,北极朝廷万世尊。老病多君恋明主,梦回欹枕钓蓑温。

天上人间

明代 罗伦

吾庐依北斗,人道是东山。云卧星槎稳,天中帝柱閒。

路由黄道表,人在紫薇间。谁捧三竿日,凌烟梦未还。

寄谢元吉

明代 罗伦

曾见西湖柱史歌,长歌三日遏云和。雷霆白昼果在地,牛女清秋无渡河。

淮西草木色不改,衡阳花柳春何多。几时携取陈夫子,淡月疏烟醉碧萝。

思亲堂为建昌王垣赋

明代 罗伦

青青涧畔松,不为霜雪衰。凿凿涧中石,不为流水移。

胡为白发人,忽若朝露晞。长夜去冥冥,儿心宁不悲。

泣血不到地,滴著身上衣。衣当有时弊,儿悲无已时。

儿身匪金石,不死将何为。生当长相思,死当长相随。

和缉熙过毛英懋西园隐居

明代 罗伦

肝肺赢馀五亩春,草堂云暖小山贫。尘中物色元无我,林下心情见此人。

鹤伴野翁梳白发,蝶随春色上乌巾。褰衣细问西园老,怕有人家可并邻。

戏赠明仲弟

明代 罗伦

看君即欲看明道,无那苍生福未缘。鹤顶渐红朝日表,蝇头初黑退花前。

官闲尽尔还诗债,老去堪谁送酒钱。莫道府中无职事,闭门犹自抱风眠。

横月亭

明代 罗伦

梧桐枝上横天飞,天空云净秋迟迟。书台万古生清晖,人心万古圆明时。

寄庐陵梁德刚归自楚

明代 罗伦

天上人间第一家,善声今已著中华。元龙湖海归来日,洞里东风醉紫霞。

六合玄云

明代 罗伦

东华光景俨南华,六合风花属我家。试上云楼足清赏,与君长醉赤城霞。

十月初三日梦

明代 罗伦

酒畔逢春手莫停,耳边莺语大分明。闲花野草春全赖,遇著东风一样生。

陈舜明泰斋

明代 罗伦

秋候天如水,风清月正明。浮云断一点,长望泰阶平。

卧龙岩次容彦昭

明代 罗伦

夙昔慕至宝,寻此蜿蜒蟠。逶迤到龙门,落手骊珠寒。

掌中见明月,眼底无琅玕。飞潜各有会,与尔隆中看。

清风洞次容彦昭

明代 罗伦

问尔来何际,来从象帝先。后灵噫紫府,和气荡光天。

骨冷龙眠处,魂清鹤梦边。古今浑不息,君子自乾乾。

罗伦

罗伦

(1431—1478)明江西永丰人,字应魁,改字彝正,学者称一峰先生。家贫好学,成化二年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抗疏论李贤起复,落职,谪泉州市舶司提举。次年复官,改南京,居二年,以疾辞归。隐于金牛山,专研经学,开门教授,从学者甚众。嘉靖初追赠左春坊谕德,谥文毅。能诗,有《一峰集》。► 20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