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林良花鸟二首 其一

林良花鸟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宁

香风披拂羽毛新,老翠妍红早晚春。影入纱厨描不就,一声娇语动闺人。

诗人张宁的古诗

于景瞻宅赏牡丹花时已过感而有作呈诸公属和 其二

明代 张宁

何处相携宴牡丹,年年三月在长安。也知白首联诗坐,不似青春把酒看。

罗幛无风香气暖,金盘有露玉容寒。故情不逐韶华改,遍倚斜阳十二阑。

罗浮梦

明代 张宁

月落参横夜五更,荒园睡觉不胜情。铅华满世皆春梦,赢得罗浮野梦清。

武克显赠别卷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宁

十载言归人不见,独将书画上长安。此情直与江流远,莫说如今行路难。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十九

明代 张宁

露白水花红,江空草烟暝。閒鸥忽惊去,见此孤蚱蜢。

吐沫禁无声,卑飞水中影。虫沙与猿鹤,由来未深省。

并笛图

明代 张宁

被里鸳鸯春睡足,蛾眉补尖凝黛绿。沉香亭下鹿眠花,倦倚东皇吹紫玉。

翠鬟亸香薰柘黄,左拍酥肩右按腔。宫娃张板候节下,花奴缓舞随声扬。

流宫变羽都在口,纵横半借君王手。就中一指忽差移,风惊别调凄凉久。

蜀江烟水接华清,并辔何如并笛情。可怜一曲升平调,弄作鸾铃哀怨声。

杂题七首 其二

明代 张宁

秋水苍茫画鹢轻,横篙不动橹无声。济川功大须回首,莫趁长风尽力行。

题菊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宁

白石尘消苦竹生,一枝秋色淡无情。幽居莫作芳菲看,晚露寒霜老更清。

傅希兑翎毛四首 其三 雁

明代 张宁

地险飞偏急,江空落渐低。如何云汉羽,却傍芰荷栖。

题秦溪八景诗册有怀朱文海

明代 张宁

渔牧耕樵绕涧阿,四时风景逐时多。唱闲晚犊歌停调,云破春犁雪满柯。

日落桐林海月上,岚收石屋晚钟和。秦溪旧境年年似,物在人非奈尔何。

题灵隐小画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宁

流水泻危桥,清风洒虚阁。山下有行人,山花对人落。

淮南王篇

明代 张宁

淮南王,好长生。秘书充栋,方士盈庭。丹符断玉籍,左道迷中行。

刀圭发狂疾,几杖遗深情。形气不复完,云雨何由兴。

便便小山客,讳死誇飞升。君不见桥山葬,轩辕浪说垂髯登。

衡阳亦同逝,无士不流声。至今犹慕淮南名。

贺李用经得子效柏梁体

明代 张宁

古燕豪杰中朝儒,列卿柱史人间无。廷平执法及乘舆,泗州推官夜治书。

储祥积庆久不渝,来休下瑞相昭符。长庚孕秀腾天衢,嵩岳降神钟地区。

熊罴入梦九鹤趋,五老列曜纷前敷。茏葱佳气蔼门闾,一片清冰出玉壶。

初傅丹山五色雏,又讶鲁国连城玙。无乃合浦千金珠,英气烨烨声呱呱。

目光流电雪作肤,头角峙玉云拥颅。伏犀入项四辅俱,罹计插鬓秀且疏。

金木耸贴润复纡,天庭高广顾地枢。孤峰立笔双井腴,一水环仰中沟虚。

神采气骨画不如,断蓬为矢桑为弧。九州四海当长驱,英物自与常人殊。

吾闻宗元谪番禺,反顾无嗣悲穷居。又闻康节四十馀,得子尚虑贤与愚。

君今早应梁栋输,眼底复见圭章储。前程莫问荣与枯,万事已足将何须。

便应列宴开行厨,烹龙庖凤传笙竽。起舞蹴踏红氍毹,酒酣击碎青珊瑚。

与君旧是瀛洲徒,春风玉殿同传胪。浮云流水南北途,故乡遇旧增欢娱。

喜来忘却尔汝呼,落笔故使璋獐诬。听声知贵名当余,汤饼上座事属渠。

他年归来驷马车,记取堂下三槐株。

方洲八景八首 其三 莲池叠翠

明代 张宁

池中荷欲花,池上水初漫。初看水上微,旋觉香不断。

一曲密藏鸥,万柄娇倚岸。莫唱采莲歌,江南时节换。

倦绣图为伍司训

明代 张宁

描得孤鸳绣未成,玉纤扶颊睡魔生。秋波半敛还惊觉,怪底风敲画轴声。

吕纪白鹭图

明代 张宁

万里江湖钓弋稀,懒随鸥鸟候忘机。还应静避风涛恶,共立苍茫暮不飞。

寿沈廷贵母夫人张氏

明代 张宁

封章频沐圣恩覃,眼底年华七十三。八座功名劳主馈,九重侍从见宜男。

花迎淑气春方好,蔗近秋风晚正甘。想到高堂称庆日,锦衣华发共清酣。

列子陈图南二图 其一

明代 张宁

列子御风风御列,庄周为蝶蝶为周。丹青未识荒唐论,貌作凭虚汗漫游。

和阴佥宪宗孟桃源梦诗四首 其三

明代 张宁

上界群仙下土司,颠崖辛苦合通知。如今两浙人清逸,不负桃源入梦时。

送庄莹中吴谣三绝 其一

明代 张宁

见说仙郎赋远游,嘉兴西北是苏州。鸳鸯湖上春来水,别思相随到处流。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三十四

明代 张宁

风高芦叶残,赢露失其翳。鸣蜩已绝响,犹奋双斧臂。

犹豫多积疑,蜂虿无却虑。君子尚勇决,成败焉足计。

张宁

张宁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6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