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南城席上闻筝怀张子渊二首 其一

南城席上闻筝怀张子渊二首 其一

元代 乃贤

春晴随意出南城,尊酒花前得共倾。留客强陪今日醉,听歌不似少年情。

诗人乃贤的古诗

寄上京涂贞

元代 乃贤

大驾清秋发,千官八月归。风高沙雁起,霜落海鹰飞。

朝士谁青眼,山人尚白衣。最怜东鲁客,相望思依依。

新月行

元代 乃贤

江南小儿不识愁,新月指作白银钩。新人见月更欢喜,卷帘唤我登高楼。

三年留滞京华里,滚滚黄尘马头起。一番见月一番愁,归心夜逐东流水。

在新不厌贱与贫,出门满眼多故人。谁念天涯远游客,只有新月能相亲。

宝林八咏为别峰同禅师赋 其五 罗汉泉

元代 乃贤

锡杖虚空落,灵泉发地中。忽看流菜叶,始信石桥通。

文穆处士郑君挽诗

元代 乃贤

昔读荥阳谱,尝闻左押牙。系传唐相国,世作宋名家。

乔木流风在,徵君述德遐。消摇谢簪绂,辛苦力桑麻。

种橘逾千户,藏书过五车。春潮生酒瓮,夜雨落镫花。

太史占星殒,长沙叹日斜。谥从张籍定,铭岂蔡邕誇。

令子名方振,诸孙学更嘉。他时五云诰,泉壤被光华。

送慈上人归雪窦追挽浙东完者

元代 乃贤

日本狂奴扰浙东,将军闻变气如虹。将头列阵烽烟黑,夜半鏖兵海水红。

觱栗按歌吹落月,髑髅盛酒醉西风。何时尽伐南山竹,细写当年杀贼功。

桃花山水图为桃源屠启明题

元代 乃贤

天台山下云无数,山南山北多桃树。石洞春寒风雨深,落花半逐溪流去。

人间从此识仙家,短棹寻源到水涯。翠袖乘鸾下明月,玉盘留客进胡麻。

我昔扪萝探幽谷,青精煮饭松边宿。至今瞳子有神光,细字犹能夜深读。

高人筑屋石溪东,溪山却与天台同。粉黛含情记幽趣,碧桃流水春溶溶。

六月黄尘汗如洗,独骑瘦马京城里。忽见新图双眼明,拿舟欲泛沧浪水。

我家只在苍崖颠,白云绕屋清溪连。他日君能远相觅,看花酌酒春风前。

和危太朴捡讨叶敬常太史东湖纪游

元代 乃贤

柳外旌旗拂曙光,使星迢递下江乡。岸花送客乌篷远,山雨催诗翠阁凉。

老衲自分茶灶火,小僮深炷石龛香。故人别去瀛洲远,千里披图思尽长。

送陈道士归金华

元代 乃贤

明月楼前溪水深,溪边楼观隔松阴。何时化鹤归华表,相对焚香坐竹林。

夜雨灯前閒读易,春风花底自弹琴。令人苦忆江南路,千里相思雪满簪。

赠谢尚礼归盱江 其一

元代 乃贤

江左风流玉雪郎,牙签锦轴满高堂。五言往往凌三谢,八法翩翩逼二王。

芳草池塘春梦断,杏花风雨客窗凉。平生狗监能知己,奏赋他时入建章。

送杨季子赴德庆知事 其二

元代 乃贤

八月秋高海月明,年年寿斝得同倾。喜君马上青云远,念我镫前白发生。

尚论古人多感慨,间忧时事各牵情。罗浮山下梅花发,驿使来时好寄声。

宫词八首次契公远正字韵 其八

元代 乃贤

太液池头新月生,瑶阶最喜晚来晴。贵人忽被西宫召,骑得骅骝款款行。

南城咏古十六首 其十 龙头观

元代 乃贤

仙馆红尘外,龙头得借看。开函云气湿,近席雨声寒。

碧血凝螺黛,香涎逼麝檀。牙签认题字,犹是建隆刓。

秋日有怀徐仲裕二首 其二

元代 乃贤

佛桑一树隔河西,压架蒲萄日影低。记得长髯洪处士,醉眠木榻唱《铜鞮》。

题王虚斋所藏镇南王墨竹 其二

元代 乃贤

金盘夜冷露流脂,玉管含云写竹枝。方士持归东海上,月明应是作龙骑。

月彦明都水月石研屏盖欧阳公故物也

元代 乃贤

小屏龛石寘行窝,素月分明漾海波。玉鉴澄辉涵碧树,青蘋流影入银河。

紫云砚侧文章润,画舫斋中岁月多。最喜能诗苍水使,夜窗留客赋长歌。

梨花白头翁图为四明应成立题

元代 乃贤

澹月溶溶隔画楼,一枝香雪近帘钩。山禽似怨春归早,独立花间自白头。

失剌斡耳朵 其二

元代 乃贤

珊瑚小带佩豪曹,压辔铃铛雉尾高。宫女侍筵歌芍药,内官当殿出蒲萄。

柏梁竞喜诗先捷,羽猎争传赋最豪。一曲《霓裳》才舞罢,天香浮动翠云袍。

宫词八首次契公远正字韵 其三

元代 乃贤

水晶帘外日迟迟,殿阁春深笑语稀。绣幕无端风捲起,一双燕子傍人飞。

送杨梓人待制出守阆州兼寄嘉定宣慰父兄 其二

元代 乃贤

朱轓五马出王庭,父老西南望福星。父世久闻清白吏,文章争诵太玄经。

岷江水落嘉鱼美,剑阁春晴桤木青。若过眉州见苏子,卯君京国尚飘零。

题张萱美人织锦图为慈溪蔡元起赋

元代 乃贤

织锦秦川窈窕娘,新翻花样学宫坊。新虚转轴莺声滑,腕倦停梭粉汗香。

双凤回翔金缕细,五云飞动綵丝长。明年夫婿封侯日,裁作宫袍远寄将。

乃贤

乃贤

南阳人,字易之,葛逻禄氏。不喜禄仕,能文,长于歌诗。时浙人韩与玉能书,王子充善古文,人目为江南三绝。顺帝至正间,以荐为翰林编修。有《金台集》、《海云清啸集》。► 156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