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邵宪副提学江西得冰字

送邵宪副提学江西得冰字

明代 罗钦顺

有美儒林秀,无惭国士称。文章明藻火,意气俯丘陵。

山雾曾藏豹,天风忽徙鹏。敕从中秘出,官就外台升。

正学推胡瑗,诸儒慕李膺。独持风采峻,会睹誉髦兴。

雨共芳尊歇,云兼别思凝。炎威方熇熇,珍重玉壶冰。

诗人罗钦顺的古诗

庚戌春赴南雍省侍秋半乃还颇有赋咏而亡其稿追忆仅得此下十章 其 ...

明代 罗钦顺

围棋决胜苦,回首李阳河。一鸟过江没,片云遮日多。

荻苗风里净,渔艇浪中俄。囊橐今垂罄,蹉跎可柰何。

慎轩为萧蒙绅赋

明代 罗钦顺

开轩面南山,山光浮几褥。高人时往来,幽花晚芬馥。

虽馀润屋资,不作守钱俗。理学二三编,自抄还自读。

因思两大贤,皆云慎其独。爰以慎名轩,大书常在目。

从知一念微,终若秋阳暴。毫发分公私,天渊异荣辱。

兢兢如捧盈,洞洞如执玉。敢萌机变心,况举横行足。

芳誉蔼当年,清风振乔木。允副交游期,亦萃家庭福。

柱史明知人,其言固可覆。何时一樽酒,为子歌淇澳。

次曾蠡海贺进阶韵

明代 罗钦顺

碧山真隔紫宸朝,石濑溅溅远市嚣。衰钝已惭金作砺,光华那称玉围腰。

误烦诏旨来空谷,复枉诗筒过野桥。一寸丹衷何所似,华封三祝大哉尧。

九日同彭景武春官徐舜和汪抑之器之三太史白云观登高

明代 罗钦顺

人情都爱重阳好,尘世难逢笑口开。与子丁宁深载酒,及身强健数登台。

千山落木岚光老,万井寒烟暮色催。上马颓然乌帽侧,风流无让习池回。

次荥泽

明代 罗钦顺

星盖风帷夜复晨,日中荥泽偶停轮。不知济脉今安在,欲济洪流且问津。

次柏乡

明代 罗钦顺

远树浮青认柏乡,近城唯见满林桑。不知县吏清平否,试问家馀帛几筐。

过长葛

明代 罗钦顺

一番朝雨净浮埃,长葛云林望里开。风动轻帷如有意,好山东面送青来。

过卫辉

明代 罗钦顺

有斐诗篇且解亡,无名公迹故难荒。风埃不辨泉源处,惟见清流绕郭长。

幽壤重光为唐仁夫少卿赋

明代 罗钦顺

两度恩光照夜台,分明功自义方来。林间稍觉悲风静,地下都应笑口开。

碑表嵯峨天近止,山川盘郁气佳哉。旧灰未冷新烟续,长使赢金父老猜。

次良乡

明代 罗钦顺

琉璃河上俯雕阑,第一台前见北山。未入春明心已慰,五云光护六龙还。

示允迪允恕二弟 其三

明代 罗钦顺

非引勿登楼,遥青爱石牛。静观浑有得,高坐更无求。

日暖琴三弄,霜严酒一瓯。只愁江海上,无处着眠鸥。

梧冈三瑞图为曾主善姑夫题

明代 罗钦顺

三凤来何处,飞止梧冈树。冈上梧桐几百年,老枝新叶含春烟。

烟消日出天万里,三凤和鸣清俗耳。虞廷文彩何烂然,岐山遗响传周史。

灵物由来瑞太平,绝似曾家三弟兄。亚卿迈种皋陶德,两教都传伏氏经。

就中国教才尤敏,七步成章思无窘。百鸟喧啾徒尔为,岂知灵物殊凡蠢。

梧桐依旧凌霄高,枝上来来多凤毛。养成羽翮拚飞去,随时隐见畴能嘲。

哭孤峰伯父

明代 罗钦顺

昭代遗才老一簟,却凭高寿作恩官。乌纱对酒埙篪合,丈席谈经弁总攒。

病起尚怜黄菊晚,仙游俄上白云端。孤峰绝顶良宵月,愁向金陵洒泪看。

次韵王蓉江对雪效禁体之作

明代 罗钦顺

清光寒气坐来兼,野迥风微势转添。山路盖深时误马,竹枝擎重半欹檐。

奇思丙夜军麾急,静觉澄潭钓艇淹。白首并耕浑有幸,多收麰麦未伤廉。

寄李敬夫用其送行韵 其二

明代 罗钦顺

几载岩居梦亦清,手栽松竹喜初成。君王自合天明畏,我辈宁关世重轻。

残卷未容资蠹食,好山重许对鸡鸣。却愁心学人稀讲,满耳高谈了治平。

送邵宪副提学江西得冰字

明代 罗钦顺

有美儒林秀,无惭国士称。文章明藻火,意气俯丘陵。

山雾曾藏豹,天风忽徙鹏。敕从中秘出,官就外台升。

正学推胡瑗,诸儒慕李膺。独持风采峻,会睹誉髦兴。

雨共芳尊歇,云兼别思凝。炎威方熇熇,珍重玉壶冰。

次韵寄二弟并自述 其三

明代 罗钦顺

天涯书到动经年,字满长笺又短笺。小日弟兄原竞爽,一时名位总光前。

从知有道兴明哲,自信无媒合蹇连。身世未应容易了,古书何啻一囊钱。

次郾城

明代 罗钦顺

渡口孤舟往复频,两行灯火入重闉。途长马瘦饥僮仆,橐有馀粮旋觅薪。

送龙孔绍上舍还乡

明代 罗钦顺

浦树迎秋咽早蝉,江风吹雨润离筵。壮怀永结青云上,乡思遥驰白雁前。

伴得同声深酒盏,行逢佳景费吟笺。已看头角峥嵘见,此去宁容久在渊。

壬戌元宵应制 其四

明代 罗钦顺

舞态频更夜未央,渐看华月转东廊。烛龙夭矫天门迥,火树参差辇路长。

一笑独回春似海,三呼齐祝寿如冈。太平乐事浑难写,儗续卷阿第二章。

罗钦顺

罗钦顺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 3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