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承乏南铨同年诸公会饯于石潭少宰之第即席联句为赠余因赋短章留别三江以冢孙之戚不与时五月二日也

承乏南铨同年诸公会饯于石潭少宰之第即席联句为赠余因赋短章留别三江以冢孙之戚不与时五月二日也

明代 罗钦顺

金石交情向白头,一尊今日转绸缪。心同不道江湖远,材劣偏惭雨露优。

綵笔有神看并扫,明珠无价辱分投。秋来更喜多鸿雁,别后书应次第收。

诗人罗钦顺的古诗

复过苏州

明代 罗钦顺

千年事往不须悲,后此千言未可知。今日繁华天下最,我来刚费七言诗。

久雨次韵吴宁庵小词二首 其二 蝶恋花

明代 罗钦顺

祈祷精诚空自许。得势丰隆,肯听风排去。薪米经营谁得住。

舟行却是人行路。

时事关心朝复暮。禹甸茫茫,不见栽秧处。蛛网低垂纷乱绪。

梁间燕子都无语。

寿致政大司徒洪洞韩公

明代 罗钦顺

宰相从来自有真,故园消息几回春。故看冉冉低垂翅,赢取堂堂老健身。

鸟弄花枝春酒熟,山围寿域衮衣新。亦知海内瞻依在,还拟弹冠踵后尘。

送张敬亭都宪还宣城

明代 罗钦顺

优诏亲承返故乡,春山春水尽增光。悬车已遂题桥志,背郭应开佚老堂。

花坞嬉游诗转富,宾筵歌舞昼偏长。也知别有酬恩地,接武亨衢见两郎。

过邯郸午饭有蕈

明代 罗钦顺

几为膏粱错用心,饥肠吾已惯芝蕈。邯郸梦巧浑难说,七字哦成付赏音。

庆廖晴山太守八十寿 其一

明代 罗钦顺

三纪贤劳鬓有霜,恳辞符竹便还乡。恳游转觉朱轓贵,林卧偏怜白日长。

老圃寒花随意采,南山晴色捲帘当。从知鼓缶歌能壮,春酒如泉客满堂。

忆仲弟以六月六日上事 其二

明代 罗钦顺

桃花千树塞玄都,超佐薇垣帝渥殊。上事不妨沾暑雨,开门先合剪春芜。

农桑遍野家应给,寮寀同心德不孤。须忆少年兄与弟,青灯相对讲三谟。

复过丹阳阻浅久之方脱

明代 罗钦顺

平生行路喜迟迟,耐得如今阁浅时。似有高人骑骏马,也曾清昼陷深池。

成国朱公奉使安陆恭上兴献帝册宝

明代 罗钦顺

奉明园树九重心,目极南云思不禁。目册尊亲昭盛典,上公衔命惕冲襟。

花迎使节晴川丽,风引香烟晓殿深。登荐礼成归奏早,开筵应出赐来金。

送都宪丁应韶入长银台

明代 罗钦顺

著处圆融德称才,还因求旧领银台。看花莫问玄都树,把酒聊空白下杯。

心计向来勤独运,庙谟从此属参陪。有时双柏轩中坐,为道顽兄一味呆。

次应山

明代 罗钦顺

远山崷崒近坡陀,千室深藏宛一窝。莫道窝中无胜槩,须知平地有风波。

壬戌元宵应制 其四

明代 罗钦顺

舞态频更夜未央,渐看华月转东廊。烛龙夭矫天门迥,火树参差辇路长。

一笑独回春似海,三呼齐祝寿如冈。太平乐事浑难写,儗续卷阿第二章。

次临湘驿

明代 罗钦顺

冈阜连延半隐陴,清湘如带曲通池。犹闻屈贾悲伤赋,不见朱张磋切时。

送郑司徒致仕还乡

明代 罗钦顺

老至飘然谢宠荣,诏书优进地官卿。从知去国心犹赤,见说还山梦已清。

驿路暂依红树宿,海邦重订白鸥盟。维驹不尽今朝意,仰斗徒悬后夜情。

送龙孔绍上舍还乡

明代 罗钦顺

浦树迎秋咽早蝉,江风吹雨润离筵。壮怀永结青云上,乡思遥驰白雁前。

伴得同声深酒盏,行逢佳景费吟笺。已看头角峥嵘见,此去宁容久在渊。

送刘循理冬官公差之赣便道过家

明代 罗钦顺

官曹暂入身如客,省檄专承命自天。驿路年华南雁尽,故园春色小桃鲜。

功名正属三场后,弩矢宁烦百步先。何处诗怀应更好,郁孤台上俯晴川。

送朱克谐谒告还进贤

明代 罗钦顺

故园桑梓客边心,看遍春花思不禁。看告暂容亲药里,承恩终儗盍朝簪。

如云双鬓功名在,向日孤帆驿路深。莫道行囊无一物,王言何止重千金。

吴白楼重修清风亭有述次韵 其一

明代 罗钦顺

重把柔荑葺旧椽,楣间珠贝复齐编。清风暂作颂台主,黄阁还公未老年。

吴宁庵宗伯家园丝瓜有始蒂四五实者次韵 其始

明代 罗钦顺

生祥生到后园瓜,始信天亲积善家。始气分张还共蒂,五行团聚正交花。

题经大手丝成锦,赏泛深杯影辨蛇。灵种只疑传不得,未应无地长春芽。

送王慎简乃郎还安成

明代 罗钦顺

一见能令双眼明,谢庭兰玉不胜清。二南诗熟闻来日,五采衣悬别后情。

樯上万鸦淮浦树,江头百雉豫章城。经过数寄平安字,莫遣高堂白发生。

罗钦顺

罗钦顺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 3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