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梅花鸟

梅花鸟

明代 张宁

娇小青衣使,茏葱蜡瓣花。依然香韵在,清赏属谁家。

诗人张宁的古诗

荣寿堂八韵为吴瑜壁都宪赋

明代 张宁

九重封敕下明光,寿域阳和满画堂。寿树润分萱砌绿,桂枝高倚柏台黄。

诗书已遂菑畬念,灯火全抛绩纺忙。老去丰荣浑自得,年来行坐觉如常。

鱼轩豸服身同贵,鹤算龟龄日共长。裀鼎几人能侍养,冈陵终古愿无疆。

百年伉俪云端凤,一世心期镜里霜。为想堂前拜嘉庆,紫泥香透綵衣裳。

画登高望远图送郑世昌赴广州提举八韵

明代 张宁

少长同游事业俱,中年去住忽殊途。白云门下春风歇,赤壁江头夜月孤。

早拟骅骝空冀北,晚惊鸑鷟振东湖。连城已剖辉山玉,按剑犹疑照乘珠。

廊庙地高行易远,田园岁尽去应芜。病怜送客思留客,閒觉今吾是故吾。

海市风波无旧侣,江村烟雨有莼鲈。欲知别后怀君意,尽在登高望远图。

并笛图

明代 张宁

被里鸳鸯春睡足,蛾眉补尖凝黛绿。沉香亭下鹿眠花,倦倚东皇吹紫玉。

翠鬟亸香薰柘黄,左拍酥肩右按腔。宫娃张板候节下,花奴缓舞随声扬。

流宫变羽都在口,纵横半借君王手。就中一指忽差移,风惊别调凄凉久。

蜀江烟水接华清,并辔何如并笛情。可怜一曲升平调,弄作鸾铃哀怨声。

舟中与徐文海叙旧追赋旧事三首词虽婉媚意实经常总不能效丽则之言 ...

明代 张宁

龙髻盘云翠作翘,绣鞋尖小束轻绡。鳞鸿附托芳心许,弟妹传呼小字娇。

彩凤竟分萧史伴,黄花瘦减易安腰。无端却忆朱帘下,手劈云香待月烧。

杂题六首 其二

明代 张宁

泠泠渭曲风,漠漠湘皋雨。春雷昨夜鸣,龙孙忽昂起。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十五

明代 张宁

晚家南山陲,独卧西涧草。牛羊所不践,樵伐非故道。

叶落秋蛾稀,苔滋候虫少。烟消夕阳下,林薄淡如扫。

为干景瞻题唐高骈山亭夏日诗画十韵

明代 张宁

碧山亭馆抱回塘,门巷阴阴夏日长。新竹过林梢碍柳,野藤缠树叶迷霜。

炉香细引蔷薇架,庭草阴连薜荔墙。画栋云閒天伏暑,疏帘风急雨生凉。

棋声落枕醒幽梦,楼影沉波近夕阳。临水独垂盘谷钓,采莲新办越溪航。

何人隔竹敲茶臼,有客携琴问草堂。望远欲穷千里目,吟馀空费九回肠。

功名自许今犹未,寒暑催人老又将。会整旧书归旧隐,故园松菊晚苍苍。

徐志远四景画 其三

明代 张宁

东篱昨夜有微霜,白酒浮香菊又黄。老去閒情镇相待,满头何必遇重阳。

怡菊周德辉卷

明代 张宁

严君去云久,手植已成荒。促戚远行归,顾眄心徬徨。

言薙蔓草芜,再汲清池潢。玄功不遐弃,时及仍芬芳。

故物幸兹在,慰悦如有将。见此聊相慰,笑舞襕斑裳。

题便面山水

明代 张宁

斜阳晚色满沧洲,红叶飞随水乱流。惆怅隔江人不见,西风谁汎木兰舟。

杂咏十三首 其十一

明代 张宁

雪满人难出,天寒酒不赊。寒郊与瘦岛,今日在谁家。

戴文进捕鱼图为刘邦彦题 其一

明代 张宁

深水浮篙浅碍舟,满江风雨不知休。如今尽结横流网,那有閒鱼上直钩。

雪景为沃文裕题

明代 张宁

玉山银海夜如年,寂寞山阴访戴船。老病不禁溪上冷,放容窗月伴吟眠。

和韩成章怀归四首 其四

明代 张宁

漠漠晴川淡淡风,松舟桂楫路相通。莲歌未断渔歌起,妆点风光似越中。

迎碧堂

明代 张宁

茆屋临深面面开,虚明无处著尘埃。苍茫晚色烟中起,晃漾晴光雨后来。

静绿侵衣人傍槛,空青入座水生苔。诗成却爱沿流咏,蘋蓼香中有钓台。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四十

明代 张宁

乐水不论船,乐山不问树。不求画中物,惟耽画中趣。

想当含毫时,粉墨不待具。眼光落缣素,但觉风雨至。

张道士雪崖

明代 张宁

冬来积雪满尘崖,清赏都尘物外家。绝磴高寒春尚早,古坛虚白夜无哗。

望中乍失青城路,深处应开玉树花。留得岁寒终古意,年年幽寂卧烟霞。

游猎图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宁

金弹横捎玉勒飞,乘閒日日放鹰归。将军总爱非时猎,原野如今雉兔稀。

题方同知马图 其四

明代 张宁

杨柳风高隔树嘶,满身流赭解鞍迟。如何斗水能消渴,不及长城饮窟时。

张侍御汾溪六景 其六 东江渔火

明代 张宁

落日渔舟趁晚潮,夜深渔火乱相交。江空野水和烟汲,月黑黄芦带雨烧。

风急柳梢光欲灭,浪平沙际影还摇。惟应南馆书窗下,夜夜青灯伴寂寥。

张宁

张宁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6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