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芳洲诗集

题芳洲诗集

宋代 马廷鸾

虎踞已知王气尽,鹃啼谁感帝魂哀。
怪渠册后诗情苦,曾到留都丰镐来。

诗人马廷鸾的古诗

宿屺瞻夜赋

宋代 马廷鸾

六十年前我已孤,婴儿抱母泣呱呱。
昊天罔极幽明隔,良月就盈今昔殊。
云塞断行悲独雁,风林反哺感群乌。
澄江只似洹河水,一碧寒泓照白须。

皇太子生辰诗三首 其一

宋代 马廷鸾

煌煌炎宋兴,奕世开燕谋。建隆圣人出,庚年宝运周。

祥符帝子生,巳月神光流。稽首颂储君,昭哉遹嘉猷。

吹铜协乾阳,主鬯弥千秋。星晖狼弧低,海润青齐收。

金轮整鹤驾,玉觞侍龙楼。无逸能为寿,乾乾谨时休。

赠相士二首 其一

宋代 马廷鸾

人物渺然吁可叹,凭谁指出植鳍翁。勤伊急向傅岩看,当在君王梦寐中。

恭进度宗皇帝挽词

宋代 马廷鸾

四闰临朝浅,群生被泽深。
俭勤成禹圣,仁孝本虞心。
汉殿觞称玉,轩湖鼎铸金。
龙髯攀不得,清血但盈襟。

感二李

宋代 马廷鸾

渡海归来一炷香,八斋早欲卧僧房。
平泉免向崖州死,博得生前万口羊。

次韵周公谨见寄 其五

宋代 马廷鸾

退之怀桂林,药物珍陆离。物情恶衰歇,义心感亲知。

我生欠一死,不死当语谁。与我制颓龄,悠悠白云期。

九月十九夜纪梦

宋代 马廷鸾

堪嗟劫运永嘉末,忽梦清风乾道初。
二十年间閒处士,可能身世得同渠。

陈菊圃参政寄诗千里外托兴于秋燕春花以示玩

宋代 马廷鸾

桃李盘中天地宽,误渠鼎实为才悭。
苔荒草没浑无耻,犹自青黄烟雨间。

饶娥庙祀神歌

宋代 马廷鸾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唐世衰。
有父溺死兮谁者怜之,呼天与地兮涕涟洏。
至险不测涛与风,至幽不仁鱼与龙,
至孝不昧感即通。岂人之灵兮,
不若厖之雄。惟天地之无穷兮,
哀吾生之弱龄。往者吾不及兮,
来者吾不获观其败与赢。愚公老矣山为平,
精卫藐然海为倾。枕吾戈兮缚尔缨,
猛志毅气妖氛澄。昊天克巩兮靡人弗胜,
诵娥之烈兮摇我心旌。

赠程楚翁

宋代 马廷鸾

汗竹丹铅侧,空花粉黛中。
尚怀丞相亮,肯署大夫雄。
有客来今雨,夸予迈古风。
幽情倾不竭,涉涉碧云东。

奉谢龙山使君

宋代 马廷鸾

四美持来野老家,灯前儿女自讙哗。
灯抄天上神仙饭,瓶插人间富贵花。
剡雪尚堪书茧纸,吴霜聊欲寄乌纱。
今朝新雨无人迹,莫向门前机个夸。

恭和御制赐进士韵

宋代 马廷鸾

熙朝道化聿求成,龙衮天临策俊英。
清问详延敷迺听,嘉犹入告底于行。
尧章焜燿欣承渥,汤训丁宁戒近名。
圣主得贤功烈盛,小臣稽首愿升平。

挽许秋浦

宋代 马廷鸾

纷纷顶板尽圈红,伯仲高骞槐市风。
一第一酬攀桂客,千年只泣感麟翁。

与三儿涉穰田渡车中读朱忠靖中兴事实有感

宋代 马廷鸾

骚情长爱重阳近,客路归迟夕照西。
举目山河秋寂寂,满城风雨晚凄凄。
老思旧隐盟鸥社,寒涉深流信马蹄。
凭轼试看炎绍录,空嗟语石与天齐。

久雨潦涨未已

宋代 马廷鸾

一雨遂踰月,连朝仍彻宵。雷公自收麦,田父不耘苗。

时见危垣堕,仍闻比屋漂。愧无援溺手,穷巷有持桡。

题老学道院

宋代 马廷鸾

天典民彝圣得知,斯文千岁以为期。
试看涑水三雍赞,何必兰陵赋诡诗。

次韵汤叔逊谢笔墨长句

宋代 马廷鸾

南屏翁,斯文千古何终穷,
清辉灵气斗牛充。我从公家二老话此事,
寒更支坐烛跋红。哀哉人琴俱亡天地覆,
有刀有玉谁错礲。翁今岿然鲁灵殿,
砥柱一叶万仞中。朅来访我维摩室,
我起于坐欣迎公。惊呼绝叹吾道厄,
客卿颍士委蒿蓬。灶煤苇管不足用,
宣城黟水无良工。奈何盲卒乘钝马,
欲写杰作称词雄。赠公撒雷挥电施敏手,
余事泻染文字如飞虫。我生哀伤所欠死,
十年破砚烟雨蒙。一朝洗眼获玉句,
金膏水碧浸方瞳。翰墨场中身老大,
期公盛气晚霞同。峥嵘素论犹激烈,
始信迂儒曲学如发蒙。

送文甫兄归番阳二首

宋代 马廷鸾

少小追随子佩表,如今相视鬓丝横。
式相好矣天伦重,归去来兮世念轻。
目送飞鸿云缥缈,身怜病鹤影伶仃。
圣恩若许还农亩,依旧山窗共短檠。

示程介夫

宋代 马廷鸾

流年何必共君参,九琐青山老一庵。
试检乐天诗集看,明年半百又加三。

二儿就试

宋代 马廷鸾

老病吾今业已衰,已还魏笏尚支颐。
祝儿指日传金榜,怀我当年别玉墀。
殿陛详延方籲俊,江湖空旷剧忧时。
此行蹇谔论邦国,莫为区区杏苑诗。
马廷鸾

马廷鸾

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贾似道、丁大全当国把持朝政,视为异见,受其压制,迫于内忧外患,廷鸾饮恨引退。宋亡,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12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