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牛焘
故人已作赤符帝,公坐钓台羊裘敝。三公不见此渔舟,华衮讵足当埤堄。
星辰一夜犯帝座,九重旧交深相契。谁与天子共榻眠,惊天动魄事非细。
人言桐江钓虚名,名岂寻常称遁世。天子不臣成高尚,此事由来关遭际。
又言公非佐命才,许由岂屑谈经济。郎官将相列云台,功名再世不堪夸,气节千秋永不替。
君不见七里滩,至今清澈底,清风不愧梅家婿。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九 谢惠莲
雪赋一篇摅藻奇,清谈晤对益人思。永嘉妙句疑神助,春草池塘梦见时。
南诏碑
万人冢上鬼啾啾,苍洱城边旧迹留。南诏山河馀片石,西泸词翰表千秋。
肝肠断碎情谁谅,风雨销磨恨未休。谁客经过同立马,摩挲不尽终古愁。
王景略二首 其一
扪虱高谈意气雄,肯随跋扈过江东。可怜管仲身死后,霸业消亡不有躬。
由施秉泛舟抵镇远七首 其五
篙橹数声响磬钟,青天一线失高舂。波洄面壁疑无路,别有人村转处逢。
镇沅新抚巡厅刘小庵见寄七律三章答之四首 其二
新诗寄到菊初开,爽自西山扑面来。爽唳烟霄留响远,蝉吟风露度声才。
今花昔雪人千里,渭树江云酒一杯。自是不嫌秋冷落,还邀夜月共徘徊。
白公苏公祠
百年身世类转蓬,老少行藏大略同。老日堤分双道月,两朝祠合一家风。
春山杜宇啼诗魄,秋水芙蕖笑醉翁。为有甘棠遗爱在,垂杨掩映晚烟中。
由施秉泛舟抵镇远七首 其三
奇峰迭嶂两相撑,鬼斧神工断不成。拟向云崖探酉穴,却从月下听猿声。
看大红牡丹三首 其二
酣情睡态两迷离,晓日烘窗映■■。一自芳魂随幸蜀,杜鹃常傍鼠姑啼。
拟四时白纻舞四首 其一
雁行斜倚十三弦,朱弦玉柱罗象筵。娇喉逐莺啭,茜袖迎风翩。
柳腰不如弓腰软,踏尽阳春落花天。
乙卯1855年三月访鲁纳村张定一,留山中数日
石径缘梯上,山花带雨开。我来青嶂外,君卧白云隈。
树密环书榻,岚虚扑酒杯。那能同卜筑,不惮蹑崔嵬。
长沙
一片婵娟月,潭州夜泊时。帆迷秋水阔,雁过楚天迟。
细雨黄陵庙,秋风太傅祠。湘灵何处瑟,犹唱竹枝词。
淮阴候
黄云渗淡汉宫昏,面相终符蒯彻言。秦鹿捕成功已震,陈豨去后狱谁翻。
寒潭不返王孙钓,哀些难招猛士魂。碧血千年埋怨草,可怜韩姓几家存!
镇沅新抚巡厅刘小庵见寄七律三章答之四首 其三
南云深处万重山,半载孤吟瘴水间。苏子文章传海外,庾郎词赋动边关。
吾侪兴托原非偶,身世论交讵等闲。毕竟裁诗同惆怅,他年何处认苍颜。
奉赠桑沁亭
老去诗还逸,花开酒榼忙。先生饶独兴,斯世久相忘。
鹤巳驯无怨,兰因稚有香。穷年何所事,闭户注蒙庄。
夜听溪声
避嚣终秘响,入夜始分明。风过篁犹韵,琴停月有声。
在山原洒落,出涧亦清铿。拟作诗人枕,秋怀向五更。
和碧珊参军将之官楚南入请验赠别
君自故乡来,黄花醉几回。有怀同惜别,此地暂追陪。
燕市重游剑,湘江独夜杯。惟有碧珊月,万里共徘徊。
王景略二首 其二
山河正统归江左,敢向东南逞曲师。死后淮淝谁首恶,只今切齿慕容垂。
游东元三首 其三
二月东风送暖时,梨花才放两三枝。主人讶客何曾醉,总为春寒花较迟。
苴力铺二首 其一
白石粼粼屋数间,板桥流水自潺潺。当年旅舍今萧索,满地牛羊夕照边。
简州司马荣仲芳同年
忆别京华三十春,自惭名利久埋尘。自寻旧雨论芳谱,曾赋清风识故人。
别驾有才今画诺,边州无事即经纶。青毡愧我疏儒术,但把醇醪佐拊循。
牛焘
牛焘(1794~1861)字涵万,丽江人,拔贡生,历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教官,有《寄秋轩稿》,家饶于赀而标寄萧然,蓄一雷氏琴,自谱新曲被之弦轸,同时马之龙能吹铁笛,郡中有“牛琴马笛”之目。咸、同之乱,焘避之山洞中,抱琴而死。剑川赵藩辑其诗七十余首刊入《丽郡诗征》中。► 156篇诗文
和张心田咏史三首 其三 吴主权
读杨文孺传 忠烈
游姚安白塔寺路访鲁氏琴
郡城阴雨
罗川学庄小饮即事二首 其一
由施秉泛舟抵镇远七首 其一
晚秋雨后独步十里桥亭
镇沅新抚巡厅刘小庵见寄七律三章答之四首 其四
题楚有才廛后小集轩
桓司马
金沙江西行十首 其八 沙左山庄
罗川学庄小饮即事二首 其二
阿墩子漫兴
和张心田咏史三首 其一 汉昭烈
祭芭蕉龙
吴越王
咏老马
白马龙潭赏海棠
慕容垂二首 其一
泛舟西湖
弹琴流水上
庚子1840年九日作
消夏杂咏六首 其三 看山
闻和际盛病二首 其一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四 王僧达
邓川学署夏日景
读司马文正诗有和邵尧夫年老逢春三首 其二
骊龙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六 王仲宝俭
会城苦雨四首 其三
花马竹枝词七首 其六
由施秉泛舟抵镇远七首 其四
忆家园 其二
眠龙洞
闻边警即事
白鹤翎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十二
雨雪寄妙明僧
五华谒武候祠
忆家园 其三
留别罗平
苴力铺二首 其二
扬州四首 其二
不寐二首 其二
南霁云庙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十 谢敬冲朏
春日游商山寺
自镇沅归家有感三首 其三
甲辰元日同诸亲友西林共酌
寄木羲民
扬州四首 其一
消夏杂咏六首 其二 听鹧鸪
镇沅新抚巡厅刘小庵见寄七律三章答之四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