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惠上人房宴别

惠上人房宴别

唐代 权德舆

方袍相引到龙华,支策开襟路不赊。法味已同香积会,
礼容疑在少施家。逸民羽客期皆至,疏竹青苔景半斜。
究竟相依何处好,匡山古社足烟霞。

诗人权德舆的古诗

故司徒兼侍中赠太傅北平王挽词

唐代 权德舆

授律勋庸盛,居中鼎鼐和。佐时调四气,尽力净三河。
忽访天京兆,空传汉伏波。今朝麟阁上,偏轸圣情多。

送王炼师赴王屋洞

唐代 权德舆

稔岁在芝田,归程入洞天。白云辞上国,青鸟会群仙。
自以棋销日,宁资药驻年。相看话离合,风驭忽泠然。

读穀梁传二首

唐代 权德舆

荀寅士吉射,诚乃蔽聪明。奈何赵志父,专举晋阳兵。
下令汉七国,借此以为名。吾嘉徙薪智,祸乱何由生。
忆昔溴梁会,岂伊无诸侯。群臣自盟歃,君政如赘旒。
有力则宗楚,何人复尊周。空文徒尔贬,见此眦血流。

送许著作分司东都

唐代 权德舆

月旦继平舆,风流仕石渠。分曹向瀍洛,守职正图书。
棣萼荣相映,琼枝色不如。宾朋争漉酒,徒御侍巾车。
异日始离抱,维思烹鲤鱼。

送句容王少府簿领赴上都

唐代 权德舆

上国路绵绵,行人候晓天。离亭绿绮奏,乡树白云连。
江露湿征袂,山莺宜泊船。春风若为别,相顾起尊前。

酬赵尚书杏园花下醉后见寄(时为太常卿)

唐代 权德舆

春光深处曲江西,八座风流信马蹄。
鹤发杏花相映好,羡君终日醉如泥。

扬州与丁山人别

唐代 权德舆

将军易道令威仙,华发清谈得此贤。
惆怅今朝广陵别,辽东后会复何年。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唐代 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奉和韦曲庄言怀贻东曲外族诸弟

唐代 权德舆

韦曲冠盖里,鲜原郁青葱。公台睦中外,墅舍邻西东。

驺驭出国门,晨曦正曈昽。燕居平外土,野服参华虫。

疆畎分古渠,烟霞连灌丛。长幼序以齿,欢言无不同。

忆昔全盛时,勋劬播休功。代业扩宇内,光尘蔼墟中。

慨息多永叹,歌诗厚时风。小生忝瓜葛,慕义斯无穷。

张工部至薄寒山下有书无由驰报輤车之至倍切悲怀

唐代 权德舆

书来远自薄寒山,缭绕洮河出古关。
今日难裁秣陵报,薤歌寥落柳车边。

酬九日

唐代 权德舆

重九共游娱,秋光景气殊。他日头似雪,还对插茱萸。

九华观宴饯崔十七叔判官赴义武幕兼呈书记萧校书

唐代 权德舆

炎光三伏昼,洞府宜幽步。宿雨润芝田,鲜风摇桂树。
阴阴雨殿敞,靡靡轩车驻。晚酌临水清,晨装出关路。
偏荣本郡辟,倍感元臣遇。记室有门人,因君达书素。

杂言赋得风送崔秀才归白田限三五六七言(暄字)

唐代 权德舆

响深涧,思啼猿。闇入蘋洲暖,轻随柳陌暄。
澹荡乍飘云影,轻菲遍满花源。寂寞春江别君处,
和烟带雨送征轩。

送张将军归东都旧业

唐代 权德舆

功名不复求,旧业向东周。白草辞边骑,青门别故侯。
摧残宝剑折,羸病绿珠愁。日暮寒风起,犹疑大漠秋。

李韶州著书常论释氏之理贵州有能公遗迹诗以问之

唐代 权德舆

常日区中暇,时闻象外言。曹溪有宗旨,一为勘心源。

送薛十九丈授将作主簿,分司东都,赋得春草

唐代 权德舆

芊芊远郊外,杳杳春岩曲。愁处映微波,望中连净绿。
日暮藉离觞,折芳心断续。

成南阳墓

唐代 权德舆

枯荄没古基,驳藓蔽丰碑。向晚微风起,如闻坐啸时。

赠郑国庄穆公主挽歌二首

唐代 权德舆

追饰崇汤沐,遗芳蔼禁闱。秋原森羽卫,夜壑掩容辉。
睿藻悲难尽,公宫望不归。笳箫向烟雾,疑是彩鸾飞。
旧馆闭平阳,容车启寿堂。霜凝蕣英落,风度薤歌长。
淑德图书在,皇慈礼命彰。凄凉霸川曲,垄树已成行。

斗子滩

唐代 权德舆

斗子滩头夜已深,月华偏照此时心。
春江风水连天阔,归梦悠扬何处寻。

奉酬从兄南仲见示十九韵

唐代 权德舆

晋季天下乱,安丘佐关中。德辉霭家牒,侯籍推时功。
簪缨盛西州,清白传素风。逢时有舒卷,缮性无穷通。
吾兄挺奇资,向晦道自充。耕凿汝山下,退然安困蒙。
诗成三百篇,儒有一亩宫。琴书满座右,芝朮生墙东。
丽藻粲相鲜,晨辉艳芳丛。清光杳无际,皓魄流霜空。
邦有贤诸侯,主盟词律雄。荐贤比文举,理郡迈文翁。
楼中赏不独,池畔醉每同。圣朝辟四门,发迹贵名公。
小生何为者,往岁学雕虫。华簪映武弁,一年被微躬。
开缄捧新诗,琼玉寒青葱。谬进空内讼,结怀远忡忡。
时来无自疑,刷翮摩苍穹。
权德舆

权德舆

权德舆(759年-818年), 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304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