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景夔梅四首

和景夔梅四首

宋代 张明中

雪映横塘月浸阶,半扃庭户未全开。
猛香特地清人骨,多谢溪风为送来。

诗人张明中的古诗

诸公咏探春花二首 其二

宋代 张明中

海棠伎俩山茶色,未叶先花作么生。道是探春春已半,命名都不近人情。

三月二日紫牡丹

宋代 张明中

见说西京有魏家,瑞云吹紫染芳华。
移将万里豪门贵,幻出千枝倾国葩。
新佩荷囊重渍色,更乘兰馥七香车。
倡花野蕊都销尽,来配姚黄得共夸。

欧阳新卿赋薇药

宋代 张明中

东皇又罢调春手,花飞十花啻八九。
花论韦曲与少城,卸尽锦机忍回首。
唯馀芍药花搀先,却与蔷薇相争妍。
小栏逼束恣娇姹,高架支撑尽蔓延。
倡花冶蕊都妆靓,赢得先开花相见。
若令环列见倾城,羞杀君芳争掩面。
瑞云吹紫染二葩,只让西京一魏家。
新佩荷囊重渍色,更乘兰馥七香车。
主人寿乐献寿觞,哦诗都带花边香。
看来诗胞云梦豁,只愁拶破古锦囊。
昨宵点滴山间雨,弄晴賸着花上露。
主人晓起试吸将,便得长生之妙处。
醉潮玉颊十分红,主人与花恰相同。
兴来持酒绕艳丛,更折繁枝簪席东。
看花醉眼未惺忪,忽然跳入花蕊宫。
寿仙喜与花仙逢,更入太史滑稽中。

赠曾五行

宋代 张明中

洪水滔天泛滥秋,鲧汩五行贻帝忧。禹膺天锡箕释囚,洪范五行著九畴。

尔后星家几者流,车载斗量二百州。是中谈吐俱悠悠,曾君独可古人俦。

逢人何许便相投,祸福累累龟告犹。许我诗书晚到头,盐车宁久伏骅骝。

异时果若斯言酬,看君羲和职里独步运星筹。

赋山茶示陈慧甫三首

宋代 张明中

春风未晚凌霜叶,夜雨催开红玉花。
绛雪腻酥犹未有,饥蜂瘦蝶漫交加。

赠杨山人

宋代 张明中

有客针磁觅秀峰,展松高识可追风。
掌中诀是眼中法,天上仙为地上翁。
不向个边求指顾,更于何处访穷通。
荷囊金紫无难致,莫问肥家金粟红。

静室

宋代 张明中

当年梁武造佛寺,子云飞帛书萧字。
李君得字煨烬中,建立小室有深意。
如今静室傍花岩,此室比心为一致。
峰峦底里着轩窗,明月清风为谁至。
三千世界阔如许,杂遝喧嚣鼎方沸。
铜炉添穗坐结趺,更倩白云锁苍翠。

柽桐二首

宋代 张明中

百花耐久说柽桐,选甚薰风秋雨中。
谁道花无红十日,此花日日醉潮红。

拒霜二首

宋代 张明中

游蜂识尽千红紫,只這寒芳竟不闻。
只月清霜可拒哉,芙蓉刚欲拒霜开。
不知拒着清霜后,还有三冬傲雪材。

贺郭落成新宅

宋代 张明中

人言创业世所难,我谓守成宁易得。
守成创业并二难,况以守成而建长。
翼翼翚飞奂且轮,均输殚巧断云斤。
晴岚野翠十分好,水镜山鬟四序新。
子仪甲第在何许,匆此巍峨基千古。
诸郎他日到凤池,便是潭潭公相府。
嘉宾满座酒盈樽,常棣怡怡堂上春。
书生无物表贺成,袖有新诗聊当野人芹。

真帅

宋代 张明中

也不学肉作台盘与屏风,自然席上浮春容。
也不学论功封侯为羹颉,无妨门外多车{上五去一中巛和冖下厶和牛}。
看来不俭亦不丰,知渠别有个家风。
嚅哜吾道为殽核,脍炙人口有诗筒。
要知应酬任真意,略去繁文并缛礼。
尽渠世熊谩炎凉,真帅堂中蜀君子。

谢惠三贤文集三首

宋代 张明中

□□修藏日,干戈澒洞秋。
诗文工雾縠,论议壮春流。
潋水昔三子,庐陵旧一欧。
自怜生已晚,不获与同游。

蝉二首

宋代 张明中

翅剪霜绡别样轻,腹饕风露有馀清。
一泓池水两垂柳,彼此赓酬无限声。

诸公咏探春花二首

宋代 张明中

海棠枝俩山茶色,未叶先花作麽生。
道是探春春已半,命我都不近人情。

活人

宋代 张明中

扁鹊仓公一笑还,顿令僵仆忽开颜。
君于那处传衣钵,名与古人齐等班。
直欲阴功垂后世,肯同流俗战蜗蛮。
书生若得君医法,医国还同反掌间。

谢叔子阳丈惠诗

宋代 张明中

老子诗盟久废闲,喜君步骤少陵坛。
句敲金玉声名远,韵险车斜心胆寒。
倾出囊中和月露,皎如盘底走珠丸。
苦莍难没诗家事,会看尘冠早一弹。

诸公咏探春花二首 其一

宋代 张明中

飞琼将命下瑶台,欲探新春口未开。刚被东风留住著,却酡醉脸未归来。

闰重阳菊花

宋代 张明中

钿金托蜡道家妆,篱下秋风久久香。
前后开来二十日,只应分付两重阳。

和书壁

宋代 张明中

平生蹇足愧蹒跚,流落荒凉强自安。
流月一声秋雁切,江风五鼓漏花寒。
青灯黄妳令人老,流水高山底处弹。
须信穷通翻覆手,到头应不误儒冠。

和秀卿梅二首

宋代 张明中

疏枝冷蕊乍开缄,名在花中唤斗南。
踏雪来看犹未盛,恼人两两更三三。
张明中

张明中

张明中,号敬斋,生平不详。《谢惠诗》有“语带诚斋句妙香”句,当为杨万里以后人,姑据《诗渊》次于刘克庄后。有《言志集》(《诗渊》),已佚。 张明中诗,据《永乐大典》、《诗渊》所录,编为一卷。► 5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