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柳生

赠柳生

清代 毛奇龄

流落人间柳敬亭,消除豪气鬓星星。
江南多少前朝事,说与人间不忍听。

诗人毛奇龄的古诗

捣练子 其二 泊山塘作

清代 毛奇龄

云淡淡,雨丝丝。旧日真娘何处祠。横笛短箫声渐远,藕花塘子夜来时。

章台柳 其二

清代 毛奇龄

花漏深,春睡醒。二五窥蟾半边影。烧残蜡泪泛铜盘,一尺珊瑚沁心冷。

予宿桐音宅出所赋慰诗四章妙丽愀怆讽之伤怀因勉酬三诗导情 其一

清代 毛奇龄

故国藏车日,他乡卖饼人。秋衣怜季布,夜酒对孙宾。

阁下红蕉暗,镫前白发新。十年悲往事,相顾泪盈巾。

更漏子 其二

清代 毛奇龄

小檀槽,新捍拨。弹就夜堂秋月。银箭断,玉钗凉。烛槃红泪长。

寒角动。霜风送。惊起金微残梦。关戍柝,女郎砧。城南秋渐深。

菩萨蛮 其九 颠倒韵伯兄大千侄阿莲同作

清代 毛奇龄

去春三鸟栖来曙。曙来栖鸟三春去。曙塞绝秋千。千秋绝塞曙。

错弹哀抵角。角抵哀弹错。楼倚谢娘秋。秋娘谢倚楼。

减字木兰花 其二 同姜八孝廉有访

清代 毛奇龄

陆公祠畔。十里横塘行未半。花港塘塘。王四娘家何处寻。

醁醅初注。又是孝廉船欲去。怕照菱花。对面分明又一家。

浣溪沙 和任二王辅回环韵

清代 毛奇龄

阴柳垂庭山枕斜。禽鸣自上槛边花。深屏午梦隔窗纱。

瓮启冰牙蛆泻酒,襟披雪眼蟹潆茶。临妆晚扫淡黄鸦。

回前

清代 毛奇龄

斜枕山庭垂柳阴。花边槛上自鸣禽。纱窗隔梦午屏深。

酒泻蛆牙冰启瓮,茶潆蟹眼雪披襟。鸦黄淡扫晚妆临。

甘州遍 其二

清代 毛奇龄

金槌去,长策枣红骝。五陵游。纯钩蒯绕,缦胡缨曲,冰梢猎猎似星流。

兄执戟,弟长秋。射飞逐没尝见,便殿赐衣裘。年正少,花发醉娼楼。

锦缠头。几行歌舞,一曲遍甘州。

朔方

清代 毛奇龄

天校神兵罢朔方,双鞬不复挂渔阳。双秋白草缘关断,万里黄河入塞长。

铁柱分标滇外戍,金书异姓汉中王。从军久负匡时略,愁见开边到夜郎。

双带子 其七

清代 毛奇龄

寒雨江汀隔断桥。去时当似不来潮。兰浦忆人愁渺目,漫漫夜梦合花梢。

梢花合梦夜漫漫。目渺愁人忆浦兰。潮来不似当时去,桥断隔汀江雨寒。

春从天上来 拟昭君词送友出塞

清代 毛奇龄

河水东流。看万里寒风,塞外惊秋。谁寒倾国,远嫁边头。

辞凤辇、下龙楼。记临行上马,赐与锦带工箜篌。卸宫妆,向深深毳幕,徐换貂裘。

平沙那堪晓发,似露下长门,月堕金沟。满地燕支,萎红枯紫,巧胜画笔涂勾。

羡年年塞雁,归渡海岸与沙洲。愿仍还上林旧宿,同叫更筹。

临江仙 其一 题画

清代 毛奇龄

姊妹相逢何处是,朱栏斜倚双桐。坐来委抱鬓笼松。

画裙欹履窄,金钏隔纱红。

寂寂春园人不到,看时多少朦胧。绿坡生草细茸茸。

银猊闲戏逐,翻向绿坡中。

长亭怨慢 赋得春日凝妆上翠楼,和叶蕃鲜

清代 毛奇龄

春已暮、画奁频启。朝日穿来,又在眉朝。◇粉将施,弹绵先拂、镜儿里。

木瓜渍了,又添上、新红子。为要好情多,还则向傍人、问个匀未。

昼长绣褶暖,换却筛罗浅绮。薰嫌石叶,叠下郁金细细。

临行道、履线将残,踏不得、楼头新

倦寻芳 寄骆叔夜明府

清代 毛奇龄

渭南万里,三载携琴,人诵廉洁。为葬慈亲,归卧溪山别业。

道场勿辞高士吊,哀来时涌丹徒血。苦思君,又蹉跎相失,暮秋时节。

游望冷、蔷薇洞口,丝竹萧条,远过前哲。兔苑鸡场,还揽旧时英杰。

草暖吟成樊水调,花飞梦散华池雪。听西堂,几何时,又鸣蜻蛚。

酒泉子 其三

清代 毛奇龄

宁扫空床。怕见满栏月色。写金针,萦栏尺。坐灯凉。

屏欹漏月灯犹悄。坐远影儿较小。为孤单,长伴晓。

似双双。

十美图词 其二 菩萨蛮·午睡图

清代 毛奇龄

玉栏长夏金塘里。轩窗四面荷风起。菀蒻织花纹。盘盘散绿云。

柳帷褰未闭。隔水窥人至。待起整钗钿。郎今未可前。

菩萨蛮 其六 为杨生催妆者,多见纸落,椽上官知书也。最后弟子 ...

清代 毛奇龄

雕篮细压花毬小。金箱叠锁珠丝绕。花烛满帘栊,双樽琥珀红。

芙蓉清漏曙,晓凤衔烟去。慢撒帐头珠,香奁贮有馀。

霜天晓角 其一 同丁大声、史宪臣、徐徽之、蔡大敬、来成夫登望 ...

清代 毛奇龄

平沙十里。滚滚江潮水。横下秋鹰如潮,短草岸,朔风起。

栏杆人共倚。旧关何处是。记得西施,去路残阳外,碧烟里。

武陵春 登仙桃山

清代 毛奇龄

溪口桃花红欲暮,浅水泛胡麻。行尽浅林散紫霞。

来到上清家。

缥缈香坛松饭熟,石鼎醉丹砂。归路残阳噪晚鸦。

回首乱云遮。

毛奇龄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 180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