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丑奴儿(见白发)

丑奴儿(见白发)

宋代 米芾

踟蹰山下濡须水,我更委佗。物阜时和。迨暇相逢笑复歌。
江湖楼上凭阑久,极目沧波。天鉴如磨。偏映华簪雪一窝。

诗人米芾的古诗

驱蝗虫诗

宋代 米芾

蝗虫本是天灾,不由人力挤排。若是敝邑遣去,却烦贵县发来。

元祐己巳岁维扬后斋为亳州使君蒋公仲永写二首 其二

宋代 米芾

小疾翻令吏日閒,明窗尽展古书看。何须新句能消暑,满腹风云六月寒。

宿紫极宫

宋代 米芾

重柯交荫动尘容,蓬阆仙家住水宫。道士神升金阙下,天君光降玉虚中。

朱鬃笔定超凡箓,碧简书传避世翁。三夕临风醒病骨,钧天冉冉梦魂通。

点绛唇(示儿尹仁尹智)

宋代 米芾

莘野寥寥,渭滨漠漠情何限。万重堆漠。懒更重经眼。
儿辈休惊,头上霜华满。功名晚。水云萧散。漫就驿亭看。

中秋登楼望月

宋代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阮郎归 海岱楼与客酌别作

宋代 米芾

双双鸳鹭戏萍洲,几行烟柳柔。一声长笛咽清秋,碧云生暮愁。

钩月挂,绮霞收,浦南人泛舟。娟娟何处烛明眸,相望徙倚楼。

庖丁解牛刀

宋代 米芾

庖丁解牛刀,无厚入有间。以此交世入,了不见后患。

奈何触褊心,忿气益滋蔓。是非错相干,恶成那及谏。

智者善持己,颇觉操修辨。此道固不远,可约可以散。

黄帝本斋心,斯民即晏粲。

元祐辛未上元后一日同周文之刘瑞迈章纵矩游浮玉

宋代 米芾

近臈昔夹衣,入春今重裘。天运亦已今,四序或不周。

张灯儿戏歇,发兴在沧洲。兹山通玄府,瑶坛帝曾游。

荷衣可荐藻,神清不沉牛。厌俗入喧乱,风波屡为忧。

昨夕净名天,结客涌不留。一唈寄心契,江澄客漾舟。

冰磴若见拒,寒荄如有愁。大块欲动蛰,阴壑尚潜虬。

重赏定谁与,春光会和柔。临旷摄北若,持坏结东流。

卧石带白云,勒崖托千秋。焦公心赏佳,扫迹愿相投。

分山飞鸟争,划水游鳞雠。借我一锡地,为公瓢挂头。

周氏园居

宋代 米芾

高花落落照轩明,沼水涓涓绕砌声。静里闻香醒倦思,雨中无事见閒情。

十八罗汉赞

宋代 米芾

巍巍释能儒,十八大果士。每于垢浊世,见此无相身。

追貌自楚工,磷玉妙吴匠。种种出道韵,二幻与佛同。

在处为道场,五浊化净土。

西江月(秋兴)

宋代 米芾

溪面荷香粲粲,林端远岫青青。楚天秋色太多情。云卷烟收风定。
夜静冰娥欲上,梦回醉眼初醒。玉瓶未耻有新声。一曲请君来听。

萧閒堂诗

宋代 米芾

谁起萧閒堂,图赞凡丑质。昧昧起我思,有怀斯士吉。

吾生终不逢,二陵已相失。苟养走四方,公卿更绝迹。

向老交渐稀,背憎十六七。丰吾九畹兰,任汝满地棘。

我岂萧閒人,偶然得空壁。美哉何方彦,精绝入妙笔。

君不愧顾长康,取媚桓温图九锡。我不愧孟浩然,缓策京山遇摩诘。

前此交道久不康,纷纷白头多不卒。呜呼纷纷白头多不卒,回首此君应辟易。

寄题薛绍彭新收钱氏子敬帖

宋代 米芾

萧李騃子弟,不收慰问帖。妙迹固通神,水火土更劫。

所存慰问者,班班在箱笈。使恶乃神护,不然无寸札。

自此趣画相,后人眼徒眨。

都梁十景诗 玻瓈泉浸月

宋代 米芾

半山亭下老苔钱,凿破玻瓈引碧泉。一片玉蟾留不住,夜深飞入镜中天。

诗送吴丈宾州使君元丰乙未

宋代 米芾

万里相分又一时,怜君身世半差池。老来犹得安城守,夜召尚淹宣室思。

越岭寒横迎吏谒,荆云暮合燕归迟。江湖还送天涯客,憔悴江湖更别离。

黄龙真赞

宋代 米芾

的的曹溪一点开,从兹驴足踏尘埃。黄龙若不三玄接,争得东林八转来。

新主簿沈机惠棋局

宋代 米芾

纵横世路久无猜,布劫争先岂系怀。与我一枰撩万绪,操戈信是逐生来。

致爽轩 其一

宋代 米芾

水口痴云散,林梢爱景还。朝寒无物禦,拥鼻对西山。

虹县旧题二首 其二

宋代 米芾

碧榆绿柳旧游中,华发苍颜未退翁。天使残年司笔砚,圣知小学是家风。

长安又到人徒老,吾道何时定复东。题柱扁舟真老矣,竟无事业奏肤公。

致爽轩四首 其二

宋代 米芾

北固轻绡外,西山淡素中。一天烟雨好,未独爱霜空。

米芾

米芾

  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 17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