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罗二守复携酒送至新闸

罗二守复携酒送至新闸

明代 罗钦顺

云树十年多少事,画船尊酒故须深。那堪又作匆匆别,明日今宵两地心。

诗人罗钦顺的古诗

庚戌春赴南雍省侍秋半乃还颇有赋咏而亡其稿追忆仅得此下十章 其 ...

明代 罗钦顺

小酌初成醉,扁舟已出湖。乾坤双眼阔,江汉一峰孤。

龙窟深通海,茅封半属吴。北流平似砥,无复向时虞。

送求古叔还乡 其二

明代 罗钦顺

家庭肃穆团三从,肝胆轮囷总一身。况是早年曾共学,缊袍那羡锦衣新。

柬同里曾氏诸亲 其一

明代 罗钦顺

晴明天色中和酒,九世依然共一堂。知是源深流亦远,秪应相好莫相忘。

送杨长史之任

明代 罗钦顺

璧水溶溶老翠芹,湘潭春色又平分。湘长稳向王门曳,调古多从宦邸闻。

晓殿光华依大雅,晚窗消息付微醺。有时梦绕同寅地,莫遣缄书隔暮云。

凭虚阁宴饮次吴宁庵周大理韵各一首 其一

明代 罗钦顺

上方云起望来迷,下界闻歌客到齐。高会我叨陪末席,捷登谁肯犯旁蹊。

谈依日用诸乘小,气逼星躔万象低。吟罢不妨归路晚,绿杨无数鸟争啼。

送马汝砺太守还庐州

明代 罗钦顺

帆转濡须鼓急挝,儿童骑竹满晴沙。才倾别酒催行色,便有春风管物华。

云气暖通南省树,茶烟清绕使君衙。亦知抚字劳心在,留取功名入世家。

持节瞻云图为符台刘克柔赋

明代 罗钦顺

马首太行北,孤云渺江东。忡忡刘子渺,炯炯如狄公。

大江日夜流,云舒还复卷。王事有程期,游子安得返。

何时拜家庆,春酒碧于油。坐令回首处,变作綵云浮。

归装不自由,图画先春就。稽首附征鸿,封君千万寿。

示允迪允恕二弟 其二

明代 罗钦顺

非引勿登楼,襟裾或马牛。百年清自足,千古静堪求。

风动青纱帐,茶香白玉瓯。凭高时一望,春水正浮鸥。

戊寅春分日祀先礼毕奉大人合宴于中堂喜而有作

明代 罗钦顺

神驭初旋燕席张,东风花柳日偏长。圭田永食诸孙报,福酒分沾满座香。

歌舞总能娱大耋,笑谈时复得周行。归宁已荷天恩厚,吉礼参陪更有光。

寿徐大卿广贤八十

明代 罗钦顺

门题三凤烁金鸦,天柱东头第一家。官到大卿心更小,齿登中寿德弥嘉。

幽居地远江如带,仙侣筵深枣似瓜。从此耄期无用颂,灵椿原惯阅年华。

为欧阳牧之题竹二首 其二

明代 罗钦顺

此君吾所爱,一见心神融。由来律吕声,出自空洞中。

岁寒凛无恙,叶叶皆清风。

送王实庵太宰致仕

明代 罗钦顺

承诏归田鬓未皤,好山徐奉板舆过。人生盛福今如此,身外浮名更若何。

四海均平藏妙用,三朝遭际足恩波。梦魂傥忆留都景,飞示新篇莫厌多。

瀛洲雅会次刘野亭先生韵 其四

明代 罗钦顺

黄花对酒胜春游,瓮里蒲萄肯换州。谐谑有时成故事,行藏无处著人谋。

病躯每忆三年艾,长楫终轻万里流。琼玖木瓜浑不类,向来诗句若为酬。

游白鹿洞 其一

明代 罗钦顺

偶寻白鹿洞中春,初识庐山面目真。双瀑下垂深岁月,五峰高耸切星辰。

笃生豪杰宁无继,雄镇江湖合有神。安得结茆当绝顶,此生长作看山人。

同诸士大夫议乡约于龙福寺约成赋诗分韵得君字

明代 罗钦顺

禅扃豁清昼,深虚隔尘氛。雨馀山翠入,林静鸟声闻。

嘉宾何济济,跋涉良已勤。非贪涅槃趣,思整时俗棼。

此意诚恳恳,谁谓徒云云。坐中三大耋,笑语芝兰薰。

群英亦骈列,意气凌青云。道同声自应,彼此曾何分。

挥毫已具草,命酌还论文。长年怀契阔,兹会馀清芬。

清芬谅无已,即事期收勋。庶几万分一,持以报吾君。

用凤山韵自述

明代 罗钦顺

久矣衰颜变渥丹,梦魂无复到金銮。风高径竹秋偏爽,露浥庭莎夜未阑。

笔研废来聊学圃,珩璜抱后稳纫兰。老饕不管傍人笑,官粟犹能满意餐。

至金口登高一望

明代 罗钦顺

生受舆夫踏草茅,登临何止助风骚。残山点点浮鹅鸭,阻截狂澜恨不高。

次郑州

明代 罗钦顺

已有舆梁属要津,应无芍药媚芳春。萑蒲泽畔安然过,始信孙侨是爱人。

自题半影 其二

明代 罗钦顺

早以儒冠对紫宸,三朝遭际忝臣邻。深恩未报身先老,为语儿曹合致身。

未至伏城驿数里天色已晚有数骑睥睨林间整备而过

明代 罗钦顺

前路迢迢日渐沈,怪形疑影隔林阴。乞君琴鹤浑无用,留慰衰翁晚岁心。

罗钦顺

罗钦顺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 3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