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吕陶
酒如仙药应有灵,达士饮之不欲醒。花如浮荣易彫落,贪荣何似贪樽酌。
青云涂辙竞奔走,富贵几人能入手。朝游赤墀暮丹禁,高怀未必常高枕。
岂如良朋皆尽欢,而况又为文字饮。
王潮
六幕恢恢皆纲罗,琴书无计避干戈。泉南更起招贤院,从此衣冠去转多。
广济寺
十年佛迹留于此,屈指山门皆所无。今日清诗重褒述,禅林又复有犀渠。
青蝇
去年十月青蝇藏,不见一点临盘觞。高堂小会颇清洁,肴有馀味酒有香。
今年四月青蝇出,竞逐腥膻誇羽翼。才能扰扰上樽俎,又欲营营污圭璧。
四月盛阳群物秀,十月积阴寒气候。天时于尔本无私,尔自知时能避就。
畏途荣悴如寒暄,流俗早夜趋贵权。一朝势去即消散,可与青蝇同日言。
同文馆诸君游金明池
春风拂拂动轻阴,四望欢声杂雅音。人在华胥无限乐,路经蓬岛几重深。
潜鳞可羡游灵沼,巧舌时闻转上林。况有赐樽堪一醉,百愁从此定消沈。
舒元舆
仗内邪根欲去难,承平思虑渐阑珊。殿帘高捲春风里,空忆词臣赋牡丹。
雄州村落
家家桑枣尽成林,场圃充盈院落深。九十馀年事耕凿,不知金革到如今。
和春雪
岁改春将半,春寒雪又飞。积阴殊未散,生气一何微。
忽坠千寻险,偏增百仞巍。密难沾暖席,冷易袭征衣。
凭仗凄风助,迟留煦景归。聚来难得势,消去乃知几。
众喜匀萌润,私忧气候违。方当乘太蔟,慎勿掩灵威。
尺地惟书异,丰年可免饥。持言问真宰,天道是耶非。
用与可韵为湖亭杂兴十首 其九
小器祇堪近用,要途莫笑閒官。到了野情易足,自于拙分常安。
次伯通云顶山长句韵
金渊地界东西州,谚云锦担垂两头。中间石城最佳胜,二十馀年尝再游。
奇峰虽向郡城见,好景半是僧家收。松萝四面围绝顶,九夏不暑长如秋。
东隅忽值海日出,下照岩壑无深幽。群阴破散宿雾敛,万象开阔晴云浮。
轩窗高处气势别,纵欲极望诚难周。蓝凝后嶂远更秀,雪壅前溪寒不流。
软草将春鹿麌麌,浓林未暝蝉啾啾。禅僧上堂演佛理,镗然钟韵喧层楼。
问之浮世辄不语,应笑世人多谬悠。下山傥有顿悟者,直须作意无迟留。
送俞漕
积有儒林望,聊从使节行。高文自经纬,壮志欲澄清。
地镇三峨重,江波万里平。阔难求畛域,深不为功名。
吉象光图籍,祥风卷旆旌。巢阿赡凤彩,运海见鹏程。
事外神锋晦,胸中宝鉴明。渊源千虑极,肝胆一言倾。
德业期康济,咨询属老成。定知前席对,有以泽群生。
即事五首 其四
林下木奴渐熟,樽前欢伯差浓。万事都来身外,一毫不置胸中。
和孔毅甫州名五首 其一
毅甫生江南,蕴有洙泗质。雄文极古今,通鉴尽疏密。
瀛山绣衣使,高步尚淹屈。河水润畎亩,随珠照圭荜。
仁风信乐易,治体本诚一。昌时政多暇,丰岁民甚佚。
抚琴得遗音,开卷终旧帙。天和内自保,万事皆外物。
我生本蒿莱,岂合顾簪绂。南迁至此处,惠养殊不失。
伤心屈原棹,掩耳湘灵瑟。罪大敢放怀,恩深已沦骨。
幸常从公游,谈笑度永日。我吟续郢唱,缄封弥战栗。
穆伯通谪官合阳居常郁郁忽见近报必有贤守善待故以诗贺之
浪如奔马叶舟轻,畏景炎炎尽室行。自处虽无迁客恨,相逢谁有故人情。
年来江上叹头白,日近樽前觉眼明。浣濯尘埃好吟啸,春风旦暮入巴城。
和郤仲辅开化寺三首 其二
目前尘坌最重重,乍见名山喜动容。乍胜道装堪著屐,谈禅麈柄亦挥松。
千寻急欲攀秋径,十里犹闻击午钟。下得峦林又牵俗,特书归恨寄晴峰。
王求礼
秋晚梨花忽盛开,满朝称贺不称灾。景佺求礼真奇论,冬月如何有瑞雷。
和义夫出文谷
羸马骎骎不厌驱,望中天势接晴芜。一朝偶适林泉兴,十里谁开水墨图。
枊线渐看金弄色,雪花犹见玉为柎。登临自得诗家路,寄语红尘莫讶迂。
送杜翁东行
我为怀安官,君作什邡令。封疆苦不远,音驿稍频并。
乘閒强吟诗,寄去同赋咏。其言类谐谑,间或有讥病。
蒙君屡酬答,往问复来聘。长谣颇壮赡,短语亦清劲。
大率如为人,圭璋有馀莹。得之每急读,醉魄时暂醒。
方从文字乐,忽尔报成政。秋风飘行色,万里去意迥。
知君最留滞,文价早驰骋。策名二十载,位未立朝廷。
一官奚足论,百态委前定。自古有通塞,谁与造物争。
任此不系舟,所至遂游泳。西山白云起,回首念温凊。
恭闻陛前语,归拜堂上庆。仆驭倦游否,尘中多捷径。
和礼部孔经甫斋宫三首 其二
读书到老应成癖,了事他人莫笑痴。敲印旧曹烦夜直,看花新句感春熙。
已闻骐骥腾千里,应许鹪鹩附一枝。荐牍屡交虚席久,埙篪应喜共君吹。
云顶山次韵
地峻山形壮,周遭尽胜游。抱岩如拱手,转岭似回头。
老木凌空迥,浓云覆石幽。朝阳千里快,暮雨数峰愁。
涧底猿随鹿,松颠鹤胜鸥。香花开静宇,烟火认他州。
宝翰中朝锡,神灯半夜留。势容逋客恋,景许化工偷。
雪色连年贮,岚光几院收。仙葩多踯躅,野果号猕猴。
法印传无碍,禅机问即酬。丛林分径路,莲社得朋俦。
眼远层霄阔,心澄外物浮。登临豁尘抱,今古信悠悠。
送闻人夷庚太博
邑有循良政,人持介洁心。庖刀发虚刃,庙瑟鼓遗音。
閒草丰春野,修篁茂晚林。恤民中诏远,及物上恩深。
岁月吴江梦,山川蜀道吟。归欤清议在,直笔待君簪。
吕陶
(1027—1103)成都人,字元钧,号净德。仁宗皇祐间进士。神宗熙宁三年举制科,对策枚数王安石新法之过,出通判蜀州。哲宗元祐初,擢殿中侍御史,首上邪正之辨,劾新党蔡确、韩缜、张璪、章惇等。累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哲宗亲政,知陈州。坐元祐党夺职,责衡州居住。徽宗立,复集贤殿修撰、知梓州,致仕。有《净德集》。► 262篇诗文
石泉道中和绵州通判李朝散见寄
寄题洋川与可学士公园十七首 其九 过溪亭
寄题洋川与可学士公园十七首 其五 涵虚亭
用与可韵为湖亭杂兴十首 其四
奉诏决狱过左绵见民间祷雨甚勤次龙安夜闻霈洒黎明测润及五六寸询 ...
和姚提举赏海棠
宋太傅挽词
和礼部孔经甫斋宫三首 其一
和周简州寄范蜀公三章 其一
和王霁太博见寄
初春三绝 其一
送王侍禁
为山
浣花泛舟和韵
送唐君益
和观瑞圣宫殿有感
广安鹿呜燕送诸进士
焦夫子画
思道同晦甫春日过李氏园亭次思道韵
读黜邪诏
官舍东偏海棠开最晚落亦后时以诗嘲之
过天彭怀昔游三首 其二
和重己晚菊三首 其一
用与可韵为湖亭杂兴十首 其五
送刘希道龙图赴秦亭
庚申四月六日马上口占
寄题洋川与可学士公园十七首 其六 灙泉亭
送江巨源奉议
送范庠博
西风起高原一首奉送应之太博东归
麋枣道中
和信夫屯田疾间偶作二首 其一
和寄周郎中
送师厚
即事五首 其二
寄题洋川与可学士公园十七首 其十 禊亭
答梁子美召食
答季
和芸叟左司被资治通鉴之赐感事赋诗
和孔毅甫州名五首 其三
云顶寺
和董奉议喜雨
和陈长茜休致二首 其二
读朱浮传
和氏月菊
和通判阎朝奉赏花四绝 其二
和野轩答李著作见寄
和郡斋即事
答王仲高
三黜诗
贻宽恤闻人太博
和寄景仁致政侍郎
喻明仲自成都宪使领漕湖北
乍暖可爱
次韵答何爽监簿二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