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牛焘
锻灶携琴性讵驯,郑虔粉绘却嫌贫。多情独有苏司业,风雨寒毡念故人。
奉赠桑沁亭
老去诗还逸,花开酒榼忙。先生饶独兴,斯世久相忘。
鹤巳驯无怨,兰因稚有香。穷年何所事,闭户注蒙庄。
邓川学署夏日景
花覆茅檐罩午阴,扶疏老树旧成林。迎风翠竹森森玉,映日黄梅个个金。
不速客惟双蝶至,有声诗倩一蝉吟。凭楼更爱湖山好,几阵秧歌送远音。
苴力铺二首 其一
白石粼粼屋数间,板桥流水自潺潺。当年旅舍今萧索,满地牛羊夕照边。
听八音琴
细镂栴檀一片琴,风清夜月老龙吟。无弦妙解寰中趣,有韵翻嫌指上音。
此曲移情来海岸,何人逸兴到山林。君听此籁纯天籁,应笑秦廷攫爪深。
会城苦雨四首 其四
寒蛩寂寂听无声,去雁归鸿怯远征。天意为怜幽草色,人间始重晚秋晴。
罗川学庄小饮即事二首 其一
有客提壶过我来,后园新放几枝梅。主人量窄频先醉,吩咐梅花劝一杯。
游玉龙祠二首 其二
散步小桥东,披襟百虑融。泉鸣山更寂,树密涧仍空。
殿角残虹雨,池亭涩浪风。僧窗频小憩,扶醉夕阳红。
南霁云庙
贺兰兵不发,壮士怒冲发。指头血方淋,满城士女心肝随指痛入骨。
将军忠愤义无双,男儿临死肯道降。惜哉贺兰未手灭,从令热血溢满腔。
即今遗庙表棹楔,千载凛凛生义烈。殿壁犹绘睢阳城,张许雷南皆人杰。
成败讵以一死论,江淮保障功难灭。唐家乃以区区食人泯忠节,呜呼惟有漳水至今亦鸣咽。
寄杨文藻三首 其二
园梨果方熟,叶叶战秋风。记子偕僧衲,值予收钓筒。
一壶残照外,三笑小桥东。韵事成佳语,只嫌句未工。
三家塘
山回路转石桥东,过客停骖柳一丛。十里邮亭乌哑哑,三家长傍夕阳红。
晚秋雨后独步十里桥亭
林塘雨过睡醒才,十里桥边独往回。涧隐残虹斜日暗,云移远岫翠屏开。
沿溪水落声犹壮,高树风凉叶渐摧。应为客心增感慨,秋声不见雁鸿来。
初至阿墩子三首 其二
气阻山河迥不犹,天时人事理难求。冰残四月花初放,霜落两成麦未秋。
鼓角声中喧梵呗,貔貅队里踏蛮讴。村南更有雌龙窟,万斛淤泥溉瘠畴。
早菊
金雁钿蝉不解愁,绮罗香入曝衣楼。仙龙院里人徒老,乐部新添菊部头。
消夏杂咏六首 其四 看竹
山村一带竹檀栾,风雨萧疏入夏寒。蒲幅潇湘移不得,隔林遥借绿阴看。
赠杨晓峰
二十年兄弟,相看各老成。壶樽长落寞,衣马自肥轻。
昔雪今花感,残山剩水情。愿将丘壑共,绝胜话瑶京。
消夏杂咏六首 其六 街日阓
山城又值阓阛开,踏碎庭夜一片苔。倚枕待寻池草梦,午风吹送市声来。
庚子1840年九日作
若有人兮山之阿,倒著接䍦影婆娑。茱萸满地秋风老,樽前一笑金巨罗。
人间为有黄花节,腊屐游山披薜萝。风流谁似高阳公,日暮归来骏马驮。
五柳头巾嗟独漉,白衣人至笑颜酡。从来佳节不饮酒,盛年一去等掷梭。
戏马彭城群公宴,呼鹰台前野鹰歌。独怜脱帽孟参军,高谈雄辩口悬河。
众中笑杀桓司马,丈夫空有髻峨峨。流风百年频回首,人事古今一刹那。
浮生百年岂易得,空怀千载意蹉跎。已觉韶光容易老,莫遣晚节等闲过。
花马城西黄山树,玉龙祠下白云窠。一年秋色山中好,更觉重阳秋色多。
有酒不醉奈秋何。
冬日芭蕉
嫩叶经冬衬晚霞,碧云流影透窗纱。天然一幅王维画,睡足袁安碎玉沙。
花马竹枝词七首 其六
金江春暖浪淘沙,日日江头数浪花。人比黄金淘易尽,沙随浪去似年华。
和张心田咏史三首 其一 汉昭烈
英雄割据值时艰,鱼水欢逢应运难。一姓何尝不再启,三分究竟属偏安。
公孙跃马徒窥井,汉祖兴龙旧有坛。底事创垂功未半,吞吴遗恨付长叹。
牛焘
牛焘(1794~1861)字涵万,丽江人,拔贡生,历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教官,有《寄秋轩稿》,家饶于赀而标寄萧然,蓄一雷氏琴,自谱新曲被之弦轸,同时马之龙能吹铁笛,郡中有“牛琴马笛”之目。咸、同之乱,焘避之山洞中,抱琴而死。剑川赵藩辑其诗七十余首刊入《丽郡诗征》中。► 156篇诗文
消夏杂咏六首 其五 初见蝶
忆家园
唐庄宗
骊龙
妙明归山携一太湖石,因赋三绝 其一
游东元三首 其二
简州司马荣仲芳同年
乙卯1855年三月访鲁纳村张定一,留山中数日
旅次永北中州
淮阴候
赠张少尉清元署恩乐司狱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十一 谢眺
罗雄即景
纪梦三首 其二
南诏碑
杪松
自镇沅归家有感三首 其三
旧朝衣
纪梦三首 其三
王景略二首 其一
桓司马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八 谢康乐灵运
五华谒武候祠
慕容垂二首 其二
李咏萸学琴为录平沙落雁谱
王景略二首 其二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十 谢敬冲朏
和张心田咏史三首 其三 吴主权
会城苦雨四首 其三
慕容垂二首 其一
麦管吟
夜书答函通夕不寐
忆家园 其四
白腊上
消夏杂咏六首 其一 溪桥散步
游东元三首 其一
忆家园 其三
看大红牡丹三首 其三
燕子岩
会城苦雨四首 其二
读司马文正诗有和邵尧夫年老逢春三首 其三
白公苏公祠
雨过后张叟园圃
不寐二首 其二
祭芭蕉龙
过七里滩
沙汀村庄即事
金沙江西行十首 其八 沙左山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