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沈明德画蕉

题沈明德画蕉

明代 张宁

雨山先生懒折腰,清如立石瘦如蕉。兴来写尽金壶汁,应是春醪宿未消。

诗人张宁的古诗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三十

明代 张宁

露滴葡萄寒,宵鸣一何急。鸡啼天欲曙,络纬不盈尺。

深闺有思妇,远道多倦客。惊闻长夜声,掩泪心促刺。

游猎图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宁

金弹横捎玉勒飞,乘閒日日放鹰归。将军总爱非时猎,原野如今雉兔稀。

林溪六景 其一 东林夜月

明代 张宁

风静猿啼月满山,东林夜色共人门。柴门正与清光对,分付山童且莫关。

严滩图

明代 张宁

物色既堪见,相逢无所言。高风已千古,微意竟谁论。

题野栀山牡丹二绝 其二

明代 张宁

绣帏金障渺天涯,小苑东风半著花。十载旧游人不见,也随春意报年华。

友兰

明代 张宁

公门盛桃李,世路多荆榛。温温爱兰交,吾思见其人。

伊人日已远,比物不盈畹。同心澹忘言,岁月殊可晚。

真寂八景 其三 划竹轩

明代 张宁

蔬食良自适,肥甘岂足任。惟应轩外月,照见故交心。

何都宪一乐堂

明代 张宁

椿萱茂迟秀,棠棣偕春芳。煌煌锦绣偕,烨烨斑斓裳。

恩封日以至,甘旨日以将。齐眉粹荣养,竞爽时行藏。

载歌蓼莪咏,载诵鸰原章。前修有遐感,而我承馀康。

欣抃不能已,万事真相忘。

追挽刘世亨父

明代 张宁

白头无事出田园,清议犹能动至尊。乡里衣冠推世德,海滨营卫仰馀恩。

鹤归华表仙人化,树满荒山古木存。往事不须频太息,传家今已见曾孙。

范德章金台对雨诗卷

明代 张宁

南北追携共一身,对床风雨夜纷纷。醉疑瞿峡愁中卧,寒忆巴山梦里闻。

白发孤灯人望远,绿波芳草雁离群。何年得似彭城会,剪烛论诗坐夜分。

吴德翼永思诗

明代 张宁

夭夭岩下椿,嫩发方自好。终风激零雹,凋拉何太蚤。

伤哉三尺孤,形影为枯槁。虚室若悬磬,遗业忽如扫。

遑遑二十年,赖此王父考。昔如风中蓬,零落随野草。

今如辕下车,奋脱即远道。登堂泣孤帏,陟岵见归鸟。

荣枯不相代,忧伤已终老。

题莘叔耕山水图

明代 张宁

山出云兮周垣,水洄风兮双弹。树交维兮帐羃,猿鹤语兮歌繁。

漱清蒙兮酎饮,撷芳实兮珍餐。缉青蒲兮盛服,枕白石兮重裀。

纷彼美兮难即,易予素兮聊安。怀良朋兮不至,胡一来兮遄还。

念蓬累兮终陋,感匏系兮长叹。谅馀衷之耿耿兮,终吾遇而盘桓。

题便面山水

明代 张宁

斜阳晚色满沧洲,红叶飞随水乱流。惆怅隔江人不见,西风谁汎木兰舟。

子夜四时歌 其四 冬歌

明代 张宁

岁晏时气肃,寒风透帏床。镜敛双蛾蹙,被拂孤鸳翔。

玉关路千里,不如寒夜长。

送孔彦旭还阙里

明代 张宁

莱衣千里上京师,文采雍容玉树枝。对客共称佳子弟,过庭如见旧威仪。

重辟落月人归早,野渡清霜马去迟。四海门墙千古意,因君日日起遐思。

送许道中致仕

明代 张宁

千里山川入旧游,风尘满旧草堂幽。西周事业归黄阁,东鲁衣冠见白头。

鸥外渔歌孤棹雨,鸟边诗思乱峰秋。悬知此别成长往,谁道功名不自由。

刘廷信母遗德诗十六韵

明代 张宁

生传徽懿死传芳,一节端居四十霜。细读铭文知往事,漫凭哀些发潜光。

柔嘉不愧千金子,窈窕真堪百两将。侍膳北堂尊俎具,采芳南涧藻蘋香。

声和琴瑟辉联玉,梦协熊罴喜弄璋。自古物情妨两大,从来女事惜偏长。

惊看明月台前镜,破作龙泉匣底钢。漏促鸡鸣连夜杼,灯移儿影上空床。

到门惟有遗金妇,感旧时来乳哺娘。教养渐收贫古业,婚丧已尽嫁时装。

居幽眇若微尘寄,值乱几如断梗亡。沟壑心期惭未了,铅华颊舌笑空狂。

荆钗短发何年白,宿草孤坟卒岁黄。本为良人存世祀,不劳明府乞恩章。

忧伤太早生多病,冻饿全经死亦常。千古东屏山下路,烟云星斗共苍茫。

萝薜山房

明代 张宁

绝壑垂萝处,閒居称野心。瑞烟凝古色,华月烛浮阴。

最爱琴书净,何烦花木深。依栖聊自得,清淡胜东林。

题沈石田云山图

明代 张宁

青山白云无处无,幽人写作云山图。山荒树老云不散,落日未没春愁弧。

蘼芜满地王孙去,莺燕无声春已暮。容谷佳人白发新,清明寒食伤心过。

玛瑙寺枯木竹石

明代 张宁

石蹙脩篁碧筱残,风摇落木紫藤乾。乱山春尽醉游散,一夜月明僧舍寒。

张宁

张宁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6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