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再游吴兴有怀岳文机太守翁载道大尹

再游吴兴有怀岳文机太守翁载道大尹

明代 张宁

东风荡入层崖里,溪上新添半篙水。蘼芜酝暖绿初齐,杨柳眠寒柔未起。

粉墙红杏启雕甍,逢人误问沤波亭。道场山下苏湾路,斜阳映醉登西陵。

旧游不忘年华改,桃李无情春十载。诗社壶觞不再同,醉翁琴鹤今何在。

桑梓年年发故丘,老怀多病念并州。暮云望断河阳树,旧雨独上元龙楼。

十年往事今如此,此后重来复何似。惟有溪山对客閒,鸟啼花落将幽思。

诗人张宁的古诗

夏圭松涛怪石图 其一

明代 张宁

巨灵凿山翻地轴,老龙槎牙奋空谷。老洋灏气溢不收,一道奔腾鬼神哭。

吕梁洪上孤月明,徂徕黛色参天横。黄河一泻几千里,人道天潢东向倾。

题平湖陆廷仪鸰原耕隐诗卷

明代 张宁

瓯窭满湖南,污耶满湖北。湖边隐者眷同心,却向湖头结书屋。

屋中经训乃菑畬,释耕互答鸰原诗。三监不仁万世戒,而我与尔何当知。

稻黍登场先馈祀,大小输官入城市。城市无人识姓名,归向高堂贺安止。

堂中老人太古风,钁铄更似田家翁。贻谋燕翼苦不远,尚愿孙辈超群庸。

老人摩挲抱孙说,长大还守湖田业。勉学而翁与若翁,兄弟不分耕不辍。

独桧屏

明代 张宁

云母秋堂别,金泥画障非。空山埋玉处,孤翠蔽玄扉。

题钓鱼图勉许瑛

明代 张宁

生不见渭水渔翁发垂白,欲事纶竿死岩泽。一朝天子梦中求,兆协非熊年八十。

又不见子陵垂钓富春山,万事无心天地閒。客星一夕犯帝位,羊裘拥入鹓鸾班。

古人出身有如此,却笑今人徒已尔。生意何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况汝持身当有为,读书正遇少年时。饭囊酒袋人不数,凤雏麟子真吾师。

我昔成童游泮学,雪案萤窗自磨琢。但愿才名播缙绅,焉知冻馁填沟壑。

迩来踪迹虽淹留,襟怀不作青云愁。丈夫处世贵廓落,何用浮鸥一钓舟。

王汉昭招予社友辈赏雪即席纪事

明代 张宁

癸丑至乙卯,连岁无快雪。新冬十月来,晴久犹郁热。

蚊蝇振时声,雷电迷夏节。晚麦未出土,春卉复舒结。

老夫坐空斋,感此心隐切。仲冬十踰八,风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五

明代 张宁

么红雨馀葩,疏绿风中筱。虽无尤物丽,得借此君好。

栽培良有待,开落恒可保。嗟彼桃李花,采折随媚草。

一径野花落孤舟春水生画

明代 张宁

林外春阴晓风作,门径幽深野花落。东家春色过西家,井口篱根乱漂泊。

溪头新水绕门生,扁舟一叶轻如萍。杜陵老病烟波远,欲载诗愁过洞庭。

和魏侍御雨中见寄五首 其一

明代 张宁

秋来日日望天晴,晓雨初收晚又阴。乡思较来千倍苦,满庭衰草候虫吟。

沈启南墨菊木兰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宁

近水宛芬芳,临风淡容与。不见采芳舟,疑逢戍边女。

题野栀山牡丹二绝 其二

明代 张宁

绣帏金障渺天涯,小苑东风半著花。十载旧游人不见,也随春意报年华。

并笛图

明代 张宁

被里鸳鸯春睡足,蛾眉补尖凝黛绿。沉香亭下鹿眠花,倦倚东皇吹紫玉。

翠鬟亸香薰柘黄,左拍酥肩右按腔。宫娃张板候节下,花奴缓舞随声扬。

流宫变羽都在口,纵横半借君王手。就中一指忽差移,风惊别调凄凉久。

蜀江烟水接华清,并辔何如并笛情。可怜一曲升平调,弄作鸾铃哀怨声。

吕纪白鹭图

明代 张宁

万里江湖钓弋稀,懒随鸥鸟候忘机。还应静避风涛恶,共立苍茫暮不飞。

刑科钱士义升山西参议临行以流泉小幅求题书此见意

明代 张宁

洞门高阁春多雨,凤沼无尘涨新水。九天空翠润生香,一道微茫清彻底。

分流日夕响成雷,白石苍松飞浪催。馀波万里沾枯槁,始信黄河天上来。

风雨墨竹二首为崔廷佩题 其二

明代 张宁

吴歌寂无闻,楚舞娇不举。林空白石晚,一片潇湘雨。

雎鸠图

明代 张宁

净处偕行密处藏,河洲风寂水生香。幽閒意态知何似,记得周南第一章。

吴东升生八十有三以江湖访隐卷索题为书四绝 其三

明代 张宁

老健聪明似壮年,逢人都说地行仙。阴晴冷暖还须省,莫汎山阴雪夜船。

题许明夫扇

明代 张宁

江山如有家,风月似无主。一醉淡忘归,梦落潇湘渚。

馀清杂兴八首 其四

明代 张宁

明月印长溪,凉风送虚榭。孤榻冷如冰,怀人坐长夜。

戴文进芭蕉士女 其二

明代 张宁

赐来纨扇过秋閒,閒摘芭蕉唤小鬟。拈笔欲题心尚懒,怕随流水落人间。

游金粟寺寄湛璇二方外

明代 张宁

金粟名山碧海边,上方楼阁近诸天。人推转藏闻清梵,自洗残碑认往年。

南度龙章千古在,西来象法一灯悬。登临不见怀人处,回首孤云思惘然。

张宁

张宁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6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