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登八咏楼有感

登八咏楼有感

宋代 吕祖谦

仲舒旧事无人记,家令风流一世倾。
天下何曾识真吏,古来几许尚虚名。

诗人吕祖谦的古诗

刘梧州挽章

宋代 吕祖谦

驷马高车照路光,幡然改辙兴何长。
空山猿鹤惊无恙,同社鸡豚乐未央。
祗见岁华来冉冉,不知耆旧去堂堂。
北邙道上麒麟冢,谁得归休十载强。

晚步溪上

宋代 吕祖谦

疏疏屐齿印平堤,露著乌纱客未知。别浦归舟争占岸,横林宿鸟自分枝。

开张渔父胸中趣,漏泄骚人句外悲。会与清溪约长夏,风帘水簟答涟漪。

苏仁仲计议挽章二首

宋代 吕祖谦

幽栖略具便休官,帝遣蒲轮唤不还。
大似文元居道院,又如退傅过香山。
梦回帷幄青冥上,醉堕风波浩荡间。
向使胸中有荣辱,那能八十鬓毛班。

许著作挽章

宋代 吕祖谦

清文丽藻百川增,窘步追随愧不能。
麟趾差肩台岌岌,雁飞联翼塔层层。
莼鲈归兴都门酒,薤露悲歌大队灯。
独向梁间诵遗句,寒松衰菊绕崚嶒。

魏元履国录挽章二首 其二

宋代 吕祖谦

群公祖疏傅,多士送阳城。短棹非前约,长亭及此行。

深留移白日,共语只苍生。会续山阳赋,邻人笛未横。

再赋真觉僧房芦三首 其三

宋代 吕祖谦

清晓霜钟唤客兴,馀声知度几棱层。烟霞深处无人到,时见凭栏一两僧。

何茂恭母王夫人挽章

宋代 吕祖谦

南朝人物盛诸何,寿母皤然乐事多。
堂下无忧萱弄色,天边有信桂交柯。
黄金籯满经方重,白玉楼成恨未磨。
空诵空仁旧时赋,版舆零落故山阿。

祭酒芮公既殁四年门人吕某始以十诗哭之

宋代 吕祖谦

闻人有善己伸眉,倒廪倾囷更不疑。
菶菶萋萋竟何许,卷阿空老凤皇枝。

与同馆游张氏园分韵得日字

宋代 吕祖谦

出门厌嚣尘,入门倦拈毕。
驾言城北园,滞思顿觉失。
方池环修篁,广陌卫行栗。
先雪梅已苞,后霜草犹茁。
上跻极高明,旁穿复深密。
主人真喜事,秀句屡盈帙。
招呼文字饮,及此三余日。
山林与钟鼎,零茂本非匹。
斯游岂偶然,书板记甲乙。

宣城李君尝游东湖居士之门袖诗见过次韵以谢

宋代 吕祖谦

人生湖空古豫章,溪荪水荇换年芳。
闻风我是通家旧,觅句君犹弟子行。
须发苍浪休叹老,齿牙沆瀣尚生香。
宛陵自昔诗人国,今日谁升小谢堂。

明招杂诗四首

宋代 吕祖谦

鸟声报僧眠,钟声报僧起。
静中轻白日,邈视东流水。
风月有逢迎,出门聊徙倚。
传遍南北村,松间横屐齿。

巩采若府推母钱夫人挽章二首

宋代 吕祖谦

内助功推冠,名成父子间。
中原遗俗尽,旧族素风还。
石窌天开邑,宫门日缀班。
光华竟何许,夕照在西山。

城楼

宋代 吕祖谦

城峻先迎月,帘疎不隔风。
棋声传下界,雁影没长空。
岛屿秋光里,楼台海气中。
登临故待晚,雨外夕阳红。

郑武子删定挽章二首

宋代 吕祖谦

博洽推诸老,胸中几石渠。
暮年终反约,精义本无余。
羲易忘言后,楞伽绝笔初。
长归应不憾,旧学尽成书。

魏元履国录挽章二首

宋代 吕祖谦

麻衣见天子,拜疏不知休。
落落山林气,拳拳畎亩忧。
极知千载遇,政用一身酬。
绕舍闽溪水,朝宗日夜流。

应春坊輓章

宋代 吕祖谦

铅椠青灯夜,韬钤紫塞秋。
请缨虽拜疏,投笔未封侯。
帏白风烟惨,旗丹雾雨愁。
从来桑梓接,助輓不成讴。

送朱叔赐赴闽中暮府二首

宋代 吕祖谦

路逢十客九衿首,半是同窗旧弟兄。
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

春日七首

宋代 吕祖谦

短短菰蒲绿未齐,汀洲水暖雁行低。
柳阴小艇无人管,自送流花下别溪。

送丘宗卿博士出守嘉禾以视民如伤为韵

宋代 吕祖谦

槜李国西门,道里去天咫。
讼庭人摩肩,客馆舟衔尾。
凉燠变须臾,怵听复骇视。
心平理自见,周道本如砥。

次前韵答石秀才

宋代 吕祖谦

幽轩返照可窗明,政用高谈答晚晴。
共听铜瓶秋雨急,不知石鼎晓云生。
清诗未读心先醉,别日无多梦已惊。
闻道乌衣盛文史,只愁异姓后宗盟。
吕祖谦

吕祖谦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66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