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冬夜读书有怀竹君妹

冬夜读书有怀竹君妹

清代 那逊兰保

读罢閒将绣枕欹,书声歇处漏声迟。风来竹院一堂韵,月照芸窗两地思。

碧简多情容我伴,青灯有味许君知。重重别绪绵绵道,樽酒何时共论诗。

诗人那逊兰保的古诗

寄和友兰三姊 其二

清代 那逊兰保

钱唐闻已解重围,招隐嘉宾喜不支。夜雨新来大雷信,秋风重赋小山诗。

壬申冬日代东招鹤友

清代 那逊兰保

寂寞匡居俗念生,梅花笑我负清盟。南柑已到香醪熟,可否前来话别情。

小园落成自题 其四 得真观尚

清代 那逊兰保

万瓦纵横内,萧齐静不哤。琴心托幽草,书味聚寒釭。

泉石围三面,松篁荫一窗。碧苔闲满地,绝少是音跫。

寄和友兰三姊 其一

清代 那逊兰保

正是花阴望雁初,一朝喜得故人书。遥知素手缄封日,目断京华几忆余。

小园落成自题 艳香馆

清代 那逊兰保

一院凉阴满,延缘碧藓肥。梨云春不落,花雨梦横飞。

冷艳全欺雪,天香乍染衣。模糊晚来月,强半在书帏。

小园落成自题 其一 处泰堂

清代 那逊兰保

坐揽空明景,闲来试一唫。亭台四面画,泉石一生心。

窗豁风先到,庭空月易临。昨宵觞客地,花下有遗簪。

仆妇李氏随余六七年今为家大嫂凤仪夫人携往盛京因成十韵以畀之

清代 那逊兰保

聚散原无定,亲疏各有缘。料应难惜别,无那总情牵。

意逐辽东水,思萦蓟北烟。随人千里外,伴我十年前。

挑绣资分线,梳妆倩整钿。他时我还忆,此去汝堪怜。

衣履随行笥,平安好寄笺。离怀飞鸟迹,心绪落花天。

旧主思休切,新知礼欲虔。沈阳吾旧里,古迹待归传。

题冰雪堂诗稿

清代 那逊兰保

国风周南冠四始,吟咏由来闺阁起。漫言女子贵无才,从古诗人属女子。

诗人世每谓多穷,我道穷时诗乃工。请看后世流传者,多在忧愁愤激中。

我师聪明由夙慧,髫龄解字传三岁。家贫母病苦备尝,针黹馀閒爱文艺。

于归家是紫薇郎,遇天得所传书香。兰闺联句春方暖,式旦趋朝日正长。

酸风忽折鸳鸯草,兰芽况复霜前槁。偏将薄命付伊人,坐使红颜速衰老。

天长地久恨迢迢,大节松筠特地昭。冰雪名篇人比洁,归真取字意殊超。

触境生情每言志,一编写尽平生思。不道风云月露词,纯以性灵追六义。

我幸身居弟子名,执绖问字早心倾。夜读清诗刚掩卷,秋高月朗碧空明。

寄鹤友七姊天津

清代 那逊兰保

杰阁高楼夏景多,津门此际乐如何。唫成字句芭蕉写,妆罢香从菡萏过。

绮阁应添新著作,荒园时辟老烟萝。西山昨夜胡桃熟,奉上盘匜助一歌。

挽华香世媦 其二

清代 那逊兰保

伤心最是好人亡,林下高风想大方。回忆支期云惨绿,怕思梦境月昏黄。

生儿育女俱烟散,搜画寻诗剩墨香。白酒数杯同泪奠,九原酸苦要分尝。

忆怀

清代 那逊兰保

忆昔肩随姊妹行,旧时胜事总难忘。碧纱窗拥书千卷,红杏筵开酒一觞。

春到楼头人共绣,诗联花下句生香。倚阑剩有瞢腾醉,流水行云总感伤。

小园落成自题 其十 藜矼

清代 那逊兰保

流出潺湲水,居然小石梁。青蘋浮夜雨,红蓼占斜阳。

聊作闲鸥界,平分秋水光。朝来行不得,石上有新霜。

题翁绣君女史群芳再会图 其二

清代 那逊兰保

检点群芳谱,开得总不同。别离憾人世,缺陷补天工。

漫说妍媸杂,谁言色相空。题诗惭点污,越女亦西东。

祝归真师八十寿

清代 那逊兰保

真业来蓬岛,修龄衍麦邱。性同松柏茂,身与水云游。

大节千秋定,新诗万古留。绛纱称弟子,惭愧鹤衔筹。

小园落成自题 其八 快晴簃

清代 那逊兰保

玻璃嵌面面,此室最宜冬。残雪明三径,孤云瘦一峰。

梧桐寒缚草,薜荔曲缠松。晴日初开处,南窗小梦慵。

小园落成自题 其十四 天光一碧楼

清代 那逊兰保

小阁柳阴中,层阑高下红。山光生槛外,天影落杯中。

低舞鸾支雪,高骞蝶背风。晚来一枝笛,吹出碧玲珑。

成趣园夜坐

清代 那逊兰保

林壑杳以深,拂石坐忘冷。凉月不亲人,孤松转清影。

初春寄怀芸卿妹

清代 那逊兰保

别来转眼人经年,自遣春愁静里观。草长阶除馀雀啄,花临窗纸惹蜂弹。

路长敢怨音书少,昼静翻惊绣阁寒。无限离思归笔底,情深只好寄诗看。

和友兰三姊杭州见怀原韵 其二

清代 那逊兰保

当归遮莫换将离,此意山灵许默知。海上青桐是同调,江南红豆最相思。

休回念我能添病,除却怀君不赋诗。秋亦知人情绪恶,芭蕉窗下雨丝丝。

小园偶兴

清代 那逊兰保

小步意徘徊,西风几阵催。淡烟随暮起,落日促秋来。

红叶点高树,黄花压翠苔。晚来清兴好,随意过平台。

那逊兰保

那逊兰保

那逊兰保,博尔济吉特氏,字莲友,蒙古旗人,自署喀尔喀部落女史。宗室副都御史恒恩室,祭酒盛昱母。有《芸香馆遗诗》。► 62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