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大司寇赵清溪先生次熊峰太宰韵 其一

赠大司寇赵清溪先生次熊峰太宰韵 其一

明代 罗钦顺

才高当代更多闻,到处真成旱岁云。司寇得人方慰我,留都分务复从君。

山河再展于公第,案牍新刊极禹文。偏是后湖风物好,不妨飞盖往来勤。

诗人罗钦顺的古诗

送求古叔还乡 其二

明代 罗钦顺

家庭肃穆团三从,肝胆轮囷总一身。况是早年曾共学,缊袍那羡锦衣新。

分题得含春亭送李惟诚大参之陜西

明代 罗钦顺

终南不改色,清渭仍东流。春花几开落,亭址馀荒丘。

城头北斗低,明月满高楼。金莲无消息,长夜风飕飕。

忆昔贞观初,庙堂多俊游。从容奉清问,高步登瀛洲。

王道何坦荡,致理侔殷周。嗟嗟令狐子,得君无与俦。

云胡延英奏,背汗沾重裘。形迹一以拘,肝胆何由投。

大夫中朝彦,揽辔澄西州。胜迹应遍览,兹亭无久留。

永怀明艮会,夙夕弘嘉猷。休声谅自致,允矣垂千秋。

陈秉衡刘

明代 罗钦顺

酒酣乘兴却登楼,千里湖山豁醉眸。风挟霜威侵骨冷,梅将春意与心谋。

绣衣爱客成佳会,彩笔题诗纪胜游。后夜孤舟明月里,顾瞻南斗思悠悠。

过西平

明代 罗钦顺

片片秋田总过犁,满原晴色树高低。欲从父老诹生聚,清昼无缘驻马蹄。

次韵寄二弟并自述 其三

明代 罗钦顺

天涯书到动经年,字满长笺又短笺。小日弟兄原竞爽,一时名位总光前。

从知有道兴明哲,自信无媒合蹇连。身世未应容易了,古书何啻一囊钱。

游白鹿洞 其二

明代 罗钦顺

肩舆晨发路逶迤,树老山深日上迟。古洞有名传白鹿,斯文无恙仰先师。

瓣香喜遂平生愿,遗刻贪寻绝妙辞。指点重劳贤别驾,不妨深酌更题诗。

寿府免见遣官来赐羊酒

明代 罗钦顺

灵光伊迩愧尘容,肥羜芳樽礼意浓。因忆先皇虞蜀险,爱深同气此移封。

春晚登凭虚阁次熊峰先生韵

明代 罗钦顺

穿云旧路偶重登,步屧轻如鹤背乘。高阁俯临千万树,夕阳斜映两三僧。

振衣总觉清风洒,题壁惟应大手能。何处花开红又白,醉游吾记昔人曾。

次徐太守登快阁韵 其二

明代 罗钦顺

户牖凭虚次第开,喜看春色上蒿莱。香凝便坐遥山合,风动高旌过鸟猜。

咏物思深浑脱洒,怀贤心苦重徘徊。宁知父老瞻依切,愿倒双江作寿杯。

送少宗伯杨先生考满赴京

明代 罗钦顺

堂堂建安公,四朝蔼嘉绩。公姓何振振,振振岂天锡。

渊源良有开,才华况无敌。一举凌天衢,未脱劬书癖。

藻鉴清秋悬,全牛片时析。几微慎周防,中外屡扬历。

留都礼乐存,遗文赖参绎。声色初不烦,神人乃胥怿。

兹当述职期,凉风满襟掖。离亭一杯酒,永怀自今夕。

台省须仁贤,如闻有虚席。文旆倘重来,慰我长亲炙。

守拙为丹阳贺环赋

明代 罗钦顺

饥餐高原粟,渴饮下泉水。菽粟水火下,时时散邻里。

公家别有输,为义良亦伟。峨峨乌纱帽,见者胥仰止。

三径以藏身,一经以教子。有子复何忧,万事渠能理。

游心濂溪赋,真可没吾齿。袖手公输傍,无由血吾指。

名途多疾足,利路䍐徐轨。独倚一株看,劳劳竟谁使。

次韵奉呈大人

明代 罗钦顺

一门重叠被恩光,仰愧慈乌又趋装。清酒已廑先叙别,紫袍犹得自薰香。

心期及物才非称,教熟趋庭行合方。闻说便途归仲子,私恩公义总天常。

送求古叔还乡 其三

明代 罗钦顺

平生经义千篇在,老去心情七字能。得丧饱经知有命,当杯何惜醉腾腾。

次韵睡起答何中蒙赵元默二举人 其二

明代 罗钦顺

眼前真合口三缄,山有黄精忆旧镵。美酒如渑输客醉,翠屏当牖要人监。

吟多未觉风光尽,梦少何妨燕语喃。行止分明天意在,北风长夏送归帆。

喜邹永章承事来访

明代 罗钦顺

一杯初把望亭前,万里神交二十年。曾记南塘松与石,眼中今始见高坚。

送龙孔绍上舍还乡

明代 罗钦顺

浦树迎秋咽早蝉,江风吹雨润离筵。壮怀永结青云上,乡思遥驰白雁前。

伴得同声深酒盏,行逢佳景费吟笺。已看头角峥嵘见,此去宁容久在渊。

游白鹿洞 其三

明代 罗钦顺

断冈深谷少人行,逢著山花不识名。水满稻田群鹭下,林藏茆舍一鸡鸣。

儒冠夹道仪俱肃,石刻临溪字半明。追省旧游多漫浪,斯文今日最关情。

戊辰五月西归写怀寄会中诸君子 其一

明代 罗钦顺

窃禄浑无补,归耕似有名。海鸥迎客下,风苇冒江平。

道在贫堪老,身闲梦亦清。金陵千载地,回首独含情。

送缪州守之任夷陵

明代 罗钦顺

爱国情真圣主怜,岁中官职看频迁。岁来制锦蛮烟断,西去行春郢树连。

嘉绩尽教光汗简,老怀偏是惜离筵。丁宁至喜亭前柳,浅系东吴万里船。

题许由传说二图 其一

明代 罗钦顺

箕山树古白云深,孤冢谁封却到今。历数由来归浚哲,荒塘馀论岂堪寻。

罗钦顺

罗钦顺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 3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